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天下才子必读书 - 金圣叹选批 >
- 卷四 战国策
唐雎不辱使命
魏策四
俊绝,宕绝,峭绝,快绝之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¹:“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²。”(看他用笔,另是一样调。)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一折。)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一正。一折一正,真另是一样调。)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³。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以“何也”押过上句,下再细说,真另是一样调。)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⁴。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⁵,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另是一样调。)唐睢对曰:“否,(一字直撤。)非若是也。(再用三字轻擞。)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值五百里哉?”(故增一句,妙!真另是一样调。)秦王怫然怒⁶,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斗来。)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缓接。)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八字,自写天子之怒,丑甚。)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⁷?”(妙,妙!最突兀之语,却又最调笑之笔也。)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⁸,以头抢地尔⁹。”(八字,写布衣之怒,又加“亦”字、“尔”字,丑甚。)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驳去“免冠”八字。)夫专诸之刺王僚也¹⁰,彗星袭月¹¹,(举一骇人事。)聂政之刺韩傀也¹²,白虹贯日¹³;(再举一骇人事。)要离之刺庆忌也¹⁴,仓鹰击于殿上¹⁵。(再举三骇人事。)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将三上半句束一笔。)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¹⁶,(将三下半句束一笔。)与臣而将四矣。(疾接,骇杀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¹⁷,今日是也。”(又将“伏尸”“流血”二句,翻作一笑。加“天下”八字二句,骇杀人。)挺剑而起¹⁸。秦王色挠¹⁹,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妙!活写。)何至于此,(妙!活写。)寡人谕矣²⁰。(妙!活写。)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²¹”(妙!活写。)
【注释】
¹秦王:即秦始皇赢政,当时尚未称帝,故曰秦王。安陵君: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这里是指他的后裔。安陵:魏国分封的一个小邑,在今河南省鄢陵县西北。
²其:副词,将。
³唐雎(jū居):安陵君的使臣。
⁴错意:同“措意”,放在心上的意思。错,通“措”,置。
⁵请广于君:希望扩大安陵君的国土。
⁶怫(fū佛)然:嗔怒的样子。
⁷布衣:指平民。
⁸免冠:除下帽子。徒跣(xiǎn鲜):光着脚走。
⁹抢地:触地。
¹⁰专诸之刺王僚:春秋时吴国的公子光欲夺吴王僚的王位,阴养勇士专诸,在宴请吴王僚时,命专诸藏短剑于鱼腹中,乘献鱼时抽出短剑刺杀了王僚。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和《史记·刺客列传》。
¹¹彗星袭月:指彗星尾部的光芒掩盖了月亮。表示专诸刺王僚是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影响了天象。因为古人迷信天人感应说,认为人事与天象有关。
¹²聂政:战国时齐国勇士,受韩国大夫严仲子之托,刺死了韩国之相韩傀。事见《战国策·韩策》和《史记·刺客列传》。
¹³白虹贯曰:指一道白气贯穿太阳,也是一种非常现象,表示忠义之气感动天象。
¹⁴要(yāo妖)离:春秋时吴国勇士。庆忌:吴王僚之子。僚死后,逃奔魏国。公之光(即吴王阖阊)为了杀死庆忌,遣要离去魏国投奔庆忌,趁其不备刺杀了他。
¹⁵仓鹰:即苍鹰。仓:同“苍”,深灰色。
¹⁶休:吉祥。祲(jīn巾):凶兆。
¹⁷缟素:白色衣服,指丧服。古时国君死,全国都要穿丧服。此言要刺杀秦王。
¹⁸挺剑:拔剑。
¹⁹色挠:神色沮丧。
²⁰谕:晓、明白。
²¹徒以:只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