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

字数:723

星高月午(1)[1]。丹桂青松深处[2]。醮坛开(2)。金磬敲清露[3],珠幢立翠苔(3)[4]。  步虚声缥缈(4)[5],想像思徘徊(5)。晓天归去路(6),指蓬莱。

【校记】

(1)月午:钟本作“日午”,误。

(2)醮:合璧本作“”。

(3)翠苔:雪本作“碧苔”。苔:王辑本作“台”。

(4)缥缈:王辑本作“缥”。

(5)思:王辑本作“缈思”。

(6)去路:《历代诗余》作“路去”。

【笺注】

[1]月午:月至午夜。即半夜。唐刘禹锡《送惟良上人》:“灯明香满室,月午霜凝地。”《太平广记》卷三七二引唐戴孚《广异记·蔡四》:“世间月午,即地下斋时。”

[2]丹桂:桂树的一种。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中:“桂有三种。叶如柏叶,皮赤者为丹桂。”唐白居易《有木诗》之八:“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

[3]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或金属制成,可悬挂。此指寺观中敲击之钵型金属乐器。唐姚合《寄无可上人》:“多年松色别,后夜磬声秋。”

[4]珠幢:以珠为饰之幡。唐元稹《琵琶歌》:“一弹既罢又一弹,珠幢夜静风珊珊。”

[5]步虚声:道士诵经礼忏之声。见卷九鹿虔扆《女冠子》(“步虚坛上”)注[1]。

【集评】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星高月午”四字,非寻常写景,须与“醮坛”结合,见黄冠礼斗之仪。此《女冠子》之佳制,起笔高绝;继以松桂,转入幽深,“醮坛开”,三字点题;“金磬”两句,铺写法仪。后起“步虚声”里,已夐离人境;“想像”句,又略示凡情;至“晓天归去路,指蓬莱”,直上三清,非尘土中人所能攀仰矣。

其二

春山夜静。愁闻洞天疏磬[1]。玉堂虚。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  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刘阮今何处[2],绝来书。

【笺注】

[1]洞天:道教称神仙的居处,意谓洞中别有天地。道教典籍有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之说。《云笈七签》卷二七:“太上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三十六小洞天,在诸名山之中,亦上仙统治之处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人间三十六洞天,知名者十耳,余二十六天,出《九微志》,不行于世也。”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列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称。后常以洞天泛指风景胜地。唐陈子昂《送中岳二三真人序》:“杨仙翁玄默洞天,贾上士幽栖牝谷。”

[2]刘阮:用刘阮天台山采药遇仙典事。参见卷二温庭筠《思帝乡》(“花花”)注[2]。

【集评】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同咏女冠,视前章远逊矣。然对花望月一联,亦尚不恶。“愁闻”句“闻”字宜仄,疑“听”字之误。


南乡子酒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