“跃进”模式与渐进整合模式的比较
这种把爱因斯坦式的革新视为科学典型特征的倾向,诱使我们以为所有科学进步都是在重大飞跃中发生的。问题在于,人们倾向于将这些例子泛化成一种观点,认为所有的科学进展都应当是这样产生的。事实上,很多科学领域的进步靠的不是单一的突破,而是一系列难以描述的时断时续的过程。
科学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这是大部分公众没有意识到的。科学实验很少能完全解决某个问题,也就是在支持某个理论的同时,排除所有其他理论。新的理论很少会明显地优于所有先前存在的相互竞争的概念体系。很多问题的解决并不像科学电影里所描绘的那样,由一个关键的实验所决定,而是要等到科学共同体逐渐开始达成共识,认为支持某个理论的证据比支持另一个理论的证据更有优势。科学家所评估的证据不是来自于终于设计完美的单个实验的数据。相反,科学家往往必须评估数十个实验的数据,这些实验各有瑕疵,但每一个都提供了一小部分答案。科学发展的这种渐进模式一直被掩盖,正是因为爱因斯坦综合征在公众中造成了一种倾向,认为所有科学都可以用物理学作为参照,而科学进步的跃进模式或许最适用于物理学。
想想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在过去100年中的突飞猛进。这些进步的产生不是因为一个爱因斯坦式的伟人在关键时刻出现,让一切都迎刃而解。相反,现代生物学的整合,是建立在数百个实验所产生的几十种洞见之上。这些进步的发生,凭借的不是立即认识到一个重大的概念创新,而是在几种部分得到支持的可能解释之间长期拉锯的结果。经过十多年没有定论的实验以及无数次的理论推测、争论与批评,科学家们才改变了基因到底是由蛋白质还是由核酸组成的观点。他们达成了新的共识,但不是通过一次飞跃来完成的。
科学是累积性的工作,遵循关联性原则。科学的特征之一是参与的人很多,而对这些人的贡献进行评判的标准,是看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加深了我们对自然的理解。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仅凭自己的特殊地位来主导话语。科学拒绝承认只有少数特定的人才能获取的“特殊知识”。当然,这与我们在第1章已经讨论过的科学的公开性是一脉相承的。相比之下,伪科学经常宣称某些权威和研究者拥有获取真理的“特殊”途径。
我们在这里提出了两个理念,为理解心理学这门学科提供了有用的背景。首先,科学上没有哪个实验的设计是完美无缺的,对任何一个实验数据的解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科学家不会等到一个完美或者关键的实验出现后才去评估一个理论,而是对大量各有局限的实验的总体趋势进行评估。第二,许多学科尽管没有像爱因斯坦那样的人物出现,仍然取得了进步。这些进步是时断时续的,而不是通过划时代的宏大的爱因斯坦式整合。和心理学一样,其他许多学科也是由不断增加的知识碎片拼接而成的,缺乏一个统一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