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美国的政策和国民党的垮台
1912年和1949这两年标志着中国政治变化的两个阶段。清朝在19世纪被迫在其东亚帝国给予条约国家以特权地位,但当中国人民觉醒起来关心国家的命运时,异族统治的君主制就在1912年瓦解了。君主制消失后,条约国家的地位变得更为突出,而国民革命却只能逐步积聚力量。1931年日本开始侵略后,很多人认为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抗战还有用处,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到1945年美国卷入支持其政府的漩涡时为止。当这个政府在1949年垮台时,西方参与中国政治生活的行动也随之瓦解,加在中国头上的长达100年的不平等条约的时期,在到处一片咒骂声中宣告结束了。
这样,美国政府从英国继承过来的在华地位由于日本的侵略而相应地提高了。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展到1941年12月7日之后,中国成为一个遭受重大挫折的战场。蒋介石未能使盟国以他为中心来协调战略。英国未能固守新加坡或滇缅公路。约瑟夫o史迪威是美国最能干的将领之一,他刚到中国担任蒋的“参谋长”,就承担防守缅甸这项没有希望完成的任务。缅甸在1942年初沦陷,史迪威就担负起一项历时三年的艰巨任务,重新打开一条穿过北缅通往中国的陆路。然而,即使在这条公路和一并修筑的输油管线于1945年初接通之后,越过喜马拉雅山空运的吨数还比通过这条公路的吨数来得多。还有,我国第2O轰炸机大队由中国征用的民工在四川成都附近用碎石修建了五个大飞机场。为了供应他们B-29型轰炸机所需,由喜马拉雅山空运物资的吨位,1944年要比分配给中国军队的多。但他们刚开始轰炸日本,基地就移到马里亚纳群岛去了,因为那里可由海路运送给养,并且离东京较近。进人战争,自由中国是作为盟军将来击败日本的基地的,但结果发现它的这项任务被海上的海空军力量顶替了,而它自己同外界割断,成为无足轻重的陪衬角色。美国这时的目标是使自由中国继续打下去。其结果是中国虽未战败,但也未获胜利。
中国的民族主义在日本战败后仍不能抬头。早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即在194l年5月,我们就自动提出,一旦和平了,我们便立即放弃在中国的治外法权。1943年1月11日,根据平等原则签订了一项新的中美条约。但不到五个月又签订了另一协定,使在华美军(到1945年达60000人)可以不受中国刑法的约束。美军基地、补给和运输部门、无线电通讯网、航空系统和陆军邮局不久就在中国土地上开始工作,其规模之大和独断横行的程度是中国西南地区即使在不平等条约时代也从未见过。战争结束时,上海马路上有好几个月挤满了美国大兵和酗酒闹事的水手,其情景远非通商口岸时代所能比拟。这同中国新的大国地位是很不相称的。中国刚获得的主权也使人产生怀疑。右翼沙文主义者、共产党人和爱国自由主义分子都联合起来,猛烈抨击美国大兵与酗酒闹事、奸淫妇女和吉普车祸有关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