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武侯问曰:“左右高山,地甚狭迫(1),卒遇敌人,击之不敢,去之不得,为之奈何?”起对曰:“此谓谷战,虽众不用(2)。募吾材士,与敌相当,轻足利兵,以为前行(3),分车列骑,隐于四旁,相去数里,无见其兵(4),敌必坚陈,进退不敢。于是出旌列旆,行出山外营之。敌人必惧,车骑挑之,勿令得休。此谷战之法也(5)。”
【注释】
(1)迫:狭窄。
(2)虽众不用:我军即使人多也用不上。
(3)“募吾材士”四句:意谓从我军选出勇猛善战的士卒,与敌人抗衡,再选出轻装上阵、配备锐利兵器的士卒,组成先锋部队。募,挑选。材士,指勇猛善战的士卒。当,同“挡”,抵挡,抗衡。轻足,意即轻装上阵。利兵,意即配备锐利的兵器。前行,指先锋部队。朱墉引《醒宗》曰:“山谷之战不在兵卒之众多,而在募吾材士为前行。赵奢所谓‘将勇者胜’也。”
(4)见:同“现”,显现,暴露。
(5)此谷战之法也:施子美曰:“秦伐韩于阏与,王召赵奢而问以救韩之事。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奢之所言,谷战之法也。卒遇敌人于左右高山之间,其道甚狭迫,既不敢击,又不能去,此其地正所谓谷战也。一可击十,十可击百,千可击万,何以众为?然必择士而使之,伏兵以袭之,引而致之,挠而劳之,然后可胜也。募吾材士,与敌可以相当者,与夫轻足利兵者,为利于战,故以为前行,此则择士而使之也。分车隐于四旁,相去数里,无见其兵,此则伏兵以致用也。彼既不见吾之兵,则必坚阵以待我,而进退有所不敢。于是出旌列旆,行出山外而营之,所以引而致之也。敌人既不知吾谋,则必惧吾覆彼也,吾则挠之以车骑,勿使得息,则彼必为我所劳也。凡此者乃战于山谷之间者之所为也,故曰此谷战之法也。”李硕之说:“设伏应变,为奇制胜。吴子总结的‘谷战之法’‘水战之法’,都体现这一战术思想。在谷战中,他提出:分列车骑设伏,主力以突然的行动‘出旌列旆’,冲出山谷之外向敌挑战。在水战中,他主张‘无用车骑’,查清水情,‘为奇以胜之’。”薛国安说:“谷地相对平坦易行,且水源汇聚,行军其中不必为此担心。因此,在古代,谷地往往是山地、丘陵地区的交通要道。孙子将谷地地形称为‘隘形’,指出,对于隘形,如果我军先到达,就要用重兵占领隘口,以等待敌军来犯;如果敌人先用重兵占据隘口,我军就不要去攻击;如果敌人没有用重兵据守隘口,那就迅速攻占它。但如果两军在谷地之中遭遇怎么办呢?显然,孙子没有给出答案,而吴子则回答了这个问题,名之为‘谷战’。吴子的谷战战术,一是要求示形惑敌,分兵乱敌,持续袭扰,疲敌弱敌;二是要求发挥远射兵器的威力,先发制人。”
【译文】
魏武侯问吴起道:“左右是高山,地形非常狭窄,突然与敌相遇,想进攻却又不敢,想撤退却又不行,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吴起答道:“这叫做谷战,我军即使人多也用不上。从我军选出勇猛善战的士卒,与敌人抗衡,再选出轻装上阵、配备锐利兵器的士卒,组成先锋部队,与此同时把车兵、骑兵分别隐伏在四周,与敌人相距数里,不要暴露我军的兵力,敌人一定固守阵地,不敢前进也不敢后退。这时我军打出各种战旗,部队开到山外安营扎寨。敌人一定惧怕,再派车兵骑兵挑战,不让敌人有空休息。这就是谷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