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字数:433

智者察于是非(1),故善、恶有别;明者审于去就(2),故进、退无类(3)。若智不能察是非(4),明不能审去就,斯非虚妄(5)?

【注释】

(1)智者察于是非:明初刊本等诸世传本此句皆作“智者寂于是非”。王启湘《周秦名家三子校诠》云:“(此)‘寂’字当作‘察’。‘察’从‘宀’、‘祭’,‘祭’从‘示’,从又持肉,脱去肉旁,则其字作‘’,形与‘寂’近,因误为‘寂’。”今从王说,改“寂”为“察”。其意为:才智是用来明确分辨是非的。察,明辨。

(2)明者审于去就:明初刊本等诸世传本此句皆作“明者寂于去就”。王启湘《周秦名家三子校诠》云:“(此)‘寂’字当作‘审’。下文云‘若智不能察是非,明不能审去就,斯谓虚妄’,正承此文而言。”今从王说,改“寂”为“审”。其意为:聪明是用来慎重斟酌去就的。审,详究,细察。

(3)类:通“颣(lèi)”,疵病,缺点。

(4)若智不能察是非:明初刊本、刘氏覆宋本、《百子全书》本此句皆如此,《指海》本作“若智不能是非”(少一“察”字),今从前者。

(5)斯非虚妄:明初刊本等诸世传本此句皆如此,马叙伦《邓析子校录》改“非”为“谓”,句遂为“斯谓虚妄”。马氏以陈述句改此句,若以此句为反问句,则不必改。其意为:这不是很虚妄吗?

【译文】

才智是用来明确分辨是非的,这样善、恶就有了区别;聪明是用来慎重决定去就的,这样进、退才不会有缺憾。若是人的才智不能用来明确分辨是非,聪明不能用来慎重决定去就,这不是很虚妄吗?


十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