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移文
孔稚珪
钟山之英¹,草堂之灵²,驰烟驿路,勒移山庭³。夫以耿介拔俗之标⁴,萧洒出尘之想⁵,度白雪以方洁⁶,干青云而直上⁷,吾方知之矣。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⁸,芥千金而不盼⁹,屣万乘其如脱¹⁰,闻凤吹于洛浦¹¹,值薪歌于延濑¹²,固亦有焉。岂期终始参差¹³,苍黄反覆¹⁴,泪翟子之悲¹⁵,恸朱公之哭¹⁶。乍回迹以心染¹⁷,或先贞而后黩¹⁸,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¹⁹,仲氏既往²⁰,山阿寂寥,千载谁赏!
世有周子,隽俗之士²¹,既文既博²²,亦玄亦史²³。然而学遁东鲁²⁴,习隐南郭²⁵,窃吹草堂²⁶,滥巾北岳²⁷。诱我松桂,欺我云壑。虽假容于江皋²⁸,乃缨情于好爵。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²⁹。风情张日,霜气横秋³⁰。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谈空空于释部³¹,覈玄玄于道流³²,务光何足比³³,涓子不能俦³⁴。
及其鸣驺入谷³⁵,鹤书赴陇³⁶,形驰魄散,志变神动³⁷。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³⁸,焚芰制而裂荷衣³⁹,抗尘容而走俗状。风云悽其带愤⁴⁰,石泉咽而下怆,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⁴¹。
至其钮金章,绾墨绶⁴²,跨属城之雄,冠百里之首⁴³。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⁴⁴。道帙长摈,法筵久埋⁴⁵。敲扑喧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⁴⁶。琴歌既断,酒赋无续,常绸缪于结课,每纷纶于折狱⁴⁷,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录⁴⁸,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⁴⁹。使其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荫,白云谁侣?涧户摧绝无与归,石径荒凉徒延伫⁵⁰。至于还飙入幕,写雾出楹⁵¹,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昔闻投簪逸海岸⁵²,今见解兰缚尘缨⁵³。
于是南岳献嘲,北陇腾笑,列壑争讥,攒峰竦诮⁵⁴。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吊⁵⁵。故其林惭无尽,涧愧不歇,秋桂遣风,春萝罢月⁵⁶。骋西山之逸议,驰东皋之素谒⁵⁷。今又促装下邑,浪栧上京⁵⁸,虽情殷于魏阙,或假步于山扃⁵⁹。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碧岭再辱,丹崖重滓⁶⁰,尘游躅于蕙路,汙渌池以洗耳⁶¹。宜扃岫幌,掩云关,敛轻雾,藏鸣湍⁶²。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⁶³。于是丛条瞋胆,叠颖怒魄⁶⁴。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⁶⁵。请迥俗士驾,为君谢逋客⁶⁶。
¹英:英灵,指山神。
²草堂之灵:草堂的精灵。周颙隐居钟山时,其居室曰草堂。
³驰烟驿路:神灵奔驰的踪影在驿路之上,在山庭刻写碑文。
⁴耿介:耿直而有节操。拔俗:超出世俗之上。
⁵萧洒:潇洒无拘无束貌。出尘:超出尘世的品格。
⁶度白雪以方洁:品行高洁可以和白雪相比。度:比。方:并。
⁷干:犯、凌驾。志向可以凌驾于青云之上。
⁸亭亭:挺立貌。皎皎:明亮貌。
⁹芥千金:把千金当作小草。
¹⁰屣万乘:把天子之位看成草鞋一样。
¹¹凤吹:传说仙人王子乔好吹笙作凤鸣之声,游于伊、洛之间。
¹²薪歌:据吕向说:苏门先生游于延濑,遇一采薪之人,高洁神秘。
¹³终始参差:始终不同,此处指歧路。
¹⁴苍黄反覆:青色黄色反复不确定。指白色的丝可以染成各种染色。
¹⁵翟子:指墨翟。谓墨子见到染丝可青可黄,便悲泣。
¹⁶朱公:指杨朱,杨朱见歧路而哭,因不知何去。
¹⁷乍回迹:暂时隐居在山林,但心染世俗红尘。
¹⁸贞:贞洁。黩:污垢。
¹⁹尚生:东汉高士尚长,字子平。儿女婚嫁事毕,便离家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又作向长。
²⁰仲氏:指后汉仲长统,隐居不仕。既往:已经往生,指去世。
²¹周子:指周颙。隽俗:才智出众。
²²既文既博:既有文采又博学。
²³亦玄亦史:又谈玄学又通历史。
²⁴学遁东鲁:学习颜阖而在东鲁隐居。《庄子·让王》篇载,鲁君闻颜阖是得道之人,便派人去请。
²⁵习隐南郭:学习南郭过隐居生活。《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头而嘘。荅焉似丧其偶。”
²⁶窃吹:偶尔如同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吹一吹竽。
²⁷滥巾:戴着隐士的头巾而冒充隐士。
²⁸江皋:江边高地。
²⁹排巢父:排斥巢父。巢父和许由是同时代人,高隐之士。拉许由:超过许由。许由是尧时高士。
³⁰风情张日:风度情致之高可以遮天蔽日。霜气横秋:高洁之气概可以如同严霜凌厉于秋季。
³¹释部:指佛教与佛经。
³²道流:指道教与玄学。
³³务光:《神仙传》中人物,传说是夏朝人,有异术。
³⁴涓子:《神仙传》中人物,齐人,隐于宕山,好饵术,能乘风飞行。
³⁵鸣驺:指皇帝征召贤士的车驾,车上有铃铛。
³⁶鹤书:字体名,即鹤头书,皇帝诏书专用书体。
³⁷形驰魄散:神情变化而魂魄都要散了。
³⁸尔乃:于是就。眉轩席次:在宴席上扬眉吐气。袂耸筵上:在酒宴上挥袖耸肩。形容其得意扬扬貌。
³⁹焚芰制而裂荷衣:焚烧撕裂芰荷做的衣裳。芰:菱角。比喻修养高洁。
⁴⁰风云句:风云看到周颙之丑态都感觉凄怆。
⁴¹石泉三句:均是拟人,意谓石头泉水也呜咽落泪,山冈树林也垂头,花草树木都丧气。
⁴²钮金章:佩戴铜制的金印。绾(wǎn)墨绶:金印上系着黑色的丝绳。都是县令的官印佩饰。
⁴³属城:在临近几个县城中他的县城最大,他成为百里之内的长官。方圆百里便是一县之境。时周颙出任海盐县令。
⁴⁴英风:英明美妙的名声。海甸:海滨。
⁴⁵道帙:道教的书。摈:抛弃。法筵:佛家讲经的讲席。埋:埋起来。谓再也不用。
⁴⁶敲扑:敲打鞭笞。喧嚣:吵闹喧哗。牒诉:公文诉讼状。倥偬:风风火火很急迫。
⁴⁷绸缪:紧张准备。结课:政绩考核。纷纶:纷纭复杂。折狱:判断案件。
⁴⁸张赵:西汉张敞、赵广汉都当过京兆尹,很显贵。卓鲁:东汉卓茂、鲁恭都当过县令。四人都是名吏。
⁴⁹三辅:汉代将京师长安附近分为京兆、左冯翊、右冯翼,辅卫京城,合称三辅。九州:古代天下分为九州。长官是州牧。
⁵⁰涧户:山涧的门户。摧绝:毁坏。延伫:伫立停留。
⁵¹还飙:回环的风。写雾:涌动奔泻的雾气。写:同“泻”。
⁵²投簪:扔掉簪缨。意谓弃官不做。
⁵³解兰缚尘缨:解下兰佩而被尘世所束缚。
⁵⁴“于是”四句:完全用拟人手法,说周顒出仕,使南岳、北陇、列壑、众峰都嘲笑讽刺之。
⁵⁵“慨游子”两句:山神慨叹假隐士欺骗了自己,也没有人来慰问。“游子”,指周颙。
⁵⁶“故其”四句:拟人手法说山涧山林都替他羞愧,秋桂、春萝也停止了自己的芬芳。
⁵⁷“骋西山”两句:是说山神受了周顒的欺骗,曾经想要宣扬他的隐逸的高论,赞美他是清高的素志。
⁵⁸促装下邑:急促装束到下邑去赴任。浪栧上京:乘船去京师。
⁵⁹魏阙:宫门两边的门楼,指朝廷。山扃:山门。
⁶⁰“岂可”四句:意为不能使山中之芳草再度受到污染。杜若、薜荔,皆香草名。
⁶¹尘:扬尘。躅:踪迹。渌池:清水池。
⁶²“宜扃”四句:意为山间之山峰、云彩、雾气、流水躲藏起来。
⁶³“截来辕”两句:意为将周顒阻挡在山口不允许他进来。
⁶⁴丛条瞋胆:丛生的枝条都气坏肝胆而瞪眼。叠颖怒魄:密集重叠的草尖也都愤怒。
⁶⁵“或飞柯”两句:有的树木可以横飞而摧折周颙的车轮,有的树枝可以低垂而扫除你的足迹。
⁶⁶逋客:逃跑的人。指周颙。
【译文】
钟山的英魂,草堂的神灵,如烟云似的奔驰于驿路上,把这篇移文镌刻在山崖中。有些隐士,自以为有耿介超俗的标格,萧洒出尘的理想;品德纯洁,像白雪一样;人格高尚,与青云比高。我刚刚知道有这样的人。至于亭亭玉立超然物表,志趣高洁在云霞之外,视千金如草芥,不屑一顾,视万乘如敝屣,挥手抛开,在洛水之滨听仙人吹笙作凤鸣,在延濑遇到高人隐士采薪行唱歌,固然也有这种高士。怎能想不到他们终始不能如一,轻易之间便出现反复,如墨翟之悲素丝,如杨朱之泣歧路。刚到山中来隐居,忽然又被凡心所沾染,开始时非常贞节耿直,后来又极为肮脏。这该是多么荒谬啊!唉,尚子平已不在人世,仲长统已成为过往,山林非常寂寞,千秋万年还有谁来欣赏!
今世有位姓周之人,是不同流俗之俊才,他既能写文章,学问也渊博,既通玄学,亦长于史学。可是他偏学颜阖的遁世,效南郭的隐居,混在草堂里滥竽充数,住在北山中冒充隐士。哄诱我们山中的松桂,欺骗我们的云崖,虽然在长江边假装隐居,心里却牵挂着高官厚禄。当他初来时,似乎要排斥巢父、蔑视许由。傲视百家学说,蔑视达官王侯。风度之高胜于太阳,志气之凛盛如秋霜。一忽儿慨叹当今没有幽居的隐士,一忽儿又怪王孙不来远游。他能谈佛家的“四大皆空”,也能谈道家的“玄之又玄”,自以为上古的务光、涓子之辈,都能和他同列。
等到皇帝派了使者鸣锣开道而前呼后拥,捧了征召的诏书,来到山中,这时他立刻手舞足蹈,魂飞魄散,志向改变而精神抖擞。在宴请使者的筵席上,扬眉挥袖,得意扬扬。他将隐居时所穿的芰荷图形的衣服撕破烧掉,立即露出一副庸俗不堪的谄媚之色。山中的风云悲凄含愤,岩石和泉水幽咽而怨怒,再看树林和山峦都若有所失,回顾百草和树木也都如同死了亲人那样悲伤。
后来他佩着铜印墨绶,成了一郡之中之雄长,声势之大冠于各县令之首,威风遍及海滨,美名传遍浙东。道家的书籍早已被他扔掉,讲佛法的坐席也早已被他抛弃。鞭打罪犯的喧嚣声干扰了他的思虑,文书诉讼之类急迫的公务装满了胸怀。弹琴唱歌既已断绝,饮酒赋诗也无法继续,常常被综核赋税之类的事所牵缠,每每为判断案件而繁忙,只想使官声政绩超过史书记载的张敞和赵广汉,凌驾于以前史书赞美的卓茂和鲁恭之上,希望能追踪三辅令尹或驰名声于九州刺史。这个人使我们山中的朝霞孤零零地映照在天空,明月孤独地升起在山巅,青松落下绿荫,白云也没有人和它做伴侣。涧户崩落,也没有人归来,石径荒凉,也只是徒自久立等待。以至于迥风吹入帷幕,云雾从屋柱之间泻出,蕙帐空虚,夜间的飞鹤感到幽怨,山人离去,清晨的山猿也感到吃惊。昔日曾听说有人脱去官服逃到海滨隐居,今天却见到有人解下隐士的佩兰而被尘世的绳缨所束缚。
于是南岳嘲讽,北陇耻笑,排列的深谷争相讥讽,群峰争相讥笑,慨叹我们被那位游子所欺骗,悲哀连慰问的人都没有。因此,山林感到非常羞耻,山涧感到非常惭愧,秋桂不飘香风,春萝也不笼月色。西山传出隐逸者的清议,东皋传出有德者的议论。听说此人目前正在山阴整理行装,乘着船前往京城。虽然他心中想的是朝廷,但或许会到山里来借住。如果是这样,岂可让芳草鲜花蒙厚颜之名,岂可让薜荔蒙受羞耻,岂可让碧岭再次受侮辱,岂可让丹崖重蒙污浊,岂可让他尘世间的游踪污浊山中的兰蕙之路,岂可使那许由曾经洗耳的清池变为混浊。因此应当锁上北山的窗户,掩上云彩之门,收敛起轻雾,藏匿好泉流。到山口去拦截他的车,到郊外去堵住他乱闯的马。于是山中的树丛和重叠的草芒勃然大怒,或者用飞落的枝柯打折他的车轮,或者低垂枝叶遮蔽他的路径。请你这位俗客回去吧,我们为山神谢绝你这位逃客的再次到来。
【评析】
孔稚珪,字德璋,南朝齐梁时骈文家。曾任太子詹事、散骑常侍。《南齐书》有传,称他“风韵清疏,好文咏”,“盛营山水”,“不乐世务”。有《孔詹事集》。
《北山移文》是一篇成熟的骈文。文中假借北山神灵的口吻,用移檄的形式,以当时名士周颙为靶子,对当时社会上把隐居当作终南捷径的知识分子,蛰居时道貌岸然,应诏时志变神动,出仕后趋名嗜利的虚伪面貌,予以深刻揭露、辛辣嘲讽。周颙,字彦伦,汝南人。有文才。五臣注《文选》吕向说:“其先,周彦伦隐于北山,后应诏出为海盐县令,欲却过北山。孔生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但与事实有出入。本文就是一篇游戏文章,旨在揭露和讽刺那些伪装隐居以求利禄的文人。文章工丽诙奇,尖锐泼辣,活泼生动,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历来为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