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短缺与通货膨胀:内部经济关系
在此,我想尝试着对改革经济中的宏观紧张及其综合效果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这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本部分不讨论外部经济联系以及外贸和国外信贷对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而集中讨论内部经济联系。在后面的两个部分里,我们再引人外贸和国外信贷。
讨论的出发点是第11、12章的主题:经典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短缺和通货膨胀。那两章所得出的大多数结论同样适用于处于改革过程的经济,这里不再赘述。现在我们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在经历了改革之后,情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改革体制已经偏离了从前的正常状态;需求失控的现象日益严重,宏观层面的过度需求不断累积并越发严重。在经典社会主义体制下,所有的机制都具有刺激需求的作用,但官僚控制手段和各种障碍都试图限制需求。走向市场社会主义的改革大大削弱了这些限制手段的作用。工资上涨的压力一再被突破,这推动了家庭需求的增长。企业的投资饥渴变得更为强烈,这又提高了来自企业部门的需求。过度增加货币供给的动机变得更加有力。在此必须特别提到预算赤字,中央银行通过发行更多的货币来为它提供资金。
在经典社会主义体制下,宏观过度需求容易引发价格上涨趋势,但行政价格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这一趋势。在改革阶段,则有以下几种可选择的干预方式:
1.它可以继续把行政价格管理作为主要干预手段来抑制价格上涨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会强制性储蓄并由此导致未用完的和无法用完的货币不断积累,即形成所谓的“货币积压”。抑制性通货膨胀因此产生并逐步发展,在1990—1991年它以最极端的方式在苏联发生。
2.部分或全部废除价格的行政管理方式[→22.1,22.4]。这样,价格上涨的力量就被释放出来,并由此带来了全面的价格水平变动。抑制性通货膨胀部分或者全部转变成为公开的通货膨胀。这在波兰、南斯拉夫和越南发生时
表现出了惊人的力量(匈牙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这种情况,但没有上述国
家剧烈)。有关公开的通货膨胀突然爆发的数据可以在表23.4中找到。
表23.4,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率
时期中国匈牙利波兰
南斯拉夫
越南-
1960-1980
3.75.0
--
1965-1980
0.02.6
15.3-
-1966-1970
2.3-
--
-1971-1975
0.7-
-1976-1980
--
21.2-
-19806.09.19.1
-1981
2.44.624.4
46
-1982
1.96.9101.5
30
-1983
1.57.323.0
39
74°1984
2.88.315.7
57
-1985
8.87.014.4
76
-1986
6.05.318.088
4871987
7.38.625.3118
3161988
18.515.561.3199
3081989
17.817.0244.11,256
96
资料来源:第一行:F.L.Pryor(1985,p.123);第二行:世界发展报告(1988,pp.222—223);中国:1980~1989,T.Sicular(1990,表1);匈牙利:1980-1986,M.Bleaney(1988,p.122),1987-1989,Kozponti Statisztikai Hivatal(中央统计办公室,布达佩斯)(1990,p.223);波兰:1980-1986,M.Bleaney(1988,p.122)、1987-1989,G.W.Kolodko、D.Kotz -Kozierkiewicz和E.Skrzeszewska-Paczek(1990,p.47);南斯拉夫和越南:G.W.Kolod-ko、D.Kotz-Kozierkiewicz 和E.Skrzeszewska-Paczek(1990,pp.23、77、79)。a1981—85期间的平均数。
企业的利润动机还没有强大到成为决策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但也不是毫无作用。对企业而言,利润还是有好处的,毕竟谁也不喜欢挨家挨户地乞求补贴、优惠税额和软贷款。在经典社会主义体制下,利润计划在一系列目标中只居于次要地位,而且也不值得去努力完成利润目标。然而在改革体制下,情况就大大不同了,企业有强烈的动机尽其所能提高价格。
中央的价格政策是想通过两种方式调整相对价格。一方面,中央不断提高行政价格。另一方面,一个接一个地放开某些产品和服务政府控制价格,任由其价格上涨。不管是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还是上述两种方法的任意组合,一连串的局部价格上涨未能达到调整相对价格的原有目标。与此同时,这个过程成为了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推动力之一。
3.虽然出现了通货膨胀式的价格上涨,但它的速度和规模仍无法恢复宏观需求和宏观供给之间的平衡。均衡价格的迅速提升都受阻于各种限制措施和刚性条件。此外,国有企业仍然没有真正对价格作出反应,因此,价格的提高无法抑制它们的投入需求。于是,公开的通货膨胀和短缺并存,其中最极端的例子出现在波兰。所以本章所讨论的这种现象又被称作“波兰综合症”。
方案1和2从未真正得以彻底实施,只能说抑制性通货膨胀和短缺在某些国家处于支配地位,而在其他国家则是公开的通货膨胀。方案3即通货膨胀和短缺并存的现象在所有改革经济中都非常明显,至少有这种迹象。有时是某些部门出现了严重短缺的迹象,而整个经济却处于严重的通货膨胀状态。
改革因摇摆不定而自食其果。不仅需求失控的诱因无法根除(尤其是软预算约束),而且又增加了新的因素,如更强大的工资压力。与此同时,价格已经或多或少地放开。因此,在持续性短缺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经典社会主义体制下稳定的价格和工资体系就已经被摧毁。事实上,如果改革措施设计得很糟糕(如波兰或苏联),通货膨胀和短缺并存的情况将越来越恶化。
价格上涨促使雇员更积极地要求获得更高的工资。①投入价格的上涨以及工资的提高大大提高了成本,这又造成价格进一步上涨。于是就出现
①在这方面,波兰走得最远。在波兰团结工会上台之前,曾设法使工资与生活指数挂钩;价格上涨自动地带来了工资的上涨,这使得通货膨胀不断加速,并最终发展成为恶性的通货膨胀。
改革社会主义国家最后一届政府的合法性及政治可信度非常脆弱,根本无法抵挡工资指数化的要求。在本书中,工资上涨压力增加以及行政性管理逐步失效都是以非常极端的形式发生的。
波兰进入后社会主义时期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波兰团结工会接管了政府及其相应的经济职能。于是,它对从前为之斗争的工资指数化政策表现出了180度的大转弯。不久之后,它开始实施由国家执行的严格的工资控制。
了可怕的螺旋式通货膨胀:价格上涨导致工资和其他成本的上升,而这又导致价格进一步上涨。短缺的自我再生机制使这一情况变得愈加复杂。当人们预感到短缺时,便会导致囤积,企业和家庭都设法储备供给不足的物品。①在表23.5中,就能够看到这种现象,它和表11.7结构相似,并且表明了投入存货与产出存货之间的比率是如何导致短缺的。在经典社会主义体制下,上述比率是资本主义经济的3—4倍,但在苏联的改革时期,几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6倍。
表23.5苏联投入产出存货比率的变化时期
投入一产出存货比率苏联
1980
4.81981
4.91982
4.61983
4.61984
4.71985
4.71986
5.21987
5.61988
5.81989
6.2资本主义国家
1981—1985年的平均水平澳大利亚
1.4加拿大
0.9美国
1.0西德
0.8
资料来源:苏联的数据来自A.Aslund(1991,p.27),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数据见表11.7。
①虽然方案1—公开的通货膨胀—在南斯拉夫处于支配性地位,但也出现了短缺。南斯拉夫的库存也在显著增加,部分是因为担心进口产品出现短缺,部分是由于通货膨胀预期。见J.H.Gapinski,B.Skegro 以及T.W.Zuehlke(1987)和J.P.Burkett(1989)。
两种螺旋相互缠绕。虽然局部的价格上涨无法阻碍短缺的再生机制,
但短缺本身却始终为价格上涨提供了理由和借口,这推动了通货膨胀的加速发展。反过来说,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以及通货膨胀预期导致囤积,从而又使短缺状况进一步恶化。这两种动态变化过程纠缠在一起,每一个都很危险,完全有可能将经济推向危机。①
我们简要回顾了因为偏离经典社会主义体制所引发的新的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影响。在此需要补充的是,在逐步偏离经典社会主义体制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新的可以抵抗紧张趋势的力量。由于私有部门已经发展起来,它可以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弥补国有部门所无法满足的部分需求,这提高了整个经济的适应能力。私营部门的复苏还能促使整个经济在宏观水平上更加接近供需平衡状态。私营部门变得越强大,不利于形成市场出清价格的行政障碍就越小,而私营部门在吸收过度需求方面也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