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字数:2052

这一世纪法国的艺术家虽较诗人优越,但两者均因国内的贫困而蒙受其苦。那时,在城镇、教会或皇室,都找不出一位富有的奖掖者来支助他们。原来那些借着壮丽殿堂,夸示行业公会坚定之信仰的各社区,也由于王权的伸张与地方经济之扩展为国家经济,已趋于衰落或毁弃。法国教会已不能像十二三世纪中矗立于法国土地上那样,再去支助那些伟大建筑。信仰与财富同趋没落,那几世纪来十字军与各大教堂所怀抱的希望——表现在功业与祈祷上——现已丧失其原始的狂热。苍白的14世纪所完成的建筑,远逊于在康乐富足的年头下着手兴建的。尽管如此,建筑家让·拉维(Jean Ravi)还是完成了巴黎的圣母院(Notre Dame,1351年),鲁昂则在供奉圣母的大教堂边又建了一座“圣母小教堂”(1302年),而普瓦捷更在圣母院添盖了巍峨的西廊(1379年)。

辐射状的哥特式建筑,现在(1275年以后)已渐由几何图形的哥特式建筑所取代。波尔多城即照此风格建造其教堂(1320—1325年),卡昂(Caen)城在圣皮尔(St.Pierre)教堂上升起了壮观的尖塔(1308年,但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奥沙(Auxerre)城扩建原教堂,加盖了一所新的本堂(1335年),库唐斯(1371—1386年)与亚眠(1375年)两地各在其古老的圣院外又添了美观的小礼拜堂,而鲁昂则以巍峨的圣克恩(St.Quen)教堂(1318—1545年)增加该城建筑的光彩。

在14世纪最后25年,当法国自认胜利之际,某建筑家复推出一种新的哥特式建筑,此种建筑精神活泼,雕镂精致,窗饰复杂奇妙,装置设计均美轮美奂。棱斜的尖拱门,现已变成斜弧形的圆锥拱门。因其形如火舌,故将此种风格的建筑命名为火焰式。这时,柱头已经废弃不用,柱身则刻上凹槽或凿成螺旋状。唱诗房、厅房雕饰华丽,铁制的围屏,饰上精致的花边;建筑上的三角穹隆成了钟乳石形状;拱形圆顶改成无数时隐时现的交错弯梁;窗户框架避免用老式的立体几何构型,而代以动人的柔和线条与不易了解的独特风格。那些高耸的尖塔似乎只是装饰品,正面的结构都隐藏在里头。这种新的风格,首见于亚眠教堂里的圣·琼·巴普蒂斯特(St.Jean-Baptiste)小礼拜堂(1375年);到了1425年,便已风行法国;在1436年,这种柔美新奇风格的出现,鲁昂城的圣马克卢(St.Maclou)教堂建筑便是代表之一。可能由于圣女贞德(Joan of Arc)与法国国王查理七世激起了法国的民心士气与军事力量之复苏,商人财富的聚积(如克尔),以及新兴中产阶级倾向于房舍之踵事增华,这种火焰式的新风格在15世纪前半时期,乃大为兴盛。哥特式那种女性味的建筑形式,一直留存到法国国王与贵族意大利之战事中,带回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建筑观念为止。

平民建筑的滋长,显示着当时俗世主义的兴起。国王与贵族认为教堂已多,因此转而建筑宫邸以供百姓观瞻,并供给其姬妾居住;富裕之市民花费巨资去装饰家宅;各城邑则建造堂皇富丽的市政厅来显示财力。有些像博讷(Beaune)医院,环境设计清新优美,足已诱使病患复原。在阿维尼翁,各教皇与大主教召集并豢养各种各类的艺术家,但法国的建筑家、画家与雕刻家现在却转而聚集在贵族或国王左右。法国国王查理五世建造了温森斯别墅(Vincennes,1364—1373)与巴士底狱(Bastille,1369年),同时任命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安德烈·博纳沃(André Beauneveû)雕刻菲利普六世、约翰二世与他自己的形象,以作为齐集于圣丹尼斯教堂(St.Denis,1364年)地下室的皇家陵墓之堂皇装饰。奥尔良的路易斯(Louis of Orléans)兴筑了皮埃冯茨(Pierrefonds)别墅,而伯利一地的约翰公爵,虽对农民苛刻,但他却是历史上伟大的艺术支持人之一。

雕刻家兼画家博纳沃在1402年为这位公爵的《圣经诗篇》作过插画。这只是顶端有连续插图的诗集,有称之为平面艺术中的室内乐者。另外,画家雅克马尔·德·赫斯丁(Jacquemart de Hesdin)也为这位有欣赏力的公爵绘制了《小祈祷》(Les petites heures)、《纯祈祷》(Les belles heures)与《大祈祷》(Les grandes heures)的插图,这些图画都是用来阐释每日7次正规祈祷时间所使用的“崇拜六字”。同时也为约翰公爵及波尔(Pol)、雅南奎(Jehannequin)与林堡的赫尔曼·马鲁尔(Herman Malouel)三兄弟绘制了《富足时代》(Les tres riches heures,1416年)。这画册——描绘法国生活与风景的65幅精美小画中,包括贵族的田猎,农夫的耕作以及银色无垢的乡野雪景。这些藏在尚蒂伊(Chantilly)城孔德(Condé)博物馆甚至不让观光客观赏的《富足时光》诸画页以及为“贤君”安茹的勒内(René of Anjou)而绘的画像,也仅仅是此类稿本装饰画的最后余晖而已。因为那种插画艺术在15世纪,已受到枫丹白露、亚眠、布尔日、都尔(Tours)、摩兰(Moulins)、阿维尼翁与第戎各地木刻艺术蓬勃发展的壁画与板画之挑战,更遑论为勃艮第公爵们效劳的诸大画师。博纳沃与比利时埃克(Van Eyck)画家兄弟将佛兰德斯的绘画风格传入法国;又透过意画家马丁尼(Simone Martini)与阿维尼翁一地的其他意大利人,以及安茹王室(Angevin)在那不勒斯的统治(1268—1435年),意大利的艺术早在法军入侵意大利之前,便已影响了法国。法国的绘画直到1450年方才崛起,其成熟则表现在法国维那夫(Villeneuve)地方那幅无名氏所画(现藏于罗浮宫)的《圣母抱基督尸体哀戚画像》(Pietà)。

富凯(Jean Fouquet)在法国绘画上乃是第一位开朗人物。他生于都尔(1416年),曾在意大利研究七年之久(1440—1447年),然后怀着对古典建筑风格之偏好回到法国——普森(Nicolas Poussin)与洛兰(Claude Lorrain)。在17世纪画家们均为古典建筑之狂热信徒——尽管如此,他仍然画出了几幅个性鲜明有力的画像。例如尤维纳尔·德斯·于尔森(Juvénal des Ursins)大主教兼法国大法官,画上的他显得强壮、严厉而果敢,但缺少政治家的虔诚;又如这一王朝的财政大臣艾提纳谢弗里尔(Etienne Chevalier)的画像,显示出一位忧郁人物因无法征税去供应政府快速的花费而烦恼;此外尚有受到圣女阿格尼斯·梭蕾(Agnès Sorel)恩护的查理七世画像;而肤色如同玫瑰的圣女阿格尼斯,富凯大师却将之画成两眼低垂,胸脯隆起,凛然不可侵犯的圣母。同时,富凯又为舍瓦利耶(Chevalier)的《祈祷书》(Book of Hours)画了装饰画,使得枯燥的仪式化祈祷沾上了罗亚尔河谷芳丽的景色。藏在罗浮宫的一枚彩釉大奖章,保存了富凯的自我写照,不像高骑骏马俨如王子的拉斐尔,而是一位身穿工作服、热心而谦虚、忧郁却坚决、眉梢上凝聚着一世纪来贫困的朴实画匠。尽管如此,他仍一帆风顺地优游在历代国王之间,最后并成为那位主意不定的国王路易十一(Louis Ⅺ)之御前画师。经过多年的辛劳,他虽终于成名,但不久亦即去世。


文学圣女贞德(1412—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