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论相

字数:878

异样作态之文,段段作态。

魏文侯谓李克曰¹:“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²,二子何如?”(择相也,作此娓娓之起,分外姿媚。)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³,疏不谋戚⁴。臣在阙门之外⁵,不敢当命⁶。”(言尊而戚无如相,真至言也。)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四字,又妙!)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先下此语,妙,妙!)居视其所亲⁷,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⁸,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妙于明明说,却不说出。)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妙于也不说出。)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⁹,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文侯前,妙于不说出,妙于此又说出。)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子¹⁰?(先喝一句,次数五句,又喝一句。)西河之守¹¹,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¹²,臣进西门豹¹³。君谋欲伐中山¹⁴,臣进乐羊¹⁵。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¹⁶,臣进屈侯鲋¹⁷。臣何以负于魏成子!”(此句必两说者,写愤甚也。)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¹⁸?(先折此句,妙绝,妙绝!)君问面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重述一遍,不换一字,妙,妙!)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此自明我未尝荐,妙,妙!)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再重折。)魏成子以食禄千钟¹⁹,什九在外²⁰,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²¹。此三人者,君皆师之。(辣句。)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揀句。)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²²?”(此句亦两说者,写重折也。)翟璜逡巡再拜曰²³:“璜,鄙人也,失对,(二字妙!)愿卒为弟子。”

【注释】

¹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斯。李克:魏人,子夏弟子,先为中山守,后为魏文侯相。
²成:即魏成子,魏文侯之弟。璜:即翟璜,魏文侯时为上卿。
³卑:地位低下。
⁴戚:亲近。
⁵阙门:古代宫殿前的两观之间谓之阙门,常代称宫门。此句意为李克不是王室成员,是宫门外的人。
⁶当:承受。
⁷居:平时。所亲:亲近的人。
⁸达:显贵。
⁹卜:选择。
¹⁰负:后。
¹¹西河之守:指吴起,为翟璜所荐。
¹²邺:地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
¹³西门豹:战国魏人,魏文侯时任邺令。
¹⁴中山:战国时中山国名,后为赵武灵王所灭。
¹⁵乐羊:战国时魏将。曾率兵攻中山,不顾其子为中山人所获被杀,卒拔中山。
¹⁶俾:师傅。
¹⁷屈侯鲋(fù付):战国时魏国贤人。
¹⁸比周:结伙营私。
¹⁹钟:古量单位,六斛四斗为一钟。
²⁰什九;十分之九。
²¹卜子夏:名商,春秋卫人,孔子弟子,曾讲学于西河,为魏文侯师。田子方:名无择,战国魏人,为魏文侯师。段干木,战国魏人,隐居魏国,不受官禄,魏文侯师事之。
²²恶(wū鸟)得:怎么能。
²³逡(qūn困)巡:却退。


或为齐献书赵王吴起不恃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