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字数:2449

温峤圆转自如逃魔掌

东晋时,朝廷偏安一隅,天下大势云谲波诡,变幻莫测。温峤此时正处于时代漩涡的中心,凭借其有胆有识、博学多闻而著称于世。皇帝司马绍见他文采风流,又善谋善断,很是信任温峤,便让他参与朝廷的机密大事。

当时掌握朝中军事大权的将军王敦,企图伺机谋反。他看中了温峤的才干,便请求皇上调他去给自己当左司马,其实是想借此使皇上失去一条臂膀。

温峤被调到王敦那里后,不久便觉察到王敦已有反心,便常常为他出谋划策。王敦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常把一些很重要的事务交给温峤去办。

温峤注意到钱凤是王敦的心腹干将,便积极热心地同钱凤交往,还经常在别人面前夸赞钱凤满腹经纶,文韬武略天下无出其右者。钱凤听说后,非常高兴,也把温峤引为知己。

公元324年,宰相去世后,相位空了出来,朝廷让王敦指定。温峤得知后,认为这是一个逃回京城的极佳时机。为了不让王敦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温峤故意接连几天不上将军府,在家喝酒玩乐。

王敦知道后,便去征求温峤的意见。温峤醉醺醺地说:“非钱凤莫属!”

王敦觉得有理,又去征求钱凤的意见。钱凤原本就和温峤要好,又听说是温峤介绍自己,便感激地说:“温峤比我强,还是让他去吧!”

王敦又回到温峤那里,温峤故意再三推辞。可他越是推辞,王敦就越觉得温峤对自己忠诚,便非让他去不可。于是王敦立即上表,说人选已定,三日内即可到任。他还叮嘱温峤要替自己严密监视朝廷的一举一动。

温峤如愿以偿后,高兴之余又想到了钱凤。因为此人诡计多端,心机周密而又多疑,若一旦被他识破,突然横加阻挡,岂不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于是在饯行会上,温峤故意装出喝得酩酊大醉的疯样,走到钱凤面前,趁他喝自己敬上的酒时洒出一滴,就寻衅把他的帽子打落在地,并大骂道:“什么东西,温大爷给你敬酒,竟敢倒掉!”

王敦一见温峤醉了,赶紧命人把两人分开。

临行前,温峤泪流满面,对王敦依依不舍。温峤刚走,钱凤果然赶来对王敦说:“温峤曾做过太子庶子,和当今皇上司马绍关系十分密切。这个人未必靠得住!”

王敦听了哈哈大笑:“看来你的胸襟也太狭窄了吧!他昨日只是喝多了,虽然对你有些失礼,但从前他对你也是赞赏有加啊!”并没有把钱凤的话放在心上。

温峤回去后,立即将王敦的大逆不道一五一十告诉了皇上,司马绍便命人剿灭了王敦。

温峤在此之所以能成功逃脱王敦的魔掌,便得力于他对“转圆”术的巧妙运用。纵观全程,温峤策划谋略的速度和高明程度实在让人叹服。转圆虽有成凶者,但只要善于把握要领与时机,便能像温峤这样转圆成吉。而且使用计谋时,如果不能于直中取,便要转向曲中求。温峤对付王敦之法,称得上是智谋中的经典。他先为王敦出谋划策,再反过来曲意协助王敦造反,并注意拉拢关系,然后相机脱身。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当他脱身在望时,温峤并未得意忘形,而是小心谨慎,再三揣度,抓住机会预先消除隐患。以上种种,皆可看出温峤真正把转圆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运转自如的境界。

狄仁杰隐忍以行、以退为进

当你处于弱势时,一定要记得忍住急于求成的心态,不要过早暴露自己,而要凭借着各方条件与有利形势,善加利用,暗中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力量与威势。当然,在保持和发展自己强势的同时,还要学会韬光养晦甚至装疯卖傻,尽量掩饰自己表面的声威,隐忍以行,以退为进。这就是所谓的“分威伏熊法”的灵活运用。

唐代武则天专权时,为了扫清自己当皇帝的前进道路,先后重用了武三思、武承嗣、来俊臣、周兴等一批酷吏。

这一次,酷吏来俊臣竟凭空诬陷平章事狄仁杰等人有谋反行为,并出其不意地先将狄仁杰逮捕入狱,然后上书武则天,建议武则天降旨诱供,还说如果罪犯承认谋反,可以减刑免死。

狄仁杰突遭此难,被监禁于大牢里,既来不及与家里人通气,也没有机会面奏武后说明事实,心中不由得焦急万分。审讯的日期到了,来俊臣刚在大堂上宣读完武后诱供的诏书,就见狄仁杰已伏地告饶。他趴在地上一个劲儿地磕头,嘴里还不停地说道:“罪臣该死,罪臣该死!大周革命使得万象更新,我却仍坚持做唐室的旧臣,理应受诛。”狄仁杰来了这么一手不打自招,反倒使来俊臣弄不懂他到底在唱哪一出了。但既然狄仁杰已然招供了,来俊臣将计就计,判了他个“谋反是实”,免去死罪,听候发落。

来俊臣退堂离去后,坐在一旁的判官王德寿悄悄地对狄仁杰说:“你可以再诬告几个人,如把平章事杨执柔等几个人也都牵扯进来的话,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行了。”狄仁杰听后,感慨万分地说道:“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自己既没有干这样的事,更与别人无关,怎能再无故加害他人?”说完便一头向大堂中央的顶柱撞去,顿时血流满面。王德寿见状,吓得心胆皆裂,急忙赶上前将狄仁杰扶起,送到旁边的厢房里休息,又跑出去赶紧处理柱子上和地上的血渍。狄仁杰一见王德寿出去了,急忙从袖中抽出手绢,蘸着身上的血,将自己的冤屈都写在了上面。写好后,又把棉衣的里子撕开,把状子细心地藏了进去。不一会儿,王德寿就进来了,见狄仁杰一切正常,这才放下心来。

武则天无字碑

狄仁杰便对王德寿说:“天气这么热了,烦请您将我的这件棉衣带去,交给我家里人,让他们将棉絮拆了洗洗,再给我送来吧。”王德寿答应了他的要求。

狄仁杰的儿子接到棉衣,还听说父亲要他将棉絮拆了洗,就感到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他送走王德寿后,立即将棉衣拆开,看到了血书,这才知道父亲遭人诬陷已入大狱。他几经周折,最后终于托人将状子递到了武则天手里,武则天看后,弄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派人把来俊臣召来询问。来俊臣做贼心虚,一听说太后要召见他,知道事情不妙,急忙找人伪造了一张狄仁杰的“谢死表”奏上,并编造了一大堆谎话,将武则天应付过去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曾被来俊臣妄杀的平章事乐思晦的儿子也出来替父伸冤,并得到武则天的召见。他在回答武则天的询问后说:“现在我父亲已经冤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但可惜的是,太后的法令却被来俊臣等人给玩弄了。如果太后不相信我说的话,可以吩咐一个忠厚清廉、深得您信赖的朝臣假造一篇某人谋反的状子,交给来俊臣处理,我敢担保,在他酷虐的刑讯下,没有不承认的。”武则天听了这话,稍稍有些醒悟,不由得想起了狄仁杰一案,忙把狄仁杰召来,不解地问道:“你既然有冤,为何又承认谋反呢?”狄仁杰回答说:“我若不承认,可能早就死于严刑酷法了。”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写‘谢死表’上奏呢?”狄仁杰断然否认说:“根本没有这回事,请太后明察。”武则天拿出“谢死表”核对狄仁杰的笔迹,发觉完全不同,这才彻底明白是来俊臣从中做了手脚,于是便下令将狄仁杰无罪释放了。

狄仁杰忍耐住刚强直率的性格与对手周旋,终于使自己得到昭雪。在人生复杂莫测的竞技场中,若遭受到了一些不公待遇,也不妨先忍一忍,这是斗争中的良策。相反,如若只知一味以硬碰硬,不是大声疾呼,便是恼羞成怒,最终只会让自己吃大亏。所以,不妨认真体悟一下“分威伏熊法”,定能从中有所获益。


商界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