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使华使团

字数:2909

要考察朝鲜使华使团的史实,最好的办法是从探究相关的规章和实践活动着手:使团的种类及其任务;使团的委派和构成;使华前的准备;行走的路线;在北京的礼仪和活动;返回朝鲜后呈交国王的报告;使团的次数和频率。使团经济方面的情况将在后面的部分加以描述。

1.使团的种类及其任务

14世纪末叶(明朝初年),李朝(1392—1910年)的统治者每年定期派遣三个使团到中国[4],日期分别为:(1)元旦;(2)皇帝寿辰;(3)太子寿辰。这些使团各有名称:(1)正朝;(2)圣节;(3)千秋。除此以外,还有临时派遣的谢恩使团、进贺使团、进慰使团、进香使团、告讣使团、押马使团、奏闻使团,等等。

到明朝末年(17世纪初叶),除了以冬至使团取代上述三个定期使团之外,其他使团的名称一仍其旧。这种新的使团往往同时被授予圣节或千秋使团的名称(有时为其中之一,有时则二者皆有)。临时派遣的某些使团的名称也有微小的变化,虽然它们的实际职责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在满族统治的早期,当朝鲜成为建立于南满洲的满族新国家的朝贡国时(1637—1644年),它每年定期派遣四个朝贡使团:圣节使团、正朝使团、冬至使团和年贡使团。不过,在实践当中,前面三个使团中的某一个使团同时也会被授予年贡使团的名称。[5]1645年,派往清朝(其都城已迁至北京)的四个定期使团都被整合成为冬至使团(也被称为“岁币”)。直到1894年中朝朝贡关系断绝为止,这些新的定期使团与临时使团(与早期的临时使团略有不同)一直被朝鲜派往中国,其间没有任何重大的变化。

清代朝鲜使团的名称有:冬至使团、谢恩使团、奏请使团、进贺使团、辩诬使团[6]、进慰使团、进香使团和告讣使团。当清朝皇帝巡幸满洲时,朝鲜也派使节前去问安;朝鲜还派遣使节与清朝共同追查罪犯(参核)。另外,朝鲜经常派遣使节向礼部、各省巡抚或其他官员呈送奏章(赍奏)和其他文书(赍咨)。[7]

各类使团的任务自然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使团都携带表咨、文书和贡品。对历史学家而言,幸运的是有清一代的大多数表咨、文书和贡品清单都收录于《同文汇考》一书中。据该书第1编和第5编所载[8],使团分类如下:

表1朝鲜赴华朝贡使团

续表

注:表中第1—25类在《同文汇考》的第1编;第26类在第5编。

为便于分析,上述分类也可重新被粗略地划分为如下几类(内容超过三卷者用斜体标示)。

与礼仪密切相关者:第1、2、3、4、8类。

半礼仪和半外交性质者:第5、23类。

朝贡:第6、9、10、11类。

贸易:第15、18类。

边务:第16、17、19、20、22类。

日历和天文:第13、14类。

洋务:第24、26类。

政务和杂项:第7、12、21、25类。

依新的分类来判断,我们也许可以说,虽然就目的和功能而言,26类任务中超过2/3带有明显的朝贡关系特征,但第15—22类的特征不很突出,相反,它们具有近代国际关系的职能。

2.使团的委派和构成

一个使团通常由一名正使、一名副使、一名书状官、几名通译以及一些从事官和下级官员组成,总数约30人[9],虽然其构成和人数因使团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表2罗列了各种使团的构成情况。

表2各种使团的成员

资料来源:据《通文馆志》卷2第2—5b、57—59页内容编制。本表未列的其他使团与谢恩使团的构成大体相同。

(a)1675年前为1名。

(b)1720年前还有1名辅助写字官。

(c)1741年前偶尔有1名,1741年后每年都有1名,1763年后每3年有1名。

(d)有时为2名。

(e)1697年停派,1707年恢复。

正使和副使由朝鲜宗室和正三品(朝鲜的官制与中国相同,共九个品级,每一个品级又有正、从之分)以上官员中选派;书状官由从六品以上官员中选派。凡被委任为使团成员者,其品级都会被暂时提升一、二级。正使、副使和书状官被称为“三使”。书状官记录每日见闻,并向朝鲜国王报告。他也能监督使团所有成员,有时还代正使行事,即便是在其他高级官员或通译在场的情况下。[10]

“三使”选自皇室成员和各衙门大臣(多数选自后者),使团其他成员则多选自司译院。使节一般在出使前很久就确定下来。以冬至使团为例,使节在六月即已委任,出发则在十月或十一月。[11]

许多使团成员是经常前往中国的普通百姓。麟坪王子在17世纪曾12次出任正使。以1787年他率领的一个使团为例,26名随员中有16人曾去过中国,其中7人去过中国5次以上。[12]有位成员出使过27次,另外一位成员出使过25次,可以说是真正的“中国通”!

大多数成员有各种各样的随从,如书者、马夫、日伞奉持、引路、轿夫嘱、奴子,等等。他们大多数是由使团成员自己选用的。因此,一个使团的所有成员往往达200—300人。[13]

3.出使前的准备

使团在出使之前,各种各样的表咨文[14]以及贡品[15]都需要精心准备、检查和打包。[16]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使团携带的文书超过10件。[17]如果一个使团同时被授予另外一个名目,所带文书的数量就更多。使团以实物或货币支付旅行费用,公文要求地方政府在运输和住宿方面提供帮助。[18]除贡品外,使团还带有大量物品,如用于支付旅费的资金,用于私下贸易的商品、食物、饲料,等等,其行李有时超过350包。[19]

使节觐见国王以后,使团就于同一天离开汉城前往北京。

4.路线

虽然使团在明代走过各种各样的海路和陆路[20],但在清代只走一条陆路,人们认为此路比任何海路的距离都近,而且方便。这条路上的主要地点(清代略有变化)是:汉城、平壤、义州、鸭绿江、凤凰城、连山关、辽东、沈阳、广宁、沙河、山海关、通州和北京。[21]此路全程3000里(约750英里),行程40—60天。[22]有时候,使团在跨过鸭绿江以前会在义州停留几天,前往北京的行程比回家的行程长几天,回家的行程一般是40—50天。[23]跨过鸭绿江前,使团要向国王奏报成员、随从、马匹、贡品和其他物品的情况。[24]在抵达栅门后,使团也向满洲地方官员汇报这些情况。[25]在沈阳(奉天),使团向满洲地方当局呈上部分贡品,地方当局向皇帝奏报,并把贡品转运至北京。起初他们也派兵护卫使团,但1677年以后就停止派兵了。[26]使团还在其他几个地方向满洲地方官员呈送礼物作为酬谢。[27]在前往北京和归国途中均是如此。

5.在北京的礼仪和活动

当使团进入北京城以后,负责朝贡事务的会同馆就会得到报告,并派员接待使团。[28]

在使团逗留北京和在中国境内旅行期间,由清政府光禄寺为他们提供食物。[29]

抵达北京的第二天,他们向礼部呈上表咨文。如果是正朝使团,正使在行过礼之后,会被安排与其他满洲官员和来自他国的贡使见面。[30]

在此期间,当礼部向皇帝奏报并得到恩准后,贡品和“土产”将被正式接受。[31]朝鲜使节将受到礼部的宴请,并觐见皇帝,拜受皇帝的赏赐[32],其中包括给国王和使团成员的赏赐,以及给使团扈从的赏赐(仅限30名)。[33]使团在离京时会再次受到宴请。知会过鸿胪寺以后,使团离开北京,由兵部的一些官员陪送至山海关。[34]

在明代,使团停留北京的时间限定为40天,但清代没有限制,使团可以停留约两个月。[35]除履行正式职责之外,许多使团成员还与中国官员和文士交往,并游览书肆和其他地方。[36]

6.上呈国王的报告

“三使”甫一回到汉城即觐见国王,书状官呈上使团的正式报告。首译官有时也呈交书面报告。虽然此类报告多为含糊其辞的表面文章,但也有一些报告体现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洞察。[37]

7.使团的次数和频率

表3显示了有清一代各种各样的朝鲜使华使团的次数和频率。通过对此表的分析,我们也许会注意到几个重要的问题。1894年之前,朝鲜每年都向中国派遣冬至使团,每年还向北京派遣另外两个使团,包括那些赍咨和赍奏使团。这是整个清代的平均数。如果把所有这些使团都加起来,朝鲜每年大约向中国派遣三个使团。

一年派遣次数最多的是1638年和1639年,均为13次,但这是满洲人入侵并控制朝鲜的年份。1645年后次数最多者为一年派遣6次,分别为1657年、1723年、1757年、1850年和1875年。从这个频率以及购买贡品的款项被大幅减免的事实来看,满洲统治者当初对朝鲜的压迫态度已有所缓和。自康熙朝后半期以降,朝鲜使团的频率没有太大的变化。圣节使团在乾隆年间再度来华,为年迈的皇帝贺寿。进献猎鹰的使团只在顺治年间派遣过。我们还发现了只出现一次的护卫使团:护卫朝鲜公主到中国当皇妃。

表3朝鲜使团的次数和频率

续表

资料来源:1637—1881年的资料出自《同文汇考》第43册,该书提供了大多数使团的名称三使的姓名、出发和返国的日期。1882—1894年的资料出自《朝鲜史》(汉城,1938年)第6编第4册。两部书中的资料都是以出发的年代为序排列的。《同文汇考》对使团频率的记载似乎最为精确,而《朝鲜史》未收录,所以光绪时期的数字单独列于表3的最下面一行。

按:各个时期主要是按照皇帝在位的年份划分的,斜杠(/)后面的数字显示的是“冬至使团被同时授予其他名称的次数。换言之,在总共238年中,有139年派遣了冬至使团,但在其中的99年里,这个名称是加之于其他类型的使团的。“进香”使团无一例外地同时又是进慰使团。


清代中朝朝贡关系考中国使朝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