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同一性的复兴

字数:3121

我们无须扭曲自己的想象力、直觉或对神经病学的理解,就能够找到关于自我同一性和人格同一性的哲学问题,来占据我们最优秀的哲学心灵,开启富有成果的长久对话。我们的生活已经充满了太多混乱、冲突以及迫切需要讨论或试着相互理解的问题,因此根本不需要那种几无可能(若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话)的人格同一性混乱的例子。如今,自我同一性和人格同一性问题事关世界和平,相互理解也不再是异国情调的体验,成为了日常必需。如果一个看似古典的(实际上非常晚近的)哲学难题变得干瘪和“干燥”,那我们就让它自生自灭,把精力放到更加充实、更值得的问题上去吧。而且,当主题是作为人格的自我时,我们的研究对象就近在眼前。

注释

1.例见伯纳德·威廉姆斯的文章TheSelfandtheFuture,载于1970年4月第2期ThePhilosophicalReview,第79页。

2.见DavidWiggins的文章PersonalIdentity,收录于其著作SamenessandSubstanc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0),PetervanInwagen的著作MaterialBeings(Ithaca,N.Y.:CornellUniversityPress,1987),SydneyShoemaker的著作Self-KnowledgeandSelfIdentity(Ithaca,N.Y.:CornellUniversityPress,1963),以及文章PersonsandTheirPasts,载于AmericanPhilosophicalQuarterly(1970),DavidLewis的文章SurvivalandIdentity,载于AmelieRorty编著的TheIdentitiesofPersons(Berk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6),及伯纳德·威廉姆斯的文章BodilyContinuityandPersonalIdentity:AReply,收录于其著作ProblemsoftheSelf(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3),还有DerekParfit的著作ReasonsandPersons(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4),和MarkJohnston的文章HumanBeings,载于总第84期、1987年第2期的JournalofPhilosophy。最后,当然还可见在1984年由RobReiner执导、SteveMartin和LillyTomlin主演的电影AllofMe。

3.见Parfit的著作ReasonsandPersons。

4.见Johnston的文章HumanBeings,第60页。

5.例见Shoemaker的做主Self-KnowledgeandSelf-Identity及他的文章PersonsandTheirPast:Lewis,SurvivalandIdentity;以及Williams的文章BodilyContinuityandPersonalIdentity:AReply和Parfit的著作ReasonsandPersons。

6.例见OwenFlanagan的著作SelfExplanation(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

7.见JacquelineTrimier的文章AfricanPhilosophy,收录于由R.Solomon和K.Higgins编著的FromAfricatoZen(Lanham,Md.:Rowman&Littlefield,1993)。

8.关于这些不同概念的复杂分析,见CharlesTaylor的巨著SourcesoftheSelf(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9)。自我也有丰富的历史,应与西方哲学中的激情结合(和对照)起来讲述。见AmelieRorty的文章TheCoordinationoftheSelfandthePassions,收录于由RogerAmes编著的SelfasPersoninAsianTheoryandPractice(Albany:SUNYPress,1994),第35——36页。

9.见Selbe-Bigge编著的休谟著作ATreatiseofHumanNature(Oxford:Clarendon,1973),第二版,第252页。

10.海涅论费希特的内容,见JohnSnodgrass翻译的ReflectionsofPhilosophyandReligioninGermany(Boston:Bencon,1959)。

11.见MarkJohnston的文章HumanBeings,第62页。“特别哲学”一词出自他的说法。

12.比如,伏尔泰(Voltaire)在他的《英国通信》(EnglishLetters)中为洛克辩护,认为他是理性的伟大辩护者,显然完全无视启蒙新传统内部展开的激烈哲学斗争。他拒斥了学生时代被迫学习的笛卡尔式形而上学,却没有摒弃笛卡尔的理性方法。

13.P.F.斯特劳森对康德和休谟论“灵魂”较为保守的论述,可参照他的著作BoundsofSense(London:Methuen,1966),第162——170页。

14.在我的论文Hegel'sSpiritofGeist(载于ReviewofMetaphysics,vol.23,no,4[1971])和拙作IntheSpiritofHegel(NewYork:UniversityPress,1983)中,我就试图这样做。之所以提到这两个文本,是因为我希望不要被人误以为是过于胆小才避免不必要的晦涩,我会回到哲学史上的这一困难章节。

15.比如H.A.Markus和S.Kitayama的文章CultureandtheSelf:ImplicationsforCognition,Emotion,andMotivation,载于总第98期(1991年第2期)PsychologicalReview,第224——253页。

16.这种夸张修辞不只是地方性的大众演说和面对媒体的各种评论。一些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也传播类似说法,其中许多是法国哲学家——比如米歇尔·福柯和让-弗朗索瓦·利奥塔——以及国内不计其数的跟风者。雅克·德里达以及后来所谓的“解构”(他本人对这个词稍稍有些抗议)之所以颇具魅力,是因为它使自我观念成了问题,并且提出了“文化多元”问题。当然,德里达像许多后摩尔的分析哲学家一样喜欢纯粹的“难题”,而许多难题之所以令人困惑,正是因为它们的晦涩和自我破坏的呈现方式。不过,到底是哪一套难题——A的大脑在B那儿,或西方传统“逻各斯中心”帝国主义——在我看来没什么差别。

17.可见由内哈马斯和P.Woodruff翻译的阿里斯托芬作品Plato'sSymposium(Indianapolis:Hackett,1989),第25——31页,以及拙作AboutLove(NewYork:SimonandSchuster,1988;Lanham,Md.:Rowman&Littlefield,1994),第I85页。

18.围绕人格同一性写作的哲学家似乎难以理解,哪怕身体的细微变化都会波及自我。比如身体的不便会毁掉人的自我感。(想想腿要打六周的石膏所带来的存在焦虑。)

19.人们可以比较一下卡夫卡的故事与其他一些主角情愿甚至为这种变形感到高兴的故事。宙斯似乎擅长这样的变形(当然是暂时的)。更切题的例子,无疑是变性带来的身份认同断裂。人格同一性成问题的范例,常常没有提到具体的选择或行动者。或许,从先验的观点来看,这没有什么不同。但从现实生活的身份认同角度来看,有时会全然不同。

20.见HazelBarnes翻译的萨特著作BeingandNothingness(NewYork:PhilosophicalLibrary,1956),第303页。

21.见A.V.Miller翻译的ThePhenomenologyofSpirit(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77),B部分第二章,第109页。在《精神现象学》的辩证法中,“主奴”这一章紧接着极短的“自我确定性”那章出现,别的不说,这一章认为笛卡尔的自我“确定性”是个丐题,并因此加以拒斥。黑格尔同样简短地提到“欲望”观念在自我意识中的重要性,并且回应费希特,认为“生命”是自我的终极意识。随后,这些尚未成熟的自我意识形式在“主奴”寓言中得到延续(并被扬弃)。(在这本著作的第一章“感性确定性”中,对直接体察到的“我”这个问题,也有简短的论述。)

22.这分别是斯多葛主义和怀疑论,不过辩证法最终转向了完全不同意义的人格同一性,它涉及的群体认同(Sittlichkeit或“伦理实体”)而非充满竞争的“自然状态”那可疑的独立性。我在拙著《以黑格尔的精神中》(IntheSpiritofHegel)第七章申辩过如下观念:黑格尔的论述是他对依然纷争不已的“自然状态”(以及其中所阐述的“社会契约”的性质)的贡献。

23.叔本华持这样一个奇异的观点:所有的非人动物都是同一观念的具体实例,而每一个人都有其自己的独特性。见由E.F.Payne翻译的WorldasWillandIdea(NewYork:Dover,1966),卷四,第55页。看来,叔本华从未养过狗。

24.萨特在《密室》中塑造的角色加尔辛再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不过,他所谓的“与品格不相称的”行为是他的德性的一个致命污点。在广受欢迎的电影《回到未来》(BacktotheFuture,1985年由罗伯特·泽米基斯[RobertZemeckis]执导)中,一个完全与品格不相称的无意识行为,把主角未来的父亲变成了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当然,他仍是那个没什么变化的儿子的父亲)。

25.关于自我和品格的情境化的详细论述,见Flanagan的作品SelfExpression。

26.例如,MichaelSlote的著作Virtues(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xx)。

27.我的同事杰米·潘尼贝克(JaimePennebaker,得克萨斯大学心理学系)曾研究人们在讲故事时用以描述情感和品格的字词与他们明确的自我描述之间的相互关系。他发现,实际上没有任何关系。

28.见黑格尔的Phenomenology,C部分,BBVI,B,II,第342页.

29.见W.D.Ross翻译的亚里士多德著作NicomacheanEthics(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54),第四卷第九章,第104页。

30.在这方面,对奥古斯丁和帕斯卡尔特别有洞见、特别敏锐的讨论,见BasvanFrassen的文章ThePeculiarEffectsofLoveandDesire,收录于AmelieRorty与BrianB.McLaughlin合编的PerspectivesonSelf-Deception(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8),第136页。然而,令古希腊人困惑的是akrasia(意志薄弱)或毫无节制。但是,akrasia假定一个人即使未能做应做之事,他仍知道应做什么事,而自欺则意味着否定应做之事。

31.对这样一种分裂的详尽研究,尤其是企业生活中的忠诚和正直方面,见RobertJackall的著作MoralMazes(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8)。

32.弗洛伊德和萨特以及他们的追随者之间仍在进行的论战,常常未能注意到这两位伟大思想家彼此相似的复杂性。他们关于“机制”和“自欺”针锋相对的话语,以及在“无意识”的存在上彼此相对的观点,使得人们未能注意到他们共有的关切,即取消笛卡尔式的自我反思的“显而易见性”。也见AmelieRorty的文章Deception,Liars,andLayers,收录于AmelieRorty与BrianB.Mclaughlin合编的PerspectivesonSelf-Deception(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8)。

33.例见ThomasNagel的文章BrainBisectionandtheUnityofConsciousness,收录于其著作MortalQuestion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9),以及GeorgeGraham编著的PhilosophicalPsychopathology(Cambridge,Mass.:MITPress,1994)。

34.语出马克·约翰斯顿(“人”),他驳斥了这种考量,认为它们毫不重要。

35.见马库斯和北山的文章CultureandtheSelf,第224页。

36.同上。

37.具体而言,他针对的是康德的“理性心理学的谬论”。对于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这种关联,我曾考察和辩护过,见Hegel'sConceptofGeist一文,收录于拙作FromHegeltoExistentialis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8)。

38.见W.D.Halls翻译的M.Mauss的文章ACategoryoftheHumanMind:TheNotionpfPerson,theNotionofSelf,收录于由M.Carrithers,S.Collins与S.Lukes合编的TheCategoryofthePerson:Anthropology,Philosophy,History(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5),第1——25页。

39.比如A.Bloom的著作TheLinguisticShapingofThought(Hillsdale,N.J.:Erlbaum,1981),马库斯和北山对此有过论述,第233——234页。根据布鲁姆(Bloom)的说法,97%的美国人认为,对小孩的“不道德”行为加以惩罚和对小孩的“道德”行为加以奖励,在道德教育的效果上没有区别。但认同这一点的台湾人只有55%,香港人只有65%。参见JeromeBruner的著作ActualMinds,PossibleWorlds(NewYork:Plenum,1986)。

40.见Johnston的作品HumanBeings,第60页。楷体和括号内的限制语乃作者所加。

41.见DonaldDavidson的文章OntheVeryIdeaofAlternativeConceptualSchemes,收录于他的著作EssaysonActionsandEvents(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0)。戴维森这篇极有影响的著名文章,一直让我觉得是哲学“干瘪”的典范。哲学领域中最为丰盈的哲学问题,被简化为一个悖论。可是,“别样的概念图式”观念并不需要戴维森当作利刃来用的总体不可通约(totalincommensurability)。只要存在着系统性的相互误解,就完全够了。如果有人“提高筹码”,让总体不可通约成为别样图式的标准,那谈论这样的图式当然就没有意义了,而那个迫切的文化多元主义问题就蒸发为一个关于哲学混乱的根源何在的抽象争论。

42.关于毛利人与白人之间的纷争的一个极佳阐明,见AndrewSharp的著作JusticeandtheMaori(Auckland,N.Z.: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19世纪“毛利人战争”标准史书,是KeithSinclair,的著作TheOriginsoftheMaoriWars(Auckland,N.Z.:OxfordUniversityPress)。关于富有争议的1840年《怀唐伊条约》(TreatyofWaitangi)一些不错的哲学阐释,见G.Oddie和R.Perett合编的Justice,EthicsandNewZealandSociety(Auckland,N.Z.: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

43.见Sharp的著作JusticeandtheMaori,第二章。

44.例见莫亚纳·杰克逊(MoanaJackson)和约翰·帕特森(JohnPatterson)的文章,载于Justice,EthicsandNewZealandSociety。

45.见JohnPatterson的文章AMaoriConceptofCollectiveResponsibility,载于Justice,EthicsandNewZealandSociety,第11——26页。“法人”这个术语完全可以类比为“身份的丧失”(或较为正面地说,集体身份的获得),即在现代企业中接受了一个角色,然而这个术语还有更广泛的意义,(尚)不能完全为企业经济学所容纳。

46.对utu一词翻译所遇到的问题,本身就体现了跨文化比较在每一个阶段会遭受的概念差异。Utu一词不只是纯粹的“扯平”,它还有补偿和“摆正”之意。不过,尽管utu是团体骄傲或尊严(mana,这也是难以直译的术语)的功能,但复仇通常限于受害的个人。(一个人可以替他人出头,但复仇要自己来。)而且理所当然的是,utu不只被认为是正当的,而且是强制性的,可是在西方绝大多数主张报应正义的理论家看来,复仇是非理性的。见第四章。85(1985):75-79。

47.据说,凯兰加提乌那(Kairangatiura)孤身一人被追杀他的敌人包围之时曾讲过:你们杀了我,我的部落会杀了你们,这个国家将会是我的。引自RoyPerrett的文章Individualism,JusticeandtheMaoriViewoftheSelf,载于Justice,EthicsandNewZealandSociety,第29期。

48.因此,这就是关于《怀唐伊条约》是不是“社会契约”这个争论的尴尬之处。社会契约的观念,至少在诸多哲学讨论会涉及的霍布斯版本那里,是基于强烈的个人利益观念,团体则是作为满足这些利益的手段而形成的。或者,人们可以把整个部落或整个文化而非个体的人当作“个体”,可这样一来,契约的心理学——与逻辑学相对——是否还行得通,就完全不清楚了。见Justice,EthicsandNewZealandSociety,尤其是StephenDavies,R.E.Ewin,JindraTichy和GrahamOddie的文章。

49.见Sharp的文章BeingaMaori,收录于JusticeandMaori,以及RichardMulan的作品Maori,PakehaandDemocracy,引文可见Perrett的作品Individualism...Self,第31页。

50.见AmelieRorty,的文章TheHistoricityofPsychologicalAttitudes:LoveIsNotLoveWhichAltersWhenItAlterationFinds,收录于其著作MindinAction(Boston:BeaconPress,1990),第121页。

51.同上,第122页。

52.同上,第123页。

53.同上。

54.同上。

55.我较为详细地探究了爱中的“共享身份”这一同源概念,见拙著Love:Emotion,MythandMetaphor(NewYork:Doubleday,1981;NewYork:PrometheusBooks,1990)和AboutLove(NewYork:SimonandSchuster,1988;Lanham,Md.:Rowman&Littlefield,1994)。

56.见Rorty的文章TheCoordinationoftheSelfandthePassion。


爱中的人格同一性第八章哲学中的欺骗、自我与自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