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襄王弗许晋文公请隧

字数:1376

周语中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郟¹,王劳之以地²,辞³,请燧焉⁴。王不许,曰:)
其理甚直,其辞甚曲,其态甚婉,其旨甚辣。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天下,大物,乃先王有之,曾无所利也;止是服物采章,稍与公、侯、伯、子、男有轻重之分,然亦实为临长百姓不得不尔,此不可以奸也。起得正大、明白,不难,难在又离奇,又疏快。)规方千里以为甸服⁵,(止于此耳。)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⁶,以备百姓兆民之用⁷,以待不庭不虞之患⁸。(有此许多用处。)其余(甸服之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⁹,使各有宁字¹⁰,以顺及天地¹¹,无逢其灾害,(不惟至公,又见至恩。)先王岂有赖焉¹²。(完上语。)内官不过九御¹³,外官不过九品¹⁴,足以供给神祇而已¹⁵,岂敢猒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¹⁶?(将写服物采章,先写九御、九品以为顿挫。要细看其“不过”字、“足以”字、“而已”字、“岂敢”字。)亦惟是死生之服物采章¹⁷,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¹⁸,(“亦惟是”妙!始入正题也。隧为死之服物采章,今带一“生”字,且为大概之论也。百忙中,又特下“临长百姓”四字,分明将先王心事都说破。)王何异之有?(“异之”,为言希罕也。以上,先将隧说透毕。以下,反覆写弗许。)今天降祸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¹⁹,又不佞以勤叔父²⁰,(叙子带启翟入周,裹王出居汜上事。)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²¹,其叔父实应且憎²²,以非余一人²³,(反如此说转来。妙,妙!)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又疾接此句,妙,妙!以上,写弗许巳毕。以下,纯是刀斧剑戟之文。)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²⁴。”叔父若能光裕大德²⁵,更姓改物²⁶,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²⁷,而缩取备物以镇抚百姓²⁸,余一人其流辟旅于裔土²⁹,何辞之有与?(直发出如许说话,不顾諕死人。就中最精细又是“更姓”二字,便有“流辟裔土”之句也。)若犹是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看他一振一落,是何等笔墨。)叔父其懋昭明德³⁰,物将自至,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³¹,以忝天下³²,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又一振一落,此非重叠之文。盖上一振落,是为隧;此一振落,是为请。)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又直说至此,真尽情尽事之文。)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注释】

¹定襄王于郏(jiá夹):鲁僖公二十四年,周襄王弟王子带,从翟国借来军队,大败周襄王的军队,襄王逃到郑国,并向晋国告难。鲁僖公二十五年,晋文公出兵救襄王,杀死王子带,并送襄王回国,在郏地复位。郏:即洛邑王城之地。
²劳之以地:指周襄王以阳樊、温、原、攒茅之田酬谢晋文公。
³辞:不受。
⁴隧;墓道。古代天子葬礼,灵柩从墓道入葬墓穴。诸侯死后则不能用此葬札,故周襄王不允许晋文公请隧。
⁵规:规划出。甸服:古代王都四周的地区,每五百里为一划区,按距离远近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等五服。方千里正是甸服。
⁶上帝:指天神五帝。山川:指五岳河海。百神:指丘陵坟衍之神。
⁷百姓:指百官有世功的。兆民:众百姓。
⁸不庭:不服从朝廷,即不来朝见。不虞:意料不到。
⁹其余:指甸服以外的地方。据《周礼》:公之地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一百里。
¹⁰宁字:安居。
¹¹版:指顺应天地尊卑之义。
¹²赖:利。
¹³内官:指宫内的女官、妃嫔。九御:即九嫔,王宫中的九种女官。
¹⁴外官:指朝廷上的官吏。九品:即九卿。
¹⁵祇(qí其):地神。
¹⁵猒(yàn厌):通“餍”,满足。耳目:指声色。心腹:指嗜欲。度:法度。
¹⁷服物采章:服饰和器物上的彩色和花纹。古代不同等级的人,穿的衣服,使用的器物,其彩色花纹也有不同的规定。
¹⁸临长(zhǎng掌):统治。轻重:指尊卑贵贱的等级。
¹⁹余一人:周襄王自称。府:指先王之府藏。
²⁰不佞:不才。勒:劳。叔父:天子称同姓诸侯为叔父。
²¹班:分赐。大物:指天子的葬礼,由隧入莽。私德:对个人的恩惠。指晋文公用兵送用裹王回国复位。
²²应:接受。全句是说恐怕叔父接受了非分的葬礼,也将会厌恶的。
²³非:责怪。
²⁴改玉政行:韦昭注:“玉,佩玉,所以节行步也。君臣尊卑,迟速有节,言服其服器则行其礼,以言晋侯尚在臣位,不宜有隧也。”此句人以佩玉有一定的规矩,喻晋文公不应有隧葬。
²⁵光裕大德:发扬伟大的美德。
²⁶更姓改物:易姓、改正朔、易物色。指政朝换代。
²⁷庸:功劳。
²⁸缩取:引取。备物:指据墓道,行天子葬礼。
²⁹流辟:流放惩罚。辟:刑罚。裔土:边远的地方。
³⁰懋(mào茂):通“茂”。懋昭:勉力发扬。
³¹大章:指服物采章的规定。
³²忝(tiǎn填);辱。有愧于。


召公谏厉王止谤单子知陈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