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师表
前出师表¹
诸葛亮
此文,自来读者,皆叹其矢死伐魏,以为精忠,殊不知此便是了没交涉也。看先生自云:“临表涕泣。”夫伐魏即伐魏耳,何用涕泣为哉?正惟此日国事,实当危急存亡之际;而此日嗣主,方在醉生梦死之中。知子莫如父,惟“不才”之目,固已验矣。岂知臣莫如君,而“自取”之语,乃遂敢真蹈也?于是而身提重师,万万不可不去;心牵钝物,又万万不能少宽。因而切切开导,勤勤叮咛,一回如严父,一回如慈妪。盖先生此日此表之涕泣,固自有甚难甚难于嗣主者,而非为汉贼之不两立也!后日杜工部有诗云:“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正是此一副眼泪矣。哀哉!哀哉!
臣亮言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³,(落笔更不着半句闲言语,只用八字恸哭先帝,早使读者精神发越。)今天下三分⁴,益州疲敝⁵,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⁶。(笔态一伏。)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⁷。(笔态一起。一面读其妙文,一面记其口口先帝。)诚宜开张圣听⁸,以光先帝遗德⁹,恢弘志士之气¹⁰,(宜。)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¹¹,以塞忠谏之路也¹²。(不宜。宜不宜二语,发起一篇。妄自菲薄是子弟大病,引喻失义又是子弟大病,此特说尽。)宫中府中¹³,俱为一体,陟罚臧否¹⁴,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¹⁵,以昭陛下平明之理¹⁶,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官中昵,府中疏。出师进表,全为此一段,可知。)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¹⁷,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重之以先帝,句句不脱先帝。)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¹⁸,有所广益。(切嘱官中。)将军向宠,性行淑均¹⁹,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重之以先帝。)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²⁰,(看此处,入“众议”二字,嫌疑不小。)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²¹。(切嘱府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²²。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²³。(明明龟鉴之言,亦必重以先帝,哀哉!)侍中、尚书、(陈震。)长史、参军²⁴,(蒋琬。)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²⁵。(此二臣先生所进,恐出师后未必用,故又另嘱。)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²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²⁷。(自叙,最悲苦。)先帝不以臣卑鄙²⁸,猥自枉屈,三頋臣于草庐之中²⁹,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³⁰。(自叙最悲苦。)后值倾覆³¹,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³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自叙最悲苦。)受命以来,夙夜忧叹³³,恐托付不效³⁴,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³⁵,深入不毛³⁶。(自叙最悲苦。)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³⁷,北定中原,庶竭驽钝³⁸,攘除奸凶³⁹,兴复汉室,还于旧都⁴⁰,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⁴¹,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自叙最悲苦。此非以师保推三臣,盖自既解任,去而出师,则必使之自代耳。)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⁴²。(说自出师,必连三臣裨补者,此表所忧,不在外贼,而在内蛊也,哀哉!)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⁴³,察纳雅言⁴⁴,深追先帝遗诏⁴⁵。(要其纳言,亦必重之以先帝。)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释】
¹表:旧时官员对君主有所陈奏时所用的一种文体。此表系诸葛亮于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出师伐魏前上给后主刘禅的。
²臣亮言:这是当时作表章开头的一般格式,意思是“臣诸葛亮说”。言,陈述、上言。
³先帝:已去世的皇帝。这里是指蜀汉昭烈帝刘备。崩殂:古代帝王去世称为“崩”或“殂”。
⁴三分:指三国(魏、蜀、吴)玫权的鼎立。
⁵益州:州名。汉置,州治始在锥(今四川省广汉县),后徙绵竹,兴平(公元194—195年)中移成都,蜀汉仍之。这里指蜀汉。
⁶秋:时刻。
⁷殊遇:特别厚待。陛下:古时对君主的敬称。这里是指后主刘禅。
⁸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圣听,对君主听闻的敬称。
⁹光:光大、发扬。遗德:留传下来的美德。
¹⁰恢弘:发扬、振奋。
¹¹引喻失义:以不恰当的引文、譬喻来为自己掩饰。引,称引。喻,譬喻。失义:不恰当、不符合原意。
¹²忠谏:忠心耿耿地进谏。谏,直言规劝。
¹³官中府中:宫中,皇帝(刘禅)宫中。府中,丞相(诸葛亮)府中。
¹⁴陟(zhì至)罚:提升与惩罚。臧否(pǐ劈):臧,善。否,恶。臧、否这里用作动词,意为“赞扬与斥责”。
¹⁵作奸:干坏事。犯科:违反、触犯法令。科,法律条文。有司:这里指政法部门的主管官员。
¹⁶昭:显示。理:治。
¹⁷郭攸之:字演长,当时任侍中。费祎;字文伟,曾任侍郎,后迁侍中。董允:字休昭,当时任黄门侍郎。
¹⁸咨:询问。裨补阙漏:弥补过失。阙,同“缺”。漏,疏漏。
¹⁹性行淑均:性格品行,善良公正。
²⁰督:向宠为众议推举,任统领禁卫军的中部督。
²¹行阵:行伍、军队。优劣得所:能力大小的各种人材各得其所。
²²倾颓:倾覆、衰亡。
²³桓、灵:指东汉末年的桓帝刘志和灵帝刘宏。他们重用宦官、外戚,加深了政治上的危机,使东汉日益走向衰败、覆亡。
²⁴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²⁵计日:数着日子。意为“不多时”。
²⁶布衣:平民百姓。躬耕:亲自耕种。南阳:郡名。郡治故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²⁷闻达:位高名扬。诸侯:这里指州,郡的行政长官。
²⁸卑鄙: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²⁹三顾:三次走访。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刘备曾三次去隆中草庐访聘诸葛亮。
³⁰驱驰:为国事奔走。
³¹倾覆:失败。这里是指建安十三年刘备、曹操两军战于当阳县长坂,刘军惨败一事。
³²尔来:自此(即许以“驱驰”一事)以来。
³³夙夜:早晚。夙,早晨。
³⁴不效:不见成效。
³⁵泸:泸水(今四川省南部金沙江与雅砻江合流的一段)。诸葛亮于后主建兴三年(公元225)五月,曾率军渡泸水南征孟获。
³⁶不毛:不长草木,五谷的地方。
³⁷奖:奖励、鼓励。率:统率、率领。
³⁸驽钝:驽,劣马。钝,不锋利的刀。借喻低能。这是谦词。
³⁹攘除奸凶:排除奸邪凶恶之徒。奸凶,指政治、军事上的敌人曹魏集团。
⁴⁰旧都:指洛阳。洛阳为东汉的都城,汉亡,故云旧都。
⁴¹斟酌损益:处理问题时要慎重考虑,掌握分寸。损,减少。益,增加。
⁴²彰:显示。咎:过失。
⁴³咨诹(zōu邹):询问。善道:治理国家的好道理。
⁴⁴雅言:正言。指正直的、正确的言论。
⁴⁵迫:追思。先帝遗诏:刘备临危时留给后主刘禅的诏书。在遗诏中,刘备嘱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