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

字数:836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¹,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²。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³;每有会意⁴,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⁵,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⁶。

环堵萧然⁷,不蔽风日,短褐穿结⁸,箪瓢屡空⁹,晏如也¹⁰。常著文章自娱¹¹,颇示己志。忘怀得失¹²,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¹³:“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¹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¹⁵?


¹何许人:什么人。

²为号:作为自己的号。

³不求甚解:不追求深入的理解。侧重在不咬文嚼字。

⁴会意:心领神会。

⁵造饮辄尽:去饮酒就饮光。造:到、去。

⁶不吝情:不在意。去留:偏义复词,去。

⁷环堵:房屋四壁。萧然:萧条貌。空空荡荡。

⁸短褐:粗布短衣。穿结:缝缝补补。

⁹箪瓢:盛饭的竹制器具和舀水的水瓢。

¹⁰晏如:安然自在。

¹¹自娱:自娱自乐。

¹²忘怀得失:忘却世俗间得失之情。

¹³黔娄:春秋时期鲁国高士。

¹⁴“不戚戚”两句:黔娄之妻说的话。戚戚:忧虑貌。汲汲:努力追求貌。

¹⁵无怀氏、葛天氏:都是传说中上古帝王。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人,也不详细知道他的姓名和字号。他的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此便作为他的号了。

他悠闲宁静,很少说话,不羡慕荣耀利益。爱好读书,不咬文嚼字而追求什么微言大义,每次有与心灵默契的感受,便高兴得忘了吃饭。性情中最喜欢饮酒,家中贫穷又不能经常得到。亲戚朋友知道他这个秉性,有时准备酒席而请他去。到那里就喝,一喝就一定喝醉,喝醉后就退席,也不在乎离开还是留下。

家中徒有四壁,非常萧条,甚至不能遮蔽风雨,短的粗布衣裳,上面还有打的结,饭碗和水瓢也经常是空的,衣食不充,也不在乎而依然很快乐。经常写文章自娱自乐,很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忘怀名利得失,就这样度过一生。

赞语说,春秋时黔娄有话:“不因为贫贱而忧愁,也不努力去追求什么富贵。”他的话大概就是这个人的一类吧?端着酒杯而赋诗,来快乐他的心志,是古国无怀氏的百姓呢?还是古国葛天氏的百姓呢?

【评析】

此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所作的自传,简述其生平之行,情怀襟抱,重点写其读书、饮酒、写文章三大志趣,可以看作是自画像。最后,仿照史传笔法,加个赞语,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全文不足二百字,语言洗练,生动传神,于平淡之中表现深刻的思想内容。其中“好读书,不求甚解”实际是针对当时清谈、谈玄的不良风气而发,“甚”字很重要,不要误解为读书不深入思考。


桃花源记北山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