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厚篇

字数:640

【题解】

本篇由不相连属的二十则文字构成,篇名取自开篇所谓“天于人无厚也,君于民无厚也,父于子无厚也,兄于弟无厚也”的“无厚”。“无厚”,即无所亲厚。有别于儒家以情——亲情及亲情的推扩——系于父子、兄弟以至君民、天人,这里称说“无厚”是要鄙弃“情”而在上述关系中强调“法”。

“无厚”是从四种关系说起的,但整篇文字所论述的重心始终落在“君于民无厚”上,并且其所言始终以“君”为主位而采取一种进谏的口吻。君主对臣民无所亲厚是前提,篇中那些或撰述或纂集的全部文句所环绕的主题可一言以蔽之为“明君审一”。这“一”是“循名责实,察法立威”,亦即按照名所指示的事物的实质责求实际存在的事物与之相副,根据既经确定的法令树立君主的威势。依其所论,君主不失此“一”,即会有势、有威、有臣、有民,而倘若把君主比作一位驾车的驭手,那么正可说“势者君之舆(车),威者君之策(鞭),臣者君之马,民者君之轮”。然而要真正做到“舆安”(车安稳)、“策劲”(鞭强劲)、“马驯”(马驯服)、“轮利”(轮速转),亦即要真正做到“势固”(权势巩固)、“威定”(威严确立)、“臣顺”(臣子忠顺)、“民和”(百姓和合),君主尚须做到“听能闻于无声,视能见于无形,计能规(谋划)于未兆(未露征兆),虑能防于未然(可能的事端尚未发生时)”,并为此而做到“藏形匿影”。事实上,由君主“无厚”而“审一”,《无厚篇》的编纂者从不同角度对法家所分外看重的“法”、“势”、“术”作了看似散逸却不失统绪的阐发。

《无厚篇》由“无厚”甚至说到了“无为”,这颇与老子由“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五章)推及“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老子》五十七章)相似,但老子的“无为”是彻底的,这“无为”意味着对一切人为造作的摈绝,而《无厚篇》的纂集者所标举的“无为”却不能不对所谓“循名责实,察法立威”有所倚重。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邓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