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语法修辞讲话 - 吕叔湘、朱德熙 >
- 第五讲表达
一逻辑
要把我们的意思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一般人所说“这句话不通”,多半不是语法上有毛病,而是逻辑上有问题。(这里所说逻辑不一定严格地和逻辑学的范围相同,而是指一般人心目中的“道理”。)
语法和逻辑第一讲第一段里曾经说过,“语法不是逻辑。”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就是我们在那一段里说明的,尽管一个句子的结构是正确的,要是事理上讲不过去,这句话还是不通。那儿举的例子是“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在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与植物之分”是一样的,但是“动物”和“植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
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是不通的。
“语法不是逻辑”的第二层意思是: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是大家都这样说,都懂得它的意思,听的人和说的人中间毫无隔阂,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是实际上等于“好热闹”;跟这相反的是“好容易”,它不等于“很容易”,反而等于“很不容易”。又如“除非你去请他,他才肯来”,既然把你请他当作他来的条件,“除非你去请他”表示这个条件不存在,那末底下只能说“他不来”,可是大家都说“他才肯来”。又如“他的北京话比我好”,话怎么能跟人比较呢?应该说“他的北京话比我的好”,才合于逻辑,可是很少人愿意加上这个“的”字。又如“在我没来北京以前,我以为一定很冷”,既然“没来”,就谈不到“以前”、“以后”。应该说“在我来北京以前”才对,可是多数人愿意加上个“没”字。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好些。
这两层意思放在一起看,似乎是冲突的。同样是语法和逻辑分歧的例子,可是有一些句子我们说是不通,有一些句子我们又承认是正确。实际上这两层意思并不冲突。第一类例子代表一般的情形:一般地说,语法要服从逻辑,一句话不但要有适当的结构,也要事理上讲得过去,才算是通。第二类例子代表习惯语:习惯语是不容许分析的,并且是不容许援例的。
语言是一种工具,我们使用这种工具去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句话,如果能引起说话的人所期望的反应,就可以说是完成了它的任务。第二类的例子能满足这个条件,因而就应该算是正确的。第一类的例子就不然了。你说的话不依照一般的思想规律,人家不能一听就懂,你也就不能达到你说这句话的目的了。所以我们在说过“语法不是逻辑”之后,接着又说,“实际上离不开逻辑。”
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例子。
自相矛盾说话得照顾前后。说滑了嘴,不思前顾后,就会有自相矛盾的情形。
(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2)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
(3)在宣传工作中,我亲眼看到劳动人民过去所受的痛苦。
(4)大约关于阿Q的问题,附带了保留完全肯定的同意者占多数。
(5)这就是帝国主义的本来面目之一。
(1)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做:“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2)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无比”。
(3)既然是“过去所受的痛苦”,现在就无法“亲眼看到”,“亲眼看到”应改为“体会到”。(4)如果是完全肯定,就不能有所保留;有所保留,就不是完全肯定。(5)“本来面目”只能有一,不能有二。现在说“之一”,好像还有“之二”、“之三”似的。“之一”
应删。
有些词语用得太频繁,变成了口头禅,我们很容易忽视它们的本义,拿来跟意义相反的词语连用,因而产生了矛盾,例如:
(6)现在因为各方面照顾得周到,差不多根本就没有死去的犯人。
(7)基本上把不好的习惯克服干净了。
(8)当时刘涌的身体本是不好的。
(6)“差不多”和“根本”矛盾,必须删去一个。(7)“基本上”和“干净”矛盾,也只118
能用一个(关于“基本上”,参看第二讲第五段)。(8)“当时”和“本是”矛盾,“当时”应删。这几个例子只是字面上矛盾,下面两个例子就不同了:
(9)生产品的销路是增加了,甚至绝大部分供不应求,但仍不畅。
(10)这个剧本的故事是可能发生的,所以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它是写实的,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只是比较太理想……
(9)“销路增加了”,而且“绝大部分供不应求”,还说“不畅”,那么怎样才算是“畅”
呢?(10)先说“这个故事是可能发生的”,又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而且自己下结论说“它是写实的”,忽然转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弯,说“只是比较太理想”,把前面的话全部推翻。这两个例子证明作者的思想就根本不明确。
范围大小有时候,由于没有把概念的范围分辨清楚,也会说出自相矛盾的话来。例如:
(11)滇西大股土匪虽已大部被击溃,但云南全省土匪仍然猖獗。
(12)我们相信你们有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创造精神,有以你们为骨干的广大群众团结在你们的周围,今年冬修中会创造出更多的新记录。
(13)由文教部长主持这学校,带去了该部全部人员,其中还从其他部门抽调了几人。
(11)滇西是云南省的一部分。既然说“滇西土匪已大部被击溃”,就不能说“云南全省土匪仍然猖獗”。“云南全省”应该改做“省内其他地区”。(12)既然说“以你们为骨干”,当然包括“你们”在内,又说“团结在你们的周围”,自己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怎么讲呢?
(13)“其中”自然是指文教部人员之中,文教部人员之中怎么能有“其他部门”的“几人”
呢?“其中”应删。
部分和全体不能并列。我们可以说“梨和苹果”,也可以说“梨和桃子”,却不能说“梨和水果”,因为水果包括梨在内。下面的例子是不妥的:
(14)在恢复与建设上,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15)许多垦民从上海把自己的母亲、家属接到垦区来共同生活。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家属包括母亲,都不宜于并列。(14)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15)应删“母亲”。
分类列举的时候,必须坚持同一个标准。倘若甲项用一个标准,乙项用另一个标准,必然会有一部分互相包容。例如:
(16)因为各方面都有需要,特在这里把《标点符号用法》全文发表。希望读者们和作者们共同遵守。
(17)有的是从解放区来的,有的是从农村来的,有的是从部队里来的,还有从延安来的。
(16)标点是写作者的事情,怎么能要求读者遵守呢?原来这里的“读者们”是指该报的读者,其中有写作的人,应该遵守。但是下面接着说“和作者们”,这是不是专指该报的作者们呢?如果是的,那就用不着公开呼吁。这一定是指一般的写作者,也就有一部分包括在上面的“读者们”之内。这句应该在“读者”和“写作者”中间选用一个,不能并举。“共同”
也应该删去。(17)“解放区”和“非解放区”是应用一个分类标准,“农村”和“部队”
是应用另一个标准,在这里都指解放区以内的,“延安”是解放区的一部分,更不用说。一共四项,后三项都包含在第一项之内,不能列举。应该把第一个分句删去,或是把前两个分句合并成“有的是从解放区农村来的”。
在分类的时候,分出的小类必须是能够包括在大类之中的。因为大类跟小类不是平行的关系,而是包含的关系。例如:
(18)一年来五一工厂共写出了三十九个针对实际情况的剧本(包括剧本、鼓词、快板)。
(19)游泳券分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等种。
(18)“剧本”不能包括“鼓词”,也不能包括“快板”,“剧本”包括“剧本”更没有意义。括弧外的“剧本”应改为“作品”。“包括”另有一个意义是“附带包括”,如“清华大学的学生(包括附设工农速成中学的学生)”。如果用这个意义,括弧外的“剧本”可不改,但应将括号里的“剧本”删去。(19)“游泳券”不能包括“参观券”。应该说:“游泳券分普通券、月票、季票等,另有参观券。”
时间先后事情的发生有同时的,也有一先一后的,叙述起来必须合乎实际,否则就是不合理。
(20)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21)英法帝国主义者烧毁并洗劫了北京西郊的名园。
(22)一年多以前曾被人们称为“庞大”、“臃肿”、“消费”、“反动”的南京,当它一旦成为人民所有,今天已经是显得如此青春。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如“一面谈判,一面进攻”。(20)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不能用这种句式。应改做“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
(21)烧毁之后哪里还有东西可抢劫?“烧毁”和“洗劫”应对调。(22)的“一旦”指“为人民所有”的那一天,跟“今天”不是同时。“青春”也不恰当,应该改做“……今天在人民的手里,却显得这样年轻,富有生气”。
因果无据判断两件事有因果关系虽然是主观的见解,但是必须有客观事实做基础。“因为”、“所以”、“由于”、“结果”等词只能表示因果关系,绝对不能使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发生因果关系。
(23)因为学习态度是随着各人的学习目的而不同,所以我的学习态度也随着解放而大大地改变了。
前后两句话分开看都不错,可是用“因为”、“所以”连在一处就不对了。二者没有因果关系。
(24)因为他来自中学,思想根本还是旧社会的一套。
(25)最近我这位朋友南方去了一趟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这两句话更令人大惑不解。(24)为什么“来自中学”,思想就旧?(25)南方去了回来而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26)由于我对于学科有偏重,因而对于数理就不感兴趣。
(27)许多干部只着重了重灾区的工作,因而忽视了轻灾区,只着重了农村救灾,因而忽视了城市,只着重了本地灾民,因而忽视了对外来灾民的照顾。
(26)“对于数理不感兴趣”是“对于学科有偏重”的具体表现;(27)既然“着重重灾区”,自然就“忽视轻灾区”,否则就无所谓“着重”。这两个例子的前后两句或是一件事的两种不同的说法(26例),或是一件事的两面(27例),其间都没有因果关系。
主客倒置说到两个人或两件事,往往有主客之分,或是从这句话的意思可以决定,或是顺着上文下来自然有分别。下面的句子犯了主客倒置的毛病:
(28)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29)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30)大姐告诉我,“祖母叫你。”走到祖母房里,母亲和她正默然相对地坐着。
(28)应该是我接触报纸,不是报纸接触我。“报纸”与“我”应对调。(29)我们比较一先一后的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这句的“去年”和“今年”应该换个位置。(30)
上一句说“祖母叫你”,作者的注意应该是在祖母,下句就应该说“她和母亲”。
否定与肯定一句话里用两个否定词,就含有肯定的意思,正如代数里负乘负得正一样。
譬如“未尝不可”的意思是“可”,“无孔不入”的意思是“有孔皆入”,“不无可议之处”
等于说“颇有可议之处”,“没有一个人不相信”等于说“大家都相信”。假如连用三个否定词,那末负乘负得正,正乘负得负,就又变了否定。这是很容易弄胡涂的,例如:
(31)我想应该是不必叙述,没有谁不会想像不出的。
(32)我们并不是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31)“没有谁不会想像不出”等于说“谁都想像不出”,原意却是“谁也想像得出”。(32)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等于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跟作者的原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33)会员眷属除凭发出之入场券外,并须有眷属徽章,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等于说“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当然,按照严格的逻辑说,这两句话并不完全相同,因为从“无之必不然”不能推论出“有之必然”,但这里只就一般人的理解说),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一面与两面有些词语仅有一面的意思,可以是正面的,如“好”、“高”、“去”、“相宜”;也可以是反面的,如“坏”、“低”、“不去”、“不相宜”。有些词语兼有正反两面的意思,如“好坏”、“高低”、“去不去”、“是否相宜”。造句的时候,如果把一面性的词语跟两面性的词语配搭,就会造成混乱。例如:
(34)忽视合作社是否亏损的困难。
(35)所以院系调整的基本原则是教学能否因此而更顺利的改造。
(36)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爱学习和思想进步为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37)作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34)“困难”是一面性的,“是否亏损”是两面性的,二者配搭不拢。亏损是困难;不亏损就不是困难。应该改为:“忽视合作社的盈亏情况”。(35)“原则”是一面性的,“能否……”是两面性的。应该说“……原则是使教学能够顺利的改造”。(36)“条件”是一面性的,“财产多寡”、“门第高低”是两面性的。这句话可以改做:“青年男女选择自己的伴侣时,不再计较对方财产多寡,门第高低,而以……为条件。”(37)“作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恐怕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的意思。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或是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是把第二个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的结构也得调整一下:“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生产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38)一部分出版工作者机械地理解出版工作的政治任务,就以为书的印制的好坏、装帧的美观、校对的正确等等,是纯粹技术问题,是不值得重视的。
“好坏”是两面性的,“美观”和“正确”都是一面性的。这三个词并列在一起,虽然不至于造成意义的混乱(因为“是纯粹技术问题”上面可以用两面性的词语,也可以用一面性的词语),也还是不很好。应该把“好坏”改做“精良”。
(3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可以把末了改成“体会到人情的冷暖”,但恐怕不是作者的本意。不如把“就在……之间”删掉,把“体味着”改做“这才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