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的改良与共和革命
20世纪最初10年国外革命派和维新派进行活动时,国内朝廷也努力实行为时过晚的改良措施。清政府想改变其困境以自救的努力,受到了1900年义和团暴动的强烈推动。这次暴动具有传统农民起义的内在因素,但甚至缺乏太平天国运动那样的社会目标。它由一个秘密会社的狂热成员所领导,他们最后获得排外官绅的支持。士绅们既痛恨帝国主义明目张胆的侵略,也痛恨那些在外国教会卵翼下和治外法权保护下兴起的改信基督教的新阶层和他们的门徒。清朝王公终于也支持了义和团勇士,以为他们倚仗“刀枪不入”的法术进行不怕死的迷信活动,就能赶走洋人。
从根本上说,排外暴行的爆发一部分应归咎于外国军队的武装挑衅。在这次突然发生的狂热举动中,义和团在华北和东北杀死了几千中国基督教徒以及约242名传教士和其他外国平民。在1900年盛夏的两个月间,义和团包围了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但并没有认真攻打,因为主要是满族官员认识到这是自杀性的轻率之举。华南各省的中国官员立即声明这是一次国内的叛乱,并非北京所宣称的排外运动。靠这一虚构的说法,清廷又延长了10年寿命,虽然它受到辛丑条约和庚子赔款的进一步屈辱。但列强异乎寻常地没有要求或支持真正的改革。它们只是再度运用它们的影响,来维护尽管腐朽但使它们有利可图的现状。
慈禧太后逃到西部各省“巡幸”后,于1902年初回奕北京。她表示自己对义和团动乱负全部责任,并宣布一个新政纲领。在此后的10年里,清廷企图实施1898年著名百日维新时期提出的许多新政,但已为时太晚。历史把他们抛在后面。他们勉强的改革努力所产生的惟一后果,只是为革命准备了条件。
清廷倾预的领导似乎只能把朝廷引向倾覆。这个过程之显然不可避免,很可以从它的教育改革计划看出来。这种改革终于恰好破坏了原有的秩序。
1905年废除了由来已久的科举制度,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当局满怀希望地提出了办新学堂和改变教学内容的计划,以代替科举制度,虽然经费和师资都感到不足。北京和各省都派了留学生出国,主要是去日本。开始制定了一个模仿日本的小学教育体制。在许多中心城市办起了高等学校。到1911年,据说已有5.7万所学校,160万名学生(学龄青年总数共约6500万人)。在高等教育方面,正式成立了京师大学堂,把19世纪60年代所设的同文馆合并进去。1911年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约有别为名留学生在美国,约400名在欧洲。但在这时期,日本是训练中国现代人材的主要场所。在20世纪头10年,特别是在1905年日本大胜俄国之后,每年有1万乃至1.5万名中国学生到日本去受现代教育。中国下一代人的上层领导,很多来自这群留日学生。但中国政府认为,这10年开创教育事业的唯一结果是在中国造就了一批具有激进思想的学生。学生的危险思想所由产生的原因,在于他们学识不多而爱国热情颇高,在国内外均未找到有人能给他们提供祖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造的详细规划。他们许多人回国后被任命担负官职。其他一些人成为地方当局引以为荣的新高等学府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回国学生秘密参加了革命运动。
清廷屈服于要求改革的压力,接受了宪政思想,而这种思想在30年前的日本,早由它的寡头独裁政府积极实行了。1905年后派遣出国的宪政考察团很快就抄袭了日本的宪法。1906年政府各部改组时建立了内阁制。1906年改组了省级政府之后又在1908年公布了一批大纲,宣告在九年预备期之后就成立完全的立宪政府。当时有人提出设立各省谙议会和中央资政院,但他们认为那应该是纯属咨询性的。当它们在1909年开会时,它们就自然成为鼓吹变革的中心,并产生出新的省级领导人物,这些人既受过古训,又往往把他们的高贵身份同商业活动结合一起而成为“绅商”--企业家、维新派和新型政客,把忠于他们本省看作救国的第一步。
清廷的许多改革工作充其量只是纸上谈兵。关于建立海军和西方式的法制问题,更是如此,因为两者同中国的方式大相径庭。按照辛丑条约修改关税税则的工作,因列强间难以取得一致意见而受到阻挠。币制改革也没有什么进展。这些工作中最出色的,也许就是在一名得力官员袁世凯领导下训练出来的一支新军。他仿照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先例,实际上成了个人统率的一个军事组织的首脑,其中官佐对他就像对国家那样忠诚。新民族主义。20世纪头10年,由以前几十年帝国主义侵略行为所激起的爱国主义觉醒,不过是当时正在出现的许多社会变革过程之一。通商口岸的兴起,连同轮船、火车、电报、报纸和杂志以及18肠年由赫德主持成立的大清邮政局,使中国政治生活中识字的人大为增加。教育正在推广,文盲减少了。当地的公民原来往往由基督徒领导,现在却支持维新运动的主张,反对吸鸦片、缠足、蓄婶、卖淫、赌博以及其他弊端。城市化生活以及孔孟之道的逐渐丧失威信,削弱了旧社会的“三纲”,因为一旦清朝皇帝是否有权统治成为问题,青年人对老年人以及妇女对于男子的服从也同样成为问题了。默默无闻的大众所悄悄地进行的妇女解放这一伟大的革命运动开始有了声势。青年人带头反对美国1905年的排华法(排斥“东方”移民),以及因1908年的一次事件而反对日本,这时商人们起来响应,进行了抵制美货和日货的运动。
士绅阶级的情况怎样呢?新近的一些研究(由韦林顿o常、约瑟夫o埃什里克、查尔顿o刘易斯、玛丽o兰金、爱德华o罗兹等人进行的),查明了新的地方领导人员的多样化:纷纷登场的有作为工商家的官吏、思想上倾向维新的士绅和报馆文人、满腔激情的青年军官,还有精力充沛的保守派。这个新领导阶层的大部分人仍在原有秩序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玛丽o赖特指出,新中国这些激动人心的社会大事还伴有“恢复主权”的要求,这实际就是要求废除整个不平等条约体系。在20世纪头10年,北京竭力重申它在东北、蒙古、西藏和南部边疆享有主权,这至少像清朝一样,代表了中国的纲领。但革命党人也像清朝方面一样,由于一些非常实际的原因,避免强调反帝国主义这一主张。“外国势力的无所不在”是中国政治舞台上一件主要的事实:不仅是通商口岸和长江上的英美炮艇还在游弋,而且在通商口岸的租界和内地各省都有英、美、日本和欧洲的企业。这是一股无孔不入的势力。例如,当时中央政府的大部分税收刚够偿付1895年对日赔款和1901年义和团赔款所借外债的利息,而该还的本金丝毫没有减少。在帝国主义对中国人生活的这种半永久性干预的阴影下,革命运动的目标集中于反满灭清,比集中于反帝国主义更显得方便些。总之,说来奇怪,革命运动的奋起大部分是受海外鼓励和帮助的。在20世纪初期,孙逸仙和他的革命同志利用日本作为基地,便于在留日的几千名中国学生中网罗一些理想主义者和冒险家。既然有新的一代青年学生正在纷纷前往东京,孙的主要问题是怎样给他们提供思想领导,而不仅仅是密谋组织造反。由于他本人并不是熟读经书的文人,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他在1905年第一次提出的三民主义,至今仍是国民党的教条。这三民主义就是民族、民权、民生主义,其中包含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颇为模糊的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亨利o乔治所提出的没收地价的未来增值部分以达到“平均地权”的思想。1905年,孙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把东京各种不同的留学生团体合并在一起,把他自己的革命会社同湖南、上海和别处的领袖合成一体,成立秘密的革命联盟“同盟会”。在第一次会议上,粼刃名会员誓死推翻满清,建立民国。
这一更强大的新组织继续用传统方法进行秘密活动。会员只让别人知道他的号码,彼此用口头而不用书面联络。他们用一些暗号来表明彼此的身份,比方说用大拇指和另外两个指头举茶杯。1905年,他们以日本为基地,开始出版一种月刊《民报》,定期偷运2000份到中国,以鼓动学生的不满情绪。到1911年初,他们已经策划了10次革命起义,但都归失败。
由于这种颠覆运动增加了力量,清政府就设法给予打击。1906年在湖南的革命起事失败了。来自北京的外交代表要求日本政府不再庇护革命党人。革命党人内部又发生了分歧,有人反对孙本人,使他终于被日本人驱逐出境。后来他在河内设立总部,又被法国人驱逐。到1909年,这个组织有涣散不振的危险。它所策划的起事都失败了。
革命党的领导人物。1911年4月广州的一次革命起事被扑灭,牺牲了72名烈士。这是第10次失败。下一次的秘密计划打算于1911年10月在汉口实行。因偶然事故密谋被发觉,不得不提前在10月10日起事,以后把那一天作为民国诞生的国庆日“双十节”。这是使其他大多数省份发生类似起义的信号。满清的天命已尽,各省纷纷宣告独立,其带头者的成分主要是两种:掌新军的总督和省议会中绅、官、商界的领导人物。这些人比同盟会的年青革命党人有更多实力,也较为保守:,反满运动席卷全国,很少流血,但推翻清朝的不费力气的胜利是靠不住的,因为不久就发现,参加运动的许多人多半不是为了革命,而只是为了反对满人。孙逸仙及其许多革命同志的支持力量,主要来自海外华侨中的新商人,以及国内新学生和军官阶层中的部分人士。在揭竿而起时,他们加人了国内一个更大的运动,这就是各省谋求自主,特别是谋求经济发展方面自主的运动。在这个问题上,活跃在省议会里的地主士绅与商界领袖人物联合一致,反对清政府企图从上而下实行为时已晚的改良工作。各省自主与君主集权这整个问题早已在各省洛议局和北京资政院里提出过。这场争议又因铁路问题、特别是为修筑汉口到四川铁路的筹款问题,到了非摊牌不可的地步。在这铁路问题上,各省领袖联名发表声明,公开反对北京铁路借款协议里所含外人控制的规定。他们也不愿将来让中央政府官员享受新企业的主要利润。
因此,1911年革命所代表的力量远远超出孙逸仙及其同志所提供的革命领导力量。同样,孙虽在名义上是革命领袖,但相对地说却无力控制革命背后的力量。1912年1月1日,他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是种种考虑的结果,使他不到几个星期就决定让位给袁世凯,认为后者是一个更宜于接任最高地位的强有力的行政首脑。
袁是华北新军的创建人。1911年12月摄政王辞职时,他应召执掌北京的政府大权。从这地位出发,他得以加强他的个人地位,成为有希望能够维持国内秩序的惟一人选。他与孙洽谈,但采取了拖延战术。时间对袁有利,因为大家越来越看得清楚,如果中国继续分裂,必将招致外来的侵略。由英国带头的各通商国家,深恐毗邻的俄国或日本可能干涉,也鼓励中国保持国内和平。革命党人自己也明白这种危险,因此设法从袁世凯那里取得捍卫民国的保证。
北袁南孙之间的谈判,不久便达成协议。1912年2月12日,清帝正式逊位,由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按新宪法的规定,袁在这个职位上应与国会以及表面上对国会负责的内阁共同施政。这样就成立了中华民国来接替清朝,并未解决它所面临的根本制度问题。然而一个历时2133年的政治制度已经就此完结了。这一切都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那么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又怎样呢?晚清的维新施政通常都是士绅领导的,需要从人民身上多征税款,所以维新往往是不得人心的。革命到来时,是由维新派士绅和新军人领导的,他们共同成立了各省政府来维持秩序。社会正在发生变革,但主要仍限于统治阶层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