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家庭协调

字数:1415

作为一种协调机制,家庭具有最强大的生命力。在历经了各种政治和经济重大体制变迁之后,它仍然在协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前社会主义体制下是这样,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也同样如此。

在如何对待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方面,官方意识形态的态度和实际的社会、地域及经济政策之间往往相互矛盾。在革命过渡时期,大多数流行观点倾向于取消传统的家庭形式。到了经典社会主义体制阶段,这些观点大都被放弃,主流意见相当保守,认为家庭应该具有更多的道德和法律约束力,甚至比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家庭就是要以家为基础,负责抚养孩子和组织消费(在短缺经济条件下,组织消费绝不是一项可以从容应付的任务[11,12])。

从另一方面来看,在经典体制下,总有非常强大的趋势试图限制家庭在某些重要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并破坏它的功能基础。下面将要提到的所有趋势在其他非社会主义体制中也都存在,如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包括那些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和经典社会主义体制在这方面的区别主要在于强度不同,以及在很多领域这些趋势的巨大力量。

1.除了少数例外,大多数建立社会主义体制的社会都处于工业发展的落后阶段[2.3]。因此,在革命之前,家庭企业(农庄)在城市和乡村中都占有很高的比例。革命过渡时期的土地改革又进一步提高了家庭农庄在经济中的比例。后来,随着经典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家庭企业(农庄)几乎被全面消灭。

从那时起,生产就开始与家庭分离开来,只遗留下很小一部分的残余家庭生产形式(范围很小的正规私人部门和范围大一些但处于非法或违法状态的非正规私人部门)。

2.强制增长[9.5,10.1]迅速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常常是跳跃式的需求增长。许多在农村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在快速工业化的驱动下进入了工业小区,很多人都不能带上自己的家庭成员。最重要的是,妇女就业水平迅速提高。在通常情况下,妇女都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窘迫才不得不去工作的。从一方面看,妇女在参加工作以后,眼界和经济独立性都得到了提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就业使妇女肩上的负担日益沉重:除上班之外,她们仍然要完成一个家庭主妇和一个母亲的传统职责。这样,家庭生活又有了新的压力,妇女为家庭所贡献的力量必然不断下降。①

3.另外一个趋势与第二个趋势紧密相连:许多传统的家庭活动都转移到了受官僚机关控制的机构(有时是企业)那里。“大型组织”将日益取代家庭,负责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服务:日常护理、幼儿园、学校夏令营、医院、老人之家。②在家庭生活中,有一大部分时间都要参加各类根据年龄和职业进行组织的活动,工作单位安排的外出和剧院演出,以及企业和机关自己的休假活动。有时候吃饭都安排在单位食堂。③如果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即使达到了资本主义家庭的生活水平),那么下一步并不是像资本主义家庭那样去购买私人汽车,而是增加公共交通。拥有自己住房的家庭只有在农村才能找到。城镇居民大都住在国有(或合作社)公寓里。住房发展计划所提供的大部分新建公寓都是单一形式的合租房。所有这些组合在一起就导致出现了以下情况:“私人生活”和由家庭协调的活动不断受到限制,而与此同时,“集体领域”和由官僚协调的“制度化”、“组织化”活动却在不断扩张④。

①由于打破了传统家庭的生存基础(消灭了家庭作坊,妇女就业飞快增加),家庭离婚率也迅速上升。

②社会主义官方意识形态曾许诺,国家将在这方面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东西[4.3]。事实上,这些承诺远远超出了它的实际能力。这部分没有兑现的承诺—日常护理、幼儿园设施、医院病床和养老院始终处于长期短缺状态—引发了各种紧张和矛盾。

③中国的农村公社甚至建立了“集体食堂”[5.5]。

④本书在后面还会涉及到家庭财产以及家庭经济作用(包括妇女的经济作用)等方面的问题。这类分析也都是在探讨家庭协调机制,尽管文中未必会直接用“协调”一词。


6.6 道德协调6.8 自发变迁与人为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