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心理学受到抵制的根本原因

字数:2422

基于我们刚刚讨论过的那些理由,千万不要把个人的心理学理论与科学心理学的知识混为一谈。有些人常常故意混淆概念,以削弱心理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如果把“人人都是心理学家”这句话简单地理解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学理论,那么这句话也没什么错。但是它常常被隐晦地歪曲为心理学不是一门科学。

我们在第1章讨论过,为什么科学心理学的概念会对某些人造成威胁。一门日趋成熟的行为科学,势必会改变作为心理信息来源的个体、团体和组织的类型。那些长期担任人类心理和行为评论员的人自然会抵制任何可能削弱其权威地位的变革。第1章曾描述过科学的进步如何逐渐剥夺了其他团体关于世界本质的话语权。行星的运行、物质的本质和疾病的成因,都曾经是神学家、哲学家和通才作家把持的领域。如今,天文学、物理学、医学、遗传学和其他学科逐渐夺取了这些主题,并将其完全置于不同的科学专业领域内。

因此,问题在于信念评估标准的改变。很少有新闻报纸会刊登有关土星带构成的立场鲜明的社论。为什么?并没有审查机构阻止这类社论的发表。很明显,因为写这类社论将是徒劳的。因为社会大众知道,对这一方面的知识有发言权的是科学家,而不是评论员。但涉及心理学时,有些人却发现自己很难接受这种情况。他们顽固地坚持自己有权利对人类行为发表看法,即使这些看法与事实相去甚远。当然,“权利”用在这里并非一个准确的措词,因为在一个自由社会里,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无论这些意见是否正确。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许多人想要的不仅仅是发表有关人类行为见解的权利,他们真正想要的是让人们相信他们所说的话的必要条件。当他们表达一个关于人类心理的观点时,他们希望周围的环境有利于人们接受他们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认为心理学是“怎么说都行”的说法会有大量拥护者的原因,也就是说心理学的主张不能由实证方法来判定对错,只是观点不同而已。但科学对这种“怎么说都行”的观点来说始终是一种威胁,因为它有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和程序,用以确定哪些说法是可信的。科学可不是“怎么说都行”。正是这种去伪存真的能力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简言之,许多对科学心理学的抵制都可以归因为“利益冲突”。在前面几章中已经讨论过,许多伪科学已经发展成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产业,它们之所以能蓬勃发展,利用的正是公众没有意识到关于行为的主张也可以用实证方法来检验这一事实。公众也没有意识到,支撑这类产业的许多主张(如星相预测、潜意识减肥、生物节律、辅助沟通术、通灵手术)都已被检验过,并被证明是无效的。公众在这些骗人的医学疗法上花的钱,比花在正规医学研究上的钱还要多[73]。

我们如何识别伪科学的主张?临床心理学家斯科特·利连菲尔德[74]给出了一些注意事项,也是对本书很多要点的一个概括。他认为伪科学的主张有以下一些特征:

总是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假设,使得主张免于被证伪;

强调支持其主张的证据而忽略反驳其主张的证据;

总是将提供证据的任务强加给怀疑者而非支持者;

过度依赖逸事和见证叙述来证实其主张;

逃避同行评审所提供的审查;

并非建立在已有的科学知识之上(缺乏关联性)。

真正的科学家会不遗余力地强调这些标准,而不是回避它们。作为回应,伪心理学产业一直极力反对科学心理学在评估行为主张方面的权威性。然而,伪科学的散播者通常不与心理学家正面交锋,他们绕过心理学,带着其主张直奔媒体而去。那些江湖术士和伪科学家很容易利用媒体不经过同行评审程序就将自己的主张公之于众。铺天盖地的电视脱口秀节目并不要求嘉宾出示具体的科学研究证据。这些嘉宾只要“足够有趣”,就可以在电视上露脸。互联网也好不到哪儿去,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站上发表高见或销售商品。至少可以说,网站上的内容没有经过同行评审!

科学确实在把那些不符合最低检验标准的知识主张清除出局。法庭也在摒弃这些知识主张。在裁决著名的道伯特诉梅里尔·道案(Daubert vs. Merrell Dow)时,最高法院确立了何时才可以在法庭上呈现专家证词的原则——也就是说,专家证词在什么条件下具有专家性!最高法院认为,法官在决定是否让专家提供证词时,应考虑四个因素:(1)专家意见的理论基础的“可检验性”;(2)与该方法相关的错误率(如果已知的话);(3)专家意见所基于的技术或方法是否经过了同行评审;(4)这些技术或方法是否被相关的科学共同体所普遍接受[75]。这四个标准对应了本书的主旨:(1)可证伪性;(2)概率性预测;(3)经过同行评审的公共知识;(4)建立在聚合性和共识之上的科学知识。法院与科学一样,已经把那些以特殊知识、直觉和见证叙述作为充分证据的主张排除在外了。

本书曾经简要地提及,科学领域中的充分检验和不充分检验分别是什么意思。内省、个人经验和见证叙述都被认为是不充分的检验,不能用来证明关于人类行为本质的主张。早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这些证据就一直被那些非心理学家的评论者用来支持其有关人类行为的观点,因此,此时会发生冲突也就不足为奇了。

请不要以为我想把科学心理学刻画成一个酸腐且令人扫兴的角色。恰恰相反,正规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其实要比媒体上那些反反复复、大惊小怪的伪科学有趣和精彩得多。同时,也不应该认为科学家是反对幻想和想象的。只不过,我们应该去电影院或剧院体验各种幻想的场景,而不是在我们去看病、买保险、到托儿所给孩子注册、坐飞机或者修理汽车的时候。这种幻想也不太可能发生在我们进行心理治疗、让学校心理学家测试自己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或把朋友带到大学心理诊所进行自杀干预咨询的时候。心理学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正如其他学科一样,必须把那些幻想、毫无依据的观点、“常识”、商业广告卖点、大师的建议、见证和妄想都清除出去。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告诉社会中的一部分人,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是有用的,但不是在专业领域,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心理学是一门面临这种困境的新兴学科。这与心理学产生的时间有关。大多数学科成熟于精英控制社会结构的年代,在那个时代,普通人的意见没有影响力。而心理学则产生于一个民主的传媒时代,忽视公众意见会危及自身。许多心理学家正在努力修复心理学与公众在沟通方面的不良记录。当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与公众沟通时,他们与那些将个人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混为一谈者的冲突必然会加剧。

虽然每个人都有一套直觉的物理学理论,但不是每个人都是物理学家。如果不让那些个人的物理学理论取代科学的物理学,我们就为真正的物理科学让出了空间,而这门学科的理论成果将为我们所共享,因为科学具有公开性。同样,并非人人都是心理学家,但人人都能将心理科学所发现的事实和理论付诸实践,以丰富我们对全人类的理解。


每个人不都是心理学家吗?行为的内隐理论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