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桓伯让晋争阎田

字数:1396

昭公九年

看他初入手,便说周有天下,外薄四海,何争地田,早自占得无数地步。以下只反复祖宗封植天下,何致反教戎狄相制,却更不说到争田事,真得立言之大体也。与“不许请隧”一样妙文,两样妙笔。

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¹。晋梁丙、张趨率阴戎伐颖²。王使詹桓伯辞于晋³,曰:“我自夏以后稷⁴,(言周始祖,当夏之世。)魏、骀、芮、岐、毕⁵,吾西土地。(先有此五国。)及武王克商,(及周有天下。)蒲姑、商奄⁵,吾东土也;(又有此二国。)巴、濮、楚、邓⁷,吾南土也;(又有此四国。)肃慎、燕、亳⁸,吾北土也;(又有此三国。)吾何迩封之有⁹?(言周封疆,外薄四海,岂止此近郊之田而已,妙,妙。以上先说不争此田。)文、武、成、康之建母弟¹⁰,以蕃屏周¹¹,亦其废坠是为¹²,岂如弁髦¹³,而因以敝之¹⁴。(至情至理,直直说出,妙,妙。以上说不图晋乃为此。)先王居梼杌于四裔¹⁵,以御魑魅¹⁶,故允姓之奸¹⁷,居于瓜州¹⁸。伯父惠公归自秦¹⁹,而诱以来,(自此以下说阴戎,此先说阴戎来历。)使逼我诸姬,人我郊甸²⁰,则戎焉取之。戎有中国,谁之咎也?(使,致使也。焉取,犹言若不诱来则何至于此也。此深诘阴戎之来,是何人所致。)后稷封殖天下²¹,今戎制之²²,不亦难乎²³?伯父图之!(此痛责晋来阴戎,大得罪于祖宗,妙,妙。)我在伯父²⁴,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²⁵。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木塞原,专弃谋主²⁶,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²⁷?”(此归重阴戎敢于无王,皆是晋先无王,我直不贵阴戎,妙,妙。)叔向谓宣子曰²⁸:“文之伯也²⁹,岂能改物³⁰?翼戴天子³¹,而加之以共³²,自文以来,世有衰德,而暴蔑宗周³³,以宜示其修³⁴,诸侯之贰³⁵,不亦宜乎!且王辞直³⁶,子其图之。”宜子说³⁷。致阎田,反颖俘³⁸。

【注释】

¹甘人:指甘大夫襄。甘,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阎嘉:据杜预注:“晋阁县大夫。”
²梁丙、张趣(tì惕):两人均为晋国大夫。阴戒:阴地之戎,即陆浑之戎。颖:周邑,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南。
³王:指周景王。詹桓伯:周大夫。辞:责让。
⁴后稷:周之始祖。此句言自夏朝起,以后稷的功劳,封有以下土地。
⁵魏:古国名,在今山西芮城县。骀(tái抬):即邰,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芮:在今山西芮城县西二十里。岐:在今陕西省岐山县。毕:在今陕西咸阳市北。以上五国是后稷在夏朝时受封的。故下文言“吾西土也”。
⁶蒲姑:亦作薄姑,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商奄:在今山东曲阜县东。
⁷巴: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及其所建地方政权名。即古代巴国,在今四川省东部一带。一说今四川重庆市。濮:我国古代西南地区民族名。因部族繁多,又无君长,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在今湖北石首县一带。楚:即楚都,在今湖北江陵县。邓:在今河南邓县。
⁸肃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散布在今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所建肃慎国,其地即从黑龙江宁安县以北直至混洞江南北岸。燕:指北燕,都于今北京市。毫:据頋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毫爽,在陕西北境。”
⁹逐封:近封。言周的封疆没有近封的,都很远。
¹⁰成:指周成王。康:指周康王。建母弟:是指文、武、成、康四代都封母弟以土建国。1蕃屏:悍卫。
¹²亦其废坠是为:也是为了防止周室的废坏和坠落。
¹³弁髦:原指缗布冠和幼童垂于眉间的头发。但进行冠礼后,剃去头发,也不用缙布冠了。因此“弁髦”比喻为弃置无用之物。
¹³敝:弃。
¹⁵梼杌(tóowù桃误):相传为远古四凶之一。四凶为浑教、穷奇、梼杌、饕餮。四裔:四方边远之地。
¹⁶魑(chī病)魅:传说中的山林精怪。
¹⁷允姓:指阴戎之祖。
¹⁸瓜州:古西戎地,在今甘肃敦煌县。
¹⁹惠公:指晋惠公。因与天子同姓,故称为伯父。晋惠公十三年,秦与晋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故下文“而诱以来”。
²⁰郊甸:杜预注:“邑外为郊,郊外为旬,言戎取周郊甸之地。”
²¹后稷封殖天下:指后稷教天下之民稼穑。封:培土。殖:生长五谷。一说封殖为“締造”。
²²今戎制之:指今为戎狄制为牧地。
²³不亦难乎:言周天子甚难为也。
²⁴在:于。
²⁵谋主:主谋的人。
²⁶专:全。此句连上面几句意为:晋国本是保护周室的国家,若晋国裂冠毁冕意即心目中全无周天子。
²⁷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即使是戎秋,更视周王若不存在。余一人:周王自称。
²⁸叔向:即羊舌肸,晋国大夫。宣子:指韩宣子,晋师。
²⁹伯:通“霸”。
³⁰岂能改物:指晋文公做了霸主,向周王请隧,周王认为隧是“大物”,不予同意。故言“岂能改物”。
³¹翼戴:辅佐拥戴。
³²共:同“恭”。
³³暴蔑:欺凌轻视。宗周:指周王室。
³⁴侈:奢侈放纵。
³⁵贰:叛离。
³⁶直:有理。
³⁷说:通“悦”。
³⁸反颖俘:遣反攻颖时俘获的俘虏。


邾文公知命赐尉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