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國也(梁惠王上)

字数:1172

寡人之于國也(梁惠王上)¹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²:河內凶³,則移其民於河東⁴,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⁵。察鄰國之政⁶,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⁷,何也?”

¹孟子在這裡指出了梁惠王所用的“愛民”臨時措施,與鄰國之政實際上是五十步與百步之比,他認為治國的根本之道是實行“仁政”。梁惠王,即魏惠王(魏是國名),姓魏名罃,因魏都大樑,故又稱梁惠王。“惠”是諡號。“梁惠王”是《孟子》的一篇(後面的“公孫醜”等同),“寡人之于國也”是其中的一章,題目是編者加的,後面的“齊桓晉文之事”等同。

²耳矣,等於說“已矣”,“耳”和“矣”都是句尾語氣詞,連用等於說“啦”。“盡心焉耳矣”,大意是:“[總算]盡了心啦。”

³河內,指黃河北岸,今河南沁陽縣一帶。凶,荒年。

⁴河東,黃河以東,今山西西南部。

⁵亦然,也是這樣。

⁶察,觀察。

⁷加,更。以上幾句反映了戰國時的這一社會狀況:人民生活痛苦,渴望較安定的生活;勞動力的缺乏迫使有些統治者對人民做些讓步以便“奪民”。




--------------------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¹。填然鼓之²,兵刃既接³,棄甲曳兵而走⁴,或百步而後止⁵,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⁶,是亦走也⁷。”

¹請,請允許我。喻,比喻。

²填,象聲詞,形容鼓聲。然,詞尾。鼓,用如動詞,擊鼓。擊鼓是進軍的信號。

³刃,鋒刃。既,已經。接,接觸。兵刃既接,等於說已經交鋒。

⁴棄,扔掉。曳(yè),拖著。走,跑,這裡指奔逃。

⁵或,有人。

⁶不過不到百步罷了。直,僅,不過。

⁷這也是逃跑啊。是,指“五十步而後止”。




--------------------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¹。不違農時²,穀不可勝食也³。數罟不入洿池⁴,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⁵,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⁶。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⁷。

"五畝之宅⁸,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⁹。雞豚狗彘之畜¹⁰,無失其時¹¹,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¹²,申之以孝悌之義¹³,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¹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¹⁵,然而不王者¹⁶,未之有也¹⁷。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¹⁸,塗有餓莩而不知發¹⁹,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²⁰。'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²¹,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²²,斯天下之民至焉²³。”

¹無,通勿,不要。下文“王無罪歲”的“無”同。

²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意思是說春夏秋不讓人民服役。

³糧食吃不完。勝(shēng),盡。

⁴數(cù),密。罟(gǔ),綱。洿(wū),濁水不流。洿池,即池塘。據說上古不許用密綱捕魚,不滿一尺的魚不得食用,以免有礙魚的生長繁殖。

⁵斤,砍樹的斧子。以時,按照一定的時候,指草木凋落的時候,那時生長的季節已過。

⁶養生,供養活著的人。喪死,為死了的人辦喪事。憾,遺憾。

⁷王道,孟子理想中的政治。孟子認為“養生喪死”只是王道的開端。

⁸五畝,合現在一畝二分多。宅,宅院,人們居住的房舍。一夫一婦受宅五畝、田百畝,這是當時儒家的理想。

⁹衣(yì),用如動詞。帛,絲織品。據說古代一般人到了五十歲,如果養蠶,就可以衣帛,否則只能衣麻。

¹⁰豚(tún),小豬。彘(zhì),豬。畜(xù),養,指養育。

¹¹無,通毋。時,指繁殖的時機。

¹²謹,謹慎,這裡指謹慎從事。庠(xiáng)序,都是學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教,教化。

¹³用孝悌之義反復地修“庠序之教”。申,重複,指反復進行。孝,順從並奉養父母。悌(tì),敬愛兄長。義,道理。

¹⁴頒,通斑。頒白,頭髮半白。負,背(bēi)。戴,指把東西頂在頭上。

¹⁵黎,眾。

¹⁶然,這樣,指上兩句所說。王(wàng),統一天下而稱王。

¹⁷之,代詞,賓語提前。

¹⁸食人食,吃人所吃的東西。檢,通斂,收積、儲藏。

¹⁹塗,通途。餓莩(piǎo),餓死的人。發,指開倉濟民。

²⁰歲,年成。

²¹是,代詞,指上述情況。何,疑問副詞,等於說有什麼。異,不同。殺,指致人於死地。

²²罪歲,歸罪於歲。

²³斯,則。


第四單元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梁惠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