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王羲之
此文,一意反复生死之事甚疾。现前好景可念,更不许顺口说有妙理妙悟,真古今第一情种也。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¹,暮春之初²,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³,(叙亭。)修禊事也⁴。(自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通篇眼光,在此八字。)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⁵;又有清流激湍⁶,映带左右⁷。(写妙地。)引以为流觞曲水⁸,列坐其次⁹,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¹⁰。(承妙地写乐。)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写妙天。)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¹¹,足以极视听之娱¹²,信可乐也。(承妙天写乐。写妙地,以“此地”二字领,写妙天,以“是日”二字领,最明整。)
夫人之相与¹³,俯仰一世¹⁴。(始发胸前之感。)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¹⁵;(一种人。)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¹⁶。(一种人。)虽取舍万殊¹⁷,静躁不同¹⁸,(不必分别。)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¹⁹,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贤愚大小,一样得意。)及其所之既倦²⁰,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²¹。(至此又一样兴尽。此只就一时一事论。)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²²;(再牒上,方转下。)况修短随化²³,终期于尽²⁴。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²⁵岂不痛哉!(此所谓胸前之感,方是一篇正文也。)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²⁶,若合一契²⁷,(古人亦只畏生死。)未尝不临文嗟悼²⁸,不能喻之于怀²⁹。(无数古人,既合一契;吾独何人,又能超然?)固知一死生(佛说也。)为虚诞,(妙。)齐彭殇(道说也。)为妄作³⁰。(妙。撤去二种闲话。)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言誓眼吾已杳无踪影,犹如今日之古人杳无踪影也。此只将今日古人身后,譬即日吾身后,非言后人视我也。)故列叙时人³¹,录其所述³²。(此是通篇眼光,与前八字正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³³。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览”,即前“每览”之“览”字。“文”,即前“临文”之“文”字。言后人独不畏生死哉,然则览我斯文,亦当同我斯感。因此一结,遂令直至今日,我亦欲哭!)
【注释】
¹岁在癸丑:癸丑年。按干支纪年,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为癸丑。
²暮春之初:这里指阴历三月初三。
³会:集会。指永和九年东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谢安、孙绰、王羲之等四十二人在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市)山阴县兰亭(亭在今绍兴市西南二十七里处的兰渚山上)宴聚修禊一事。
⁴修禊(xì系):古代风俗,每年阴历三月初三,人们去水边祭拜、洗濯,以消除不祥,称为修禊。
⁵修竹:修,长。竹,这里是指竹林。
⁶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⁷映带:映照、萦绕。左右:两旁。
⁸流觞(shāng伤):即“流杯”,把酒杯放在溪水上任它飘移,飘移到谁的面前,就轮到谁持杯饮酒。筋,酒杯。
⁹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折的溪水旁边。次,处所、地方。
¹⁰幽情:幽雅的情感。
¹¹游目:纵目观览。骋怀;开畅胸怀。
¹²极:穷尽。视听之娱:视与听的乐趣。
¹³相与:相互交往。
¹⁴俯仰一世:匆匆地度过一辈子。俯仰,比喻时间流逝的迅速。
¹⁵诸:“之于”的合音。怀抱:胸怀抱负,指内心的感受。晤言:(与友人)会晤言谈。
¹⁶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指所爱好的事物。放浪:率意而行。放,放纵。浪,无拘无束。
¹⁷万殊:千差万别。
¹⁸静:指“晤言”室内一类事。蹂:指“放浪”形骸之外一类事。
¹⁹暂得于己:自己内心暂时得到满足。
²⁰所之既倦:(对于)所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到达。倦,兴趣消失。
²¹系:连缀、随着。
²²以之:因此。兴怀:引起感慨。
²³修短随化:寿命的长短全凭造化决定。化:造化,指天意。
²⁴终期于尽:最后都归于消亡。尽,消灭。
²⁵死生亦大矣:死生也是一件大事。语出《庄子·德充符》,庄子假托说这是孔子的话。
²⁶兴感之由:产生感慨的原因。
²⁷若合一契:如同符和契那样相合。这句是说:古人产生感慨的原因是一致
的,都是由于死生问题所引起的。
²⁸临文:临,看。文,文章,指古人对死生问题发感慨的作品。
²⁹喻之于怀:喻,明白、理解。怀,怀抱。指自己内心。
³⁰固知:乃知。一死生:把死和生看成一样。虚诞:虚妄的话。彭:彭祖,帝尧时人,传说他活了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亡。妄作:胡说。“一死生”、“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³¹列叙时人:逐个地记下当时参与宴游的人。
³²录其所述:记下他们的述作(诗歌)。本文是王羲之为兰亭会诗集所写的序。
³³其致一也:引起感慨的原因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