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
字数:418
山石¹
山石犖確行徑微²,黃昏到寺蝙蝠飛。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³。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⁴。夜深靜臥百蟲絕⁵,清月出嶺光入扉。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⁶。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⁷。當流赤足蹋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⁸?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⁹!
¹這首詩可能作於貞元十七年(西元801年)。這年七月二十二日,韓愈曾與朋友到洛水釣魚,夜宿洛北惠林寺。這時韓愈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因而詩中流露出憤懣的情緒。
²犖(luò)確,疊韻連綿字,險峻不平的樣子。
³支子,即梔子,一本即作梔子,植物名。這裏指梔子的果實,可以入藥,又可以作染料用。
⁴糲,糙米。疏糲,等於說粗糲。
⁵百蟲絕,各種蟲子都停止了鳴叫。
⁶出入,指出入山谷。煙霏,等於說煙雲。
⁷櫪,通櫟,一本即作“櫟”,樹名。
⁸局束,同局趣、局促,參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局趣”注,見第三冊742頁注〔17〕。鞿(jī),馬口上的韁繩,這裏用如動詞,指管束。
⁹《論語·公冶長》:“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論語·述而》:“二三子以我為隱乎?”歸,即用“歸與”之意,指歸隱。微,飛,肥,稀,饑,扉,霏,圍,衣,鞿,歸,押韻(十二字屬微韻,只有“饑”屬支韻,因“饑”“饑”常通用,而“饑”在微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