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对外贸易与外债

字数:3467

几乎所有改革国家都开始陷入对资本主义国家负债的过程之中。少数几个国家的负债规模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比例,②这成了最令人头疼的宏观矛盾之一。

这里我们需要避免那些过于简单和片面的解释。包括拉丁美洲在内的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在过去的十几年内都曾债台高筑。但同样的结果—负债—可能产生于不同的原因。

负债不断累积的一个共同原因是20世纪70、80年代债权人愿意慷慨贷款。本书不打算探讨隐藏于这种意愿背后的原因。当然,当大范围的国际

①生活消费品的短缺在苏联变得尤为严重。如果挑选近千种食品、衣服和家庭用品来检验,那么会发现只有11%比较容易获得。一家研究机构在消费者民意测验中发现,如果供应加大的话,超过70%的人回答将购买更多的肉、肉类制品、水果、蔬菜和奶酪。见A.Voronov(1990,p.27)和T.M.Boiko(1990,p.85)。

②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债务问题,有大量的研究文献中,其中可参见下列文章:W.Ma—

lecki和G.W.Kolodko(1990)、R.McKinnon(1990b)和I.Zloch-Christy(1987)。
信贷运动开始时,人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将是可信的债务人。毕竟过去在提供给社会主义国家的信用额还很小的时候(因为西方不愿意借出而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愿意借入),它们总是准时和可靠的。

信贷来源十分充足,这是个很大的诱惑。但为什么处于改革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未能抵制住这种诱惑呢?需要做出判定的是,在负债与改革所引起的变化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负债倾向早已成为经典社会主义体制的一部分[→14.3],但它大体上还有抵制的意愿和能力。可在改革阶段,这种抵制力已经大大削弱,甚至完全被瓦解了。

另一个解释是外交政策的变化。经典社会主义体制将自身隔离于资本主义之外,认为后者怀有敌意,并且心存恐惧。它也担心,当人们更加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活并与本国情况进行比较的话,可能对本国居民造成的煽动性影响。改革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政治要素就是部分放弃这种孤立状态,或者用中国改革宣传者们的说法是,向西方开放。

这种开放包含着加强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贸易和金融方面的联系。人们必然会感受到以下互惠效果:

从西方进口产品并进行其他形式的经济合作的期望之一就是要熟悉和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组织、管理方法,以及能带来大范围的生产技术流入。

西方贷款被看做扩大对外贸易和补充国内融资渠道的手段。外国信贷提供了灵活和易于控制的外部资金来源,而且能马上为进口交易提供资金。

从资本主义市场进口产品有利于扩大对该市场的出口,这意味着可以连续不断地支付进口。人们认为长期外国贷款有利于提高具有自我偿付的出口能力,从而可以偿还贷款并进一步扩大进口。

根据市场社会主义进行的分权化改革加强了所有上述互惠效果。企业更大的自主权应该包括与外国商家建立直接的联系,从而可以避开那些过去拥有垄断权的外贸企业。无论如何,企业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之后,它们就能够在进口和出口方面更灵活地适应外部市场。

但上述期望中能够真正实现的却很少。与此同时,负面的趋势出现了,它们相互影响并引发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负债不断地加速累积。

失败显而易见:改革经济无法通过出口进入资本主义市场,然而从资本主义市场进口产品的压力却不断加大。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已经讨论过为什么半官僚、半市场的改革经济缺乏效率和灵活性。这里我们将研究那些主要与对外贸易有关的内容,对改革经济的特征进行补充说明。

虽然生产企业拥有了部分的对外贸易自主权,但它们仍然缺少强烈的动机以更高的效率向资本主义市场出口产品,或者节俭地使用进口设备。外汇汇率与实际情况不符:高估本国货币,从而使进口便宜而出口却赚不到钱。这正好与想要鼓励的行为背道而驰(当然首先要假定汇率和外贸价格还是有影响的)。事实上,当谈到汇率和进出口价格的影响时,所谓的价格敏感性就更差了。在软预算约束的“军火库”里,有许多武器可以用来抵挡外来影响。如果进口材料的价格上涨或者出口价格下跌,这就为外贸企业或者生产企业要求损失补偿提供了正当的借口。①补偿可以通过改变关税、使用特定乘数改变外汇汇率、税收减让、价格补贴等等来完成。好企业并不会得到太多奖赏,如果失败了,也不会遭到太多惩罚。

取消官僚限制和增加企业自主权,其中包括批准进口自主权,更容易满足企业对进口的强烈愿望。与此同时,依然没有强烈的利润动机、市场竞争和硬预算约束,缺少了这些东西,企业并不把找到自己产品的买主当作生死攸关的大事。因此,大多数企业都不会在产品出口上花太多精力。即使那些努力想在资本主义市场干好的企业,也会遇到诸多困难,从无数的官僚干涉到投入品的短缺限制(其中包括进口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结果通常是进口大于出口,而且用于补偿贸易赤字的贷款总额不断增长。

当上述一切发生时,债务增长会进入一种危险的自我繁殖状态,而且很可能一直持续下去。一个国家的债务越高,它筹措新贷款时被迫接受的条款就越苛刻。如果在偿还债务时出现困难(支付到期款项及利息),它的信用等级就会恶化,进一步筹措贷款将变得更为困难,贷款条件也就更加不利。尽管最初债务的增加是由于进口超过了出口,但人们却希望现在能够

①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不论是经典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进行改革的国家,都无法很好地适应能源价格的上涨。在20世纪80年代的后半期,6个较小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1美元产值生产上所花费的能源是西欧国家的两倍多。东欧近一半钢铁是通过极其耗费能源的“平炉炼钢”技术生产的,这一技术在西方差不多已经被淘汰了,见B.de Largentaye(1990)。

产生固定的贸易盈余以偿还债务。很少有改革经济能做到这一点,而且即使它们做到了,也只能是短暂维持。这一过程通常是以严重的支付危机而告终,而且即使国家没有彻底陷入无力偿还债务的状态,它也只是设法停在危机的边缘。

上述一系列的思维逻辑论证及其他许多因素都说明:处于改革过程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比经典社会主义体制更容易陷入债务危机。政治和经济领域的改革不仅允许而且鼓励了借债行为。①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观测上的支持。表23.6和23.7比较了两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在1988年的债务负担:走改革之路的匈牙利和波兰;坚守经典社会主义体制的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②很显然,改革国家的债务负担更严重。

表23.6净债务:国际比较

净债务与向市场经济出口的比率(%)1984

198519861987

1988改革社会主义国家

匈牙利

221307374396

349波兰

433503534545

458经典社会主义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

42505366

62罗马尼亚

939710070

33资料来源:联合国(1990a,p.206)。

①罗马尼亚在1981年承担了100亿美元的巨额外债,直到在1989年前才通过采取强制性出口和严格限制

进口的政策才全部还清,这两种措施都严重损害了国内消费,也只有像齐奥塞斯库那样的极权镇压式管理才能做到。任何宽容和温和的改革社会主义经济都无法这样做,可参见A.Teodorescu(1990)。

②这里没有把东德考虑在内,因为与西德的贸易和金融联系为它创造了特殊条件。关于西德对东德的帮助,可参见J.Lisiecki(1990)。

表23.7 净利息支出:国际比较

净利息支出与向市场经济出口的比率(%)1984

198519861987

1988改革社会主义国家

匈牙利

17.519.021.020.2

18.8波兰

43.143.743.242.4

36.8经典社会主义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

5.14.34.64.3

4.3罗马尼亚

10.110.010.25.2

2.8资料来源:联合国(1990a,p.206)。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很大一部分的外债偿还责任都是由私人企业来承担的。政府只负责偿还它自己的借款,或是它所拥有的企业的借款,以及为私营部门提供担保的借款。①因此,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债务问题(以及负债管理),政府和私营部门会各负其责。与此相对比,虽然改革社会主义国家已经进行了部分分权,但在批准外国贷款和偿还外债方面仍然实行严格的集权管理。这意味着与此相关的所有问题都落在高层领导肩上,而且会直接指派银行机构完成这项任务。国有企业与严重的国家外债问题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也不会卷入其中。即便整个国家到达了破产的边缘,任何的国有企业都不可能倒闭。尽管如此,其严重后果最终还是被分散化,因为是公众承担着偿还债务的成本。

私营部门对由政府控制的外债增加或减少起不了什么作用。改革经济在法律上不承认私人对外贸易和私人主体间的外汇交易。但这样的活动仍然存在。作为政治自由化和向西方开放的结果,有更多的人出国旅行,与国外亲戚和熟人保持联系变得更加容易;更多的人在国外学习和工作。这使得阻止社会主义国家的居民在国内或国外购买或者售出硬通货、在国外出售国内的货物、在国内出售在国外得到的货物变得愈加困难。这已经不再

①不少拉丁美洲国家拥有非常庞大的国有部门,正是这些国有部门带来了大量外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拉美国家负债不断累积的起因与社会主义国家相类似。

是在进行商务旅行或在国外度假期间偶然发生的临时交易了,“购物旅行”,尤其是带有商业目的的“购物旅行”大量出现。很多人都变成了外汇和外贸生意上半职业性的交易商。

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事情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官方宣传与接受市场机制之间是多么的矛盾。即使在多数情形下私人外贸和私人主体间的外汇交易对社会是有帮助的,但仍被视为投机,而事实上,这类活动最终增加了国民收入,也正因为如此,国家的实际外汇供给要远远好于官方贸易和消费统计数字所显示的情况。甚至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也要比官方金融报告所显示的好得多,因为家庭非法保存的外币事实上构成了国家储备的一部分。在购物旅行最普及的匈牙利和波兰,很多人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部分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他们仔细地盘算,在哪儿可以购买以及什么值得购买,然后在别处以更高的价格售出。

问题是这种非常有益的私人活动却处于严重的冲突状态之中,浪费着人们的精力和时间。人们总是担心不知什么时候官方就会发出禁令:官员们有时会严格执行命令,有时又熟视无睹。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不知消耗了多少聪明才智和进取之心。


23.5 短缺与通货膨胀:内部经济关系23.7 短缺、通货膨胀与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