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语法修辞讲话 - 吕叔湘、朱德熙 >
- 第五讲表达
九修辞杂例
譬喻不伦譬喻能使文章格外生动,是积极修辞方面的一个要素。例如:
º(1)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鲁迅)
º(2)鬼目夹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鲁迅)
用“富士山”形容高高耸起的帽顶,用“鬼目夹眼”形容星空,又把天空说得像人似的,会“不安”,会“想离去”,会“想避开”,会“想将月亮剩下”,这些都是譬喻的说法,是文艺文里常用的。这不是说实用文里就不能用譬喻,当然也能用,不过一般说来,比文艺文里要少得多。无论文艺文或实用文,用到譬喻,必须恰当,否则就会让人感觉不伦不类。例如:
(3)江面上再也见不着中国人民耻辱的脚印——那些挂着别个国家旗帜的军舰。
(4)后浪推前浪,从一个组,到一个车间,到整个的厂。
(5)鸭绿江,它将中朝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密切的巩固犹如江水永流不息。
(6)我要将鲜红的生命,不留一滴空白的交给一九五一年。
(7)它们还利用联合国作防空洞,作为掩护进攻人民,进攻和平的碉堡。
(8)她号召同志们要以自己的行动在**“伟大”的两个字中争取做一笔一画中的一点。
(3)江面上决不会有脚印,把军舰比做脚印也不恰当。(4)后浪推前浪是递进,从一个组到一个车间,再到整个的厂,是范围的扩大,不能相比。(5)江水永流不息只能表示时间的久远,跟“巩固”与否无关。(6)“生命不留空白”费解。生命也不会有颜色,“鲜红的生命”
不知是什么意思。此外,空白不是液体,不能论滴,应说“一块空白”。(7)防空洞是避难的地方,碉堡是防御的据点,两个譬喻的意味不—致。应该把“作防空洞”连同后面的逗号删去。(8)“一笔—画中的一点”费解,“以自己的行动”也不必要。改为“她号召同志们要争取做‘伟大’两个字的一笔一画”,稍好,但仍怪异。
语气错误说话有各种语气,或实或虚,或表欣慰,或示不满,变化多端,措词出语,必须一一恰当,否则就会引起误会。
(9)在反动当局高压之下,该市签名人数多达六十余万,就是一个证明。
(10)随着抗战的胜利,中国人民更遭受到了空前未有的苦难。
(9)从语气上看,似乎签名者之多是由于反动当局的高压,这自然不是事实。改做“虽然在反动当局高压之下,签名的人还有六十余万之多”,语气才合式。(10)既然胜利了,不应再有苦难。中国人民所以遭受苦难,并非由于抗战胜利,而是由于反动派的胡作非为,应说“抗战胜利了,中国人民反而遭受……”。(“到”和“了”应该删去一个。)
(11)唯有他家孩子病了,他才没有来上班。
(12)必须通过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使人民都知道救灾的重要,发动群众的生产自救热潮。而同一区重灾村与轻灾村或是非灾村都有代表来开会,都能回去起推动工作的作用。
这两句话的语气有毛病。(11)前半句是假设语气,后半句所说的却并非假设推论,而是事实。应该说“因为他家孩子病了,他才没有来上班”。(12)正相反,最后一句所说好像是既成事实,其实只是作者提出的办法。应改做“……都应该派代表来开会,让他们回去推动工作”。
(13)代表们都是以何等激愤的声音指控被告们的罪恶!(14)人们都还记得杨云小组的先进事迹在运动的开展上曾经起了多么大的推动作用啊!这两句的毛病是把叙述句和感叹句混和起来,变得四不像。(13)“何等”应改为“十分”,“是”
字也应删去。(14)删去句末的“啊”字和叹号。
外国说法语法欧化的趋势是很自然的,一切反对的力量都遏止不住这个潮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任意模仿外国语言,毫无限制。采取外国语言的某种表达方式,第一要问有没有必要,如果本国的语言也有相当的说法,就不必去搬弄一般人不习惯的洋说法。第二要问有没有可能,有些外国表达方式是我们的语言规律所能接受的,有些是和我们的语言规律不相容的,如果不问三七二十一,硬搬进来,必然破坏我们的语言的纯洁。下面所举都是不问必要不必要,可能不可能,生吞活剥地模仿外国语言的例子。
(15)新的天际将在英国人民面前出现。
(16)退伍军人回到工厂和制造厂以后就成为优秀的工人和技师。
(17)有的说生活太厌倦了,想换一下环境;还有的说在英国找不到职业,到东方去寻求一段好时光。
(18)这一些不安的心理分给着大规模煤油经营者,分给着电力站、铁路、轮船公司等等的所有者。
(15)“天际”是硬译的,应译“远景”。(16)“工厂”和“制造厂”在汉语里没有分别,并举出来,徒乱人意,只说“工厂”就行了。(17)“寻求一段好时光”费解,应说“不如到东方去玩一下”。(18)“心理”不能“分给”,而且“分给”后边也不能加“着”。应把两个“分给着”改做一个“也为……所共有”。为了避免“所有者”与“所共有”在字面上重复,可以把“所有者”改为“企业主”。
(19)归结是收成区域可以扩充到三倍,就是说每个人可以有一·二公顷的给养来代替〇·四公顷。
(20)要站在民主和平斗争的最前线一直到永远。
(21)〔某些反动科学家说:〕除非找出一个满意而可以接受的代替方式来缩减人口……终难从战争或饥荒方面获得自由的。
(22)阿历克赛把头转向他那边,带着好像并没看见他的神气。
(19)“代替”是外国说法。汉语应该说“每个人从〇·四公顷的给养增加为一·二公顷的给养”。(20)应该说“要永远站在……的最前线”。此外,“民主和平斗争”应该是“争取民主148
和和平的斗争”。(21)这句话也是逐字硬译出来的,不对照原文,简直无法猜出它的意思。
应该说“战争和饥荒是无法避免的”。(22)何不说“好像并没有看见他似的”?
(23)那是不消说的,在资本主义国家内,广大的人民是享受不到现代医学福利的。
(24)这就是资本主义,消灭了土壤连同它所生产的物品。
(23)的“那是”和“的”大可删去。(24)应改为“消灭了……物品的是资本主义”。
(25)如果你滑了一交跌伤你自己,那是不能怪地板的。
(26)然而这是一个事实,在今天,该县已能给养比自己更多的人了。
(27)可是我们得翻出数字来,看一看地球上是不是确已挤满了人,像马尔萨斯所说的会使我们相信。
(25)“你自己”多余,应删去,“跌伤”后加“了”字。(26)应改为“事实上该县的粮食供给已有剩余”。(27)原文的意思是“看一看地球上是不是像马尔萨斯学派的人所说的那样拥挤”。
事实可疑 不论说话或作文,符合事实是最起码的条件,如果与事实不符,尽管语法和修辞上都没有毛病,也仍然站不住。这虽然不属修辞的范围,但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安插,就附在这里讲一讲。
(28)春节中孩子们顶喜欢吃的灶糖,它的制造方法在古书有记载以前就已经发明。
(29)记者兴奋地看了美国人民革命大学所刊行的一些支援新中国反侵略的快报。
(30)一行在天文史上亦是一位杰出的人才。欧阳修新唐史竟不为之立传。
(31)截至一九四八年七月,民生公司约有大小船只一百三十多艘(轮船计九十五艘),七万二千吨,计泊香港的四艘,一万五千多吨,在解放区的三艘,二千一百二十一吨,在川江线的一百多艘,六万多吨。
(32)我国油桐分布区域甚广,自北纬二百二十度至三百三十度,东经一百度至一百二十度之间,凡冬季温度在摄氏二十度以上的地方,均宜种植三年桐。
(28)既然在古书有记载以前就发明了,我们怎么知道的呢?灶糖不是金石,决不会保存到现在。如果确有证据,就应加以说明,不然读者是会发生疑问的。(29)美国是不是有一所人民革命大学?恐怕每个读者都会发生这样的疑问。如果确实有,应该加个注释。(30)二十四史里没有《新唐史》,只有《新唐书》。(31)前面说总吨数是七万二千吨,但后面三项数字之和却是七万七千余吨,相差达五千吨。(32)纬度从赤道到南北极,各只九十度,哪里会有二百二十度和三百三十度?猜想起来恐怕是二十二度和三十三度之误,作者把表示度数的一个小圈当做一位数字,于是数目凭空大了十倍。其次,作者说“凡冬季温度在摄氏二十度以上的地方,均宜种植三年桐”。但下文列举产桐地区有四川、湖南、浙江、湖北、云南、贵州等省,这些地区的冬季温度,以广东南部和云南南部而论,也只有十四五度左右,冬季温度在摄氏二十度以上的只有海南岛的极南部。“二十度”恐怕也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