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子知陈必亡

字数:2193

周语中

此篇,篇法不论,只细看其字法。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¹。遂假道于陈²,以聘于楚。火朝觌矣³,道茀不可行⁴,(一。)候不在疆⁵,(二。)司空不视涂⁶,(三。)泽不陂⁷,(四。)川不梁⁸,(五。为下辰角见一段案。)野有庾积⁹,(六。)场功未毕¹⁰,(七。)道无列树,(八。)垦田若薮¹¹,(九。为下周制有之一段案。)膳宰不致饩¹²,(十。)司里不授馆¹³,(十一。)国无寄寓¹⁴,(十二。)县无旅合¹⁵,(十三。为下周之秩官一段案。)民将筑台于夏氏¹⁶。(十四。)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¹⁷,留宾不见¹⁸。(十五。为下先王之令一段案。)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¹⁹,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²⁰,天根见而水涸²¹,本见而草木节解²²,驷见而陨霜²³,火见而清风戒寒²⁴。故先王之教曰:(引古。)“雨毕而除道²⁵,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²⁶,陨霜而冬裘具²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²⁸。”故《夏令》曰²⁹:(再引古。)"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³⁰:“收而场功³¹,待而畚梮³²,营室之中³³,土功其始³⁴。火之初见,期于司里³⁵。”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入今陈。)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一结。)

“周制有之曰:(引古。)'列树以表道³⁶,立鄙食以守路³⁷.国有郊牧³⁸,疆有寓望³⁹,薮有圃草⁴⁰,囿有林池⁴¹,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⁴²,野无奥草⁴³。不夺民时,不蔑民功⁴⁴,有优无匮⁴⁵,有逸无罢⁴⁶。国有班事⁴⁷,县有序民⁴⁸。今陈国(入今陈。)道路不可知⁴⁹,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二结。)

“周之《秩官》有之曰:(引古。)'敌国宾至⁵⁰,关尹以告⁵¹,行理以节逆之⁵²,候人为导,卿出郊劳⁵³,门尹除门⁵⁴,宗祝执祀⁵⁵,司里授馆司徒具徒⁵⁶,司空视涂⁵⁷,司寇诘奸⁵⁸,虞人入材⁵⁹,甸人积薪⁶⁰,火师监燎⁶¹,水师监溜⁶²,膳宰致饔⁶³,廪人献饩⁶⁴,司马陈刍⁶⁵,工人展车⁶⁶,百官各以物至⁶⁷,宾人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⁶⁸,则以班加一等⁶⁹,益虔⁷⁰。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⁷¹,上卿监之。若王巡狩,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才⁷²,(入今陈。)有分族于周⁷³,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⁷⁴,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⁷⁵。(三结。)

“先王之令有之曰⁷⁶:(引古。)“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⁷⁷,无从非彝⁷⁸,无即慆淫⁷⁹,各守尔典⁸⁰,以承天休⁸¹。今陈侯(入今陈。)不念胤续之常⁸²,弃其伉俪妃嫔⁸³,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⁸⁴,不亦姨姓矣乎⁸⁵?(四结。)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⁸⁶?是又犯先王之令也。(再结。)

“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⁸⁷,犹恐陨越⁸⁸。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间,而无此四者⁸⁹,其能久乎?(总收。)六年,单子如楚。八年,陈侯杀于夏氏⁹⁰。(纪是年,以见其验之速也。)九年,楚子入陈。”

【注释】

¹定王:即周定王,周襄王之子。公元前606前586年在位。单襄公:又叫单子,名朝,周定王的卿士。
²假道:借道。是时天子微弱,聘问宋国,需经陈国,还得按诸侯相聘之礼借道。陈:即陈国,妫姓。故地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都。
³火:星名,亦叫“大火”,或“商星”。朝觌(di敌):早晨见到。
⁴道茀(fú福):草秽塞路。
⁵候:即候人,掌管迎送宾客的小官。疆:边境。
⁶司空:掌管土木、水利工程的官。涂,通“途”,道路。
⁷不陂:不筑堤岸。
⁸梁:渠梁。
⁹庾积:在露天里堆积谷物。
¹⁰场功:指打谷场上的农活。
¹¹兹(yì艺):犹莳。此句言开垦的田稀少如同莳物一样。
¹²膳宰:掌管饮食的官。饩(xi细):活的牲口。
¹³司里:掌管宾馆的官。不授馆:不安排宾客起居休息的地方。
¹⁴寄寓:指旅舍。
¹⁵旅舍:宾客歇脚的地方。
¹⁶夏氏:指陈国大夫夏征舒的家。
¹⁷孔宁、仪行父:陈国的卿士。南冠:指戴楚人的帽子。如:往。此句指陈灵公等君臣三人到夏征舒家与其母夏姬通奸。
¹⁸宾:指单襄公。
¹⁹陈侯:指陈灵公。咎:灾祸。
²⁰辰:通“晨”。角:星名,即角宿,它在寒露节早晨出现。见:通“现”。雨毕:指雨气尽。
²¹天根:即氐宿(dīxiù堤秀),青龙七宿的第三宿,它在寒露节后五日的早晨出现。涸:竭尽。
²²本:即氐宿,寒露节后五日出现。而寒露之后十日,阳气尽,因此草木枝叶开始凋谢。草木节解:指寒露后草木枝叶脱落。
²³驷:即天驷,亦房星名。它在霜降节早晨出现。陨霜:降霜。
²⁴清风:指霜降后,清风(即凉风)先至。戒寒:告戒人们准备御寒。
²⁵除道:整修道路。
²⁶备藏。收藏。据《月令》:“季秋,农事毕收。”意即农作物都收割完毕。所以“备藏”。
²⁷具:备办。
²⁸郭:外城。官室:古时房屋的通称。
²⁹《夏令》:夏朝的月令。
³⁰儆:告戒。
³¹而:同“尔”,你。下句“而”同。
³²㣥(zhì治):备办。畚(běn本):畚箕。揭(jú局):抬土器具。
³³营室:星名,即定星。它在夏历十月黄昏出现在正南方,正是农事结束,人们开始从事营造房屋的时候。中:正中。
³⁴土功:指建筑房屋等事。
³⁵期于司里:指建筑等工具会集在司里那里。期:会。
³⁶表:标记。此句言列树以标明路的远近。
³⁷鄙:四鄙,即城外四乡。古时每隔十里设有房子,房子里备有饮食,以接待往来的客人。
³⁸郊牧:《尔雅》:“国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指都城外有放牧的地方。
³⁹疆有离望:在边境上有寄住的房舍和侯望迎送的人。
⁴⁰薮(sǒu叟)有圆革:少水的泽地有茂草。圈:大、多。
⁴¹囿:园林。
⁴²耜(sl饲):形状似锹的古代农具。
⁴³奥草:积草。
⁴⁴蔑:无视、弃。
⁴⁵优:富裕。匮:不足。
⁴⁶罢(pí皮):疲困。
⁴⁷国有班事:意为都城里做的事井井有条。
⁴⁸序民:百姓按次序轮流服役和休息。
⁴⁹不可知:不能认出。
⁵⁰敌国:指地位相等的国家。
⁵¹关尹:守关的官,掌管四方来客。
⁵²行理:即行人,专司朝觐和聘问的官。节:即瑙节,古时使者的信物。逆:迎。
⁵³卿:古时天子、诸侯所属的高级官员。郊劳:据《周礼·聘礼》:“宾至于近郊,使卿朝服,用束帛劳之。”
⁵⁴门尹:管门的官。除门:扫除门庭。
⁵⁵宗:指宗伯,掌邦国祭事典礼的官。祝:即太祝,掌祝辞祈祷之事的官。执祀:执掌祭祀之礼。
⁵⁶司徒:职掌籍田,负责征发徒役的官。
⁵⁷司空:掌管建筑工程和道路的官。视涂:视察道路的险易。
⁵⁸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的官。诘奸:查问奸盗。
⁵⁹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⁶⁰甸人:古官名,掌管薪蒸之事。
⁶¹火师:掌管烧火的人。燎:庭燎,即照明的火烛。
⁶²水师:掌水和监督洗涤之事的人。
⁶³饔(yōng雍):熟食。
⁶⁴康人;掌管官府粮米的人。饩(xi戏):禾米。
⁶⁵司马:掌管圉人养马的官。刍(chú储):喂牲口的千草。
⁶⁶工人:亦称工师,主管手工业的官。展:察看。
⁶⁷物:事。
⁶⁸贵国:大国。
⁶⁹班:位次。
⁷⁰益虔:更加敬重。
⁷¹官正:百官之长。莅:临。
⁷²朝:单裹公名。
⁷³分族:亲族的分支。指王之族亲。
⁷⁴过宾:过路客人。
⁷⁵蔑:轻视、欺侮。
⁷⁶先王之令:指周文王、周武王制定的制度。
⁷⁷造:为。
⁷⁸非彝:不法。彝:常法。
⁷⁹慆淫:享乐过度。
⁸⁰典:法律制度。
⁸¹休:吉庆。
⁸²胤续:后代。常:纲常,指当时的伦理道德。
⁸³伉俪:配偶。
⁸⁴辉佐:指孔宁、仪行父。夏氏:即夏姬。
⁸⁵姨(dú读)姓:污辱妫姓。因陈灵公与夏征舒之母夏姬通奸,夏征舒的父亲夏御叔,是陈国公子夏之子,是陈灵公的从祖父,同是妫姓。而陈灵公与夏姬通奸,则是侄孙与从祖母通奸,故说是续姓。
⁸⁶简彝:怠慢法度。
⁸⁷懋(mào茂):勉力。
⁸⁸陨越:坠落。
⁸⁹四者:指上文的“教”、“制”、“官”、“令”。
⁹⁰陈侯:即陈灵公。杀于夏氏:指被夏征舒所杀。据《左传·宣公十年》:“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饮酒于夏氏。公谓行父曰:“征舒似女。'对曰:“亦似君。'征舒病之。公出,自其厩射而杀之。”


周襄王弗许晋文公请隧鲁展禽论祀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