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

字数:1211

巫山一段云(1)

有客经巫峡,停桡向水湄(2)[1]。楚王曾此梦瑶姬(3)[2]。一梦杳无期。  尘暗珠帘卷,香销翠幄垂(4)。西风迴首不胜悲(5)。暮雨洒空祠(6)[3]。

【校记】

(1)张本此首在《临江仙》后,朱校“前”。段:晁本、吴钞本、合璧本、明残本、正本、影刊本作“叚”。

(2)向:吴钞本作“问”。

(3)瑶姬:雪本作“仙姬”。

(4)幄:吴钞本作“幙”。

(5)迴首:陆本、茅本、汤评本、合璧本、玄本、雪本、张本、明残本、影刊本作“迥首”,误。汤评本注曰:“‘迥’字应作‘思’。”按:“思”似为“迴”之误。张本朱校为“迴”。

(6)暮:毛本、四库本作“莫”。

【笺注】

[1]水湄:水边。《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疏曰:“水草交为湄。谓水草交际之处,水之岸也。”晋王嘉《拾遗记·洞庭山》:“楚怀王之时,举群才赋诗于水湄。”唐武平一《妾薄命》:“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2]楚王句:用宋玉《高唐赋》典事,见卷二韦庄《归国遥》(“春欲晚”)注[6]。瑶姬:巫山神女。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瑶姬,西王母之女,称云华夫人,助驱鬼神,斩石疏波,有功见纪,今封妙用真人,庙额曰‘凝真观’。”

[3]空祠:指巫山神女庙。在巫山县东巫山飞凤峰麓。《清一统志·夔州府·祠庙》引晋习凿齿《襄阳耆旧传》:“赤帝女曰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楚怀王游于高唐,梦与神遇,遂为置观于巫山之南,号为朝云。”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一·名山》:“巫山亦曰巫峡,在夔州府巫山县东三十里,下有神女庙。”唐罗隐《渚宫秋思》:“襄王台下水无赖,神女庙前云有心。”

【集评】

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女冠子》则述道情,《河渎神》则咏祠庙,大概不失本题之意。尔后渐变,去题远矣。如此二词,实唐人本来词体如此。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缘题写巫山神女,初不异人。然行文畅朗,视拘牵补缀者,终高一着。

其二

其二(1)

古庙依青嶂[1],行宫枕碧流[2]。水声山色锁妆楼[3]。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2),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3)[4]。

【校记】

(1)《草堂诗余别集》调下题作“巫峡”,注曰:“一作‘感怀’。”《历代诗余》调下题作“巫峡”。

(2)暮:毛本、四库本作“莫”。

(3)行:张本作“竹”,误。朱描校为“行”。

【笺注】

[1]古庙:指神女庙。青嶂:如屏障的青山。《文选》沈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郁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吕向注:“山横曰嶂。”此指巫山十二峰。宋陆游《入蜀记》云:神女庙后,“山半有石坛。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

[2]行宫:犹离宫。京城以外供帝王巡游时居住的宫室。这里指楚灵王所筑细腰宫遗址。宋陆游《入蜀记》卷六:“早抵巫山县。……游楚故离宫,俗谓之细腰宫。有一池,亦当时宫中燕游之地,今堙没略尽矣。三面皆荒山,南望江山奇丽。”

[3]妆楼:指楚王行宫里嫔妃所居楼阁。

[4]行客:过客;旅客。《淮南子·精神训》:“是故视珍宝珠玉犹砾石也,视至尊穷宠犹行客也。”高诱注:“行客,犹行路过客。”《南史·夷貊传下·文身国》:“土俗欢乐,物丰而贱,行客不赍粮。”皇甫冉《润州南郭留别》:“故人劳见爱,行客自无聊。”

【集评】

汤显祖评《花间集》卷四:客子常畏人,酸语不减楚些。

沈际飞《草堂诗余别集》卷一:宛行湘川庙竹之下。

钟本评语:阅此等词,宛行湘川庙竹之下。

陈廷焯《云韶集》卷一:“啼猿”二语,语浅情深。不必猿啼,行客已自多愁,又况闻猿啼乎!

况周颐《餐樱庑词话》:其《巫山一段云》云:“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河传》云:“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则诚蜀人之言矣。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仍为神女祠而作,然远胜前章。全词字字精切,无懈可击。起笔两句分写实景,第三句合写,不嫌重沓。“妆楼”与“古庙”、“行宫”,用语略分今昔,故以“往事”句为小结。“往事”谓行云入梦事,非寻常虚设之辞,便不落空。“朝还暮”与“春复秋”,同言时间,然一系“云雨”,一系“烟花”,古今虚实,故自不同。至“啼猿”两句,归到作者自身,而以“行客自多愁”为总结,推进一层,笔飞墨舞。


渔歌子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