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花间集校注 - 赵崇祚、杨景龙 >
- 李珣
河传
河传(1)
去去(2)[1]。何处。迢迢巴楚[2]。山水相连。朝云暮雨(3)[3]。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 愁肠岂异丁香结(4)。因离别。故国音书绝[4]。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
【校记】
(1)《历代诗余》调下注曰:“又一体,双调五十五字。”《记红集》调名作“十二峰”。
(2)去去二句:陆本断作“去去何处”四字句。
(3)暮:毛本、四库本作“莫”。
(4)岂异:毛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作“容易”。
【笺注】
[1]去去:谓远去。汉苏武《古诗》之三:“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唐孟郊《感怀》之二:“去去勿复道,苦饥形貌伤。”
[2]巴楚:巴地和楚地。巴,古国名,即巴子国,在原川东一带,即今重庆市。楚:楚国。
[3]朝云三句:用楚王梦神女、巫山十二峰、巫峡猿声等典事,均已详前注,可参看。
[4]故国:参见卷二韦庄《清平乐》(“春愁南陌”)注[2]。
【集评】
陈廷焯《词则·别调集》卷一:一气卷舒,有水流花放之致。结六字温厚。
况周颐《餐樱庑词话》:李德润《河传》云:“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高竹屋《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云:“古驿烟零,幽垣梦冷,应念秦楼十二。”两家用意略同。高词伤格不可学,李词则否。其故当细思之。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此词为行客立言,故前云“依旧十二峰前”,惟所闻者,只“猿声到客船”,欢戚大殊。后结四句,则行客想像“佳人”心境之辞。语意甚明。至高竹屋词,则题面指明怀史梅溪,是竹屋想像梅溪于幽垣古驿间之心境,与此词主客异势,故遣词微有不同,“伤格”云云,殊不可解。
其二
其二(1)
春暮(2)。微雨。送君南浦[1]。愁敛双蛾(3)。落花深处。啼鸟似逐离歌(4)。粉檀珠泪和[2]。 临流更把同心结。情哽咽。后会何时节(5)。不堪回首,相望已隔汀洲。橹声幽。
【校记】
(1)《历代诗余》调下注曰:“又一体。”晁本此首后为晁谦之跋语。吴钞本此首不分片,词末连钞《望远行》其二落下的上片“佳期,水云迢递雁书迟”九字,另起一行钞下片;后接《菩萨蛮》三首。上图藏茅本第十卷后附“花间集音释”,分十卷。茅本《花间集》六册,第六册为《花间集补》。张本此首末“已上共三十七调”,朱笔划去。此页末行空,有朱笔加补“花间集卷第十”字样,页边线上有墨笔“牛峤二首”。边线外有“临安府洪桥南陈宅经籍铺印”字样,与“牛峤二首”应是同一手笔。影刊本此首后有晁谦之题跋、正德辛巳吴郡陆元大宋本重刻、吴昌绶跋。
(2)暮:毛本、四库本作“莫”。
(3)蛾:王辑本作“娥”。
(4)啼鸟:文治堂本、雪本作“啼乌”。上图藏茅本此首“鸟”字以下剥落三十七字,插活页墨笔行书钞补。上二首剥落十字亦钞补。
(5)后:吴钞本作“复”。
【笺注】
[1]送君南浦:南朝梁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唐武元衡《鄂渚送友》:“江上梅花无数落,送君南浦不胜情。”
[2]粉檀句:眼泪和脂粉混合。
【集评】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昔阅片玉《兰陵王》词云:“回首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爱其能描摹别绪,入木三分,使人诵之,黯然魂销。及阅李德润:“不堪回首,相望已隔汀洲,橹声幽。”正是一般写法,乃知周词本此也。
又:深情绵渺。以此结束《花间》,可谓珪璧相映。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河传》繁弦促柱,往往不能贯气,而此首通篇畅达,已是难能。后结“不堪”以下十字,微嫌语滞,恐有讹文,亦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