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花间集校注 - 赵崇祚、杨景龙 >
- 和凝
河满子
河满子(1)
正是破瓜年几(2)[1],含情惯得人饶(3)[2]。桃李精神鹦鹉舌[3],可堪虚度良宵。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4)[4]。
【校记】
(1)河满子:各本《花间集》皆作“河满子”。白居易诗自注谓:何满子乃“开元中沧州歌者姓名,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段安节《琵琶录》云:“后游灵武,李灵曜尚书席上有客唱《何满子》,四座称妙。”是“河”当作“何”。全本、《历代诗余》作“何满子”,良是。吴钞本作“河满子二首”。
(2)年几:吴钞本、《词谱》作“年纪”。
(3)惯得:吴钞本作“更惯得”。
(4)束:吴钞本作“东”,汤评本、合璧本作“朿”,并误。
【笺注】
[1]破瓜:旧以女子十六岁为“破瓜”。“瓜”字拆开为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故称。晋孙绰《情人碧玉歌》之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绿翘》:鱼玄机“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破瓜之岁,志慕清虚”。年几:年纪。唐罗虬《比红儿》:“明媚何时让玉环,破瓜年纪百花颜。”
[2]得人饶:得人宽容。
[3]桃李句:言少女姿容美艳,口齿伶俐。
[4]却爱二句:借羡束腰之罗裙,传爱慕之意。晋陶潜《闲情赋》:“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
【集评】
钟本评语:小能造语。
徐《词苑丛谈》卷三:晋宰相和凝,少年好为曲子,契丹入彝门,号为“曲子相公”。有《何满子》词曰:“正是破瓜年纪(略)。”亦香奁佳句也。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为和词名句。其源盖出于张平子《定情诗》,陶公《闲情赋》尚在其后。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要亦人同此心,何必寻原究委?栩庄不免煞风景。
其二
写得鱼笺无限[1],其如花锁春辉(1)[2]。目断巫山云雨(2)[3],空教残梦依依。却爱薰香小鸭(3),羡他长在屏帏[4]。
【校记】
(1)锁:玄本作“琐”。春辉:汤评本、全本、《历代诗余》、《花间集评注》、《花间集校》作“春晖”。
(2)目断:汤本、合璧本作“自断”。
(3)薰:汤评本、合璧本作“燻”,毛本、正本作“煄”,全本作“熏”。
【笺注】
[1]鱼笺:鱼子笺的简称,产于蜀地。唐李肇《国史补》:“纸则有越之剡藤苔笺,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唐王勃《七夕赋》:“握犀管,展鱼笺。”唐羊士谔《寄江陵韩少尹》:“蜀国鱼笺数行字,忆君秋梦过南塘。”代称书信。或谓即鱼书,尺素。
[2]其如:怎奈;无奈。唐刘长卿《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虽欲少留此,其如归限催。”
[3]目断:犹望断。唐丘为《登润州城》:“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4]却爱二句:以羡帏中香炉常伴佳人,表己向慕之意。小鸭:鸭形香炉。
【集评】
钟本评语:“却爱薰香小鸭,羡他长在屏帏”,情语俊美入妙。
冯金伯《词苑萃编》卷三引《词》:和成绩《河满子》词:“写得鱼笺无限(略)。”末二语为世所传咏。
沈雄《古今词话·词辨》上卷:和凝词:“正是破瓜年纪……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第二首结句:“却爱薰香小鸭,羡他长在屏帏。”谓“却爱”下又是“羡他”,为重叠语病。殊不知羡出于爱,更申明一层语意。
许昂霄《词综偶评》评王安国《减字木兰花》:结语与和凝“却爱熏香小鸭,羡他长在屏帏”等句,俱从龙标“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悟出。
华钟彦《花间集注》卷六:按此词意同前阕,当是联章。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视前首更胜,以全章句灵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