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评

字数:436

王士禛《倚声初集序》:诗之为功既穷,而声音之道,势不可以中废。于是温、和生而《花间》作,李、晏出而《草堂》兴,此诗之余而乐府之变也。

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上卷:《花间集》曰:和凝少时,好为曲子,布于汴洛。洎入相,契丹号为“曲子相公”。有集百卷,自镂板以行世。识者非之曰,此颜之推所谓“痴符”也。

江顺诒《词学集成》卷一:《词绎》云:“词亦有初盛中晚,不以代也。牛峤、和凝、张泌、欧阳炯、韩偓、鹿虔扆辈,不离唐绝句,如唐之初,不脱隋调也,然皆小令耳。至宋则极盛,周、张、康、柳,蔚然大家。至姜白石、史邦卿,则如唐之中,而明初比晚唐。盖非不欲胜前人,而中实枵然,取给而已,于神味全未梦见。”

冯金伯《词苑萃编》卷三:和凝举唐进士,仕后唐,为翰林学士。晋天福中,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归后汉,拜太子太傅,封鲁国公。其长短句名《红叶稿》。

陈廷焯《云韶集》卷一:和成绩、韦端己、毛平珪三家,语极工丽,风骨稍逊。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朱淑真词,才力不逮易安,然规模唐五代,不失分寸。如“年年玉镜台”及“春已半”等篇,殊不让和凝、李珣辈。惟骨韵不高,可称小品。

张德瀛《词征》卷一:五代和凝、明夏言,均称“曲子相公”,岂运会使然邪?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和成绩词自是《花间》一大家。其词有清秀处,有富艳处,盖介乎温、韦之间也。


题跋叙录顾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