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短缺、通货膨胀与负债
第23.5部分研究了宏观矛盾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综合影响:短缺和通货膨胀的相互制约。迄今为止还没有考虑经济的对外联系,下面将对此进行分析,其核心就是短缺、通货膨胀和负债三者之间的关系。
1.短缺导致更多进口。短缺经济吸引着经济管理者利用资本主义市场的进口来弥补特定的缺口。不管是需要缓和公众的不满,还是消除生产和投资的障碍,这都是可以利用的最方便和最快捷的方法。改革经济的领导人比经典社会主义体制的领导人更倾向于求助于这种方法,因为他们更害怕来自公众或企业领导的不满,而在举借外债的问题上却可以毫无顾忌。
2.短缺导致更差的出口表现。在卖方市场,生产者并不完全依靠在资本主义市场中寻找买主。如果他没有找到买方,只要国内经济和其他社会主义贸易伙伴继续存在短缺,他仍然可以轻易地找到销售机会。长期的短缺经济使市场失去了活力,在改革经济的所有部门中始终是卖方市场居于主导地位。
3.负债导致短缺。当看到债务不断累积时,经济管理者倾向于用行政手段来抑制进口,扩大出口,一般都采取发布政府指令或安排政府定购的方式,有时也会直接施压。经常账户的平衡问题是力图恢复改革前的机制并保留微观控制[→21.4]的主要动因之一。官僚干预始终与短缺相伴而行,特别是当过去进口的产品发生短缺时更是如此。另一方面,短缺现象还可能因为产品由国内消费转向出口而变得更为严重。
4.负债导致通货膨胀。这里存在两种因果性联系。一个是如果领导层对贸易和经常账户赤字以及不断增长的负债做出合理反应,那么他们不得不将本国货币贬值,这就使得进口更加昂贵,进而造成成本一物价的螺旋式通货膨胀。
另一个因果联系是偿还债务需要大量的预算支出和/或中央银行控制外汇。预算支出通常用印刷更多的货币来弥补,也就是利用通货膨胀来解决债务问题。
上述研究并不是很全面,但它足以表明短缺、通货膨胀和负债这三个经济问题本身就很严重,而且还相互影响。一旦它们相互纠缠,乱成一团,经济就可能处于危机状态。1988—1989年间波兰就出现了这种情况,通货膨胀变成恶性通货膨胀,①短缺无处不在而且十分严重,债务负担将国家推到了破产的边缘。
波兰出现的情况,就像本章的前言所强调的那样,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在出现短缺、通货膨胀和负债问题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现这三种危险趋势的相互影响并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