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献子自伤不学

字数:359

晋语九

曰“人不可不学”,曰“唯不学”,曰“人之有学”,曰“而况君子之学";一剪一裁,笔墨整齐。读之,始不敢以文为戏。

范献子聘于鲁¹,问具山、敖山²,(一犯“具”、“敖”字。)鲁人以其乡对³。(别以乡名对,不正对二山也。)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妙,妙!又一犯“具”、“敖”字,此为故作之笔。)对曰:“先君献、武之讳也⁴。”(献公讳“具”,武公讳“敖”也。)献子归,遍戒其所知曰⁵:(苦切劝学也。)“人不可以不学,(一句作一段,真正创巨痛深语,不是口中常谈。)吾适鲁而名其二讳⁶,'为笑'焉,唯不学也⁷。(二句作一段,看他上述“吾适鲁”,下述为笑,句法袅袅。)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二句作一段。)木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三句作一段。)

【注释】

¹范献子:即士鞅,范宜子之子。
²具山、敖山:鲁国二山名。
³以其乡对:用鲁国的什么乡的山来回答,不直接提具山、敖山之名。
⁴献、武之讳;鲁献公、鲁武公之名讳。献公名具,武公名救。
⁵遍戒:普遍告诫。所知:相认识的人。
⁶适:往。名:称说。
⁷唯不学也:只因为是不学无术的人。据古礼:入境问禁,入门面问讳。而范献子访问鲁国忽视了这些,是不学无礼的表现。


叔向贺贫董叔得系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