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为什么压力越大,对一件事的把握就越低?

字数:2557

前节关于“或”的案例的讨论,已经告诉了我们:信念指派与知识指派的心智活动,必须在特定的经验限制下进行。而对于心智活动最直接的经验限制,无非就是时间压力的限制了。这也便是本节所讨论的问题。

你只要做错一题,就得给我五万!

什么叫“知识指派”?这就是判定一个信念不仅仅是信念,而且是知识的心智活动过程——譬如,在考试中判定你给出的针对这道题的答案的确就是标准答案的心智活动过程。然而,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平时会做的题目,到了考试时,就突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做对了,而且,越是重要的考试,就越没有把握。

即使在非考试的语境中,我们也会碰到类似的知识论困惑。举个例子:假设你现在做完了20道非常简单的算术题。做完了以后我问你:刚才做的题目,你觉得都做对了吗?你想了想,反问我说:这么容易的题目,我可能做错吗?

好,现在我要问你一个问题:假设你刚才做的20道数学题里面有1题错了,你就得给我5万块钱;但是如果你1题都没错,我就给你5万块钱。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是不是还确定自己刚才的题目都做对了呢?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大多数人都会将刚才所做的20道题全部给检查一遍。

这个案例令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怎么别人问了你一个问题以后,你本来有把握做对的题目,现在就觉得没把握做对了呢?有一些哲学家就指出,这里面牵涉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利害(stake)。这也就是说,在刚才的案例里面,你答对这些题和答错这些题所导致的经济后果就会非常不同:答对了就有大钱赚,答错了,只要错1题,你就会亏大钱。在这样的利害关系的引导下,本来我们明明确信的事情,现在也变得不确信了。

而在知识论文献中被反复讨论的“银行案例”,则是上述案例的升级版。

哪天才是银行信用卡的自动还款日?

假设你是知道某银行信用卡的自动还款日是26号的。这时候你去问一个同样持有该银行的信用卡的人:“你知不知道你的信用卡的自动还款日是哪天呢?”

此人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将取决于他本人的财务状况。如果他本人的这张卡上有很多的余额,那么,不管银行是在25号还是在26号扣这个钱,他的用卡情况与信用记录都不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说:“根据我的记忆是26号,而且我是知道这一点的。”一般而言,他是不会反复检查这个记忆的准确性的。

但是,如果此人信用卡欠款的数额相当大,而且,如果到了还款日,他的钱还没打到相应的账户上,他的整张卡就会被冻结,那么,他就必须要把哪一天是还款日搞得非常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反复地核对自己的记忆,以确定自动还款日的确是本月26号。换言之,他本人给出关于银行的还款日期的知识指派,就会变得比较困难。

基于这样的一个观察,一部分哲学家就提出了:当我们给出知识指派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所谓的“利害”方面的考量——利益考量越多,你就越犹豫,知识指派也就越难;利益考量越少,那么你的犹豫也就越少,而知识指派也就越容易。

基于“利害”的理论,在解释力上并不厉害

基于“利害”的这种知识指派理论,貌似有理,但也遭遇到了学界的一些批评。

第一个批评就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指派活动,都是与利益关系相关的。譬如,为了追求物理学知识,连自己吃过鸡肉都忘记的牛顿,恐怕就不会因为经济利益方面的考量而去改变知识指派的结果。而基于利害的知识指派理论,恐怕就难以说明这些人的行为模式。

第二个批评:在我们所处理的问题相对简单的时候,即使与之相关的利害关系非常明显,我们也不会感受到这些利害与知识指派有何关系。譬如,假设我做的就仅仅是一道非常简单的数学题:“11×11等于多少?”——这时候突然有个坏人拿着枪顶着我的脑袋,叫我再想一想这个答案是否对,如果我真做错了,就杀了我。但即使如此,我觉得我也不会怀疑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是“121”——因为这题目太简单了,我不可能做错。当然,被人用枪支威胁的感觉会很不好受,但这是另外一回事。

第三个批评:每个人所处的具体的利害关系一直在发生变化,但是知识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公共精神财富,二者之间的落差问题,是基于利害的知识指派理论所难以解决的。

看来,为了消除围绕在“银行案例”的思想困惑,我们还需要开几个新的脑洞。

“固知需求”了解一下

另一种解决银行案例中的哲学困惑思路的提出者是女哲学家詹妮弗·内格尔。

她的大思路是将知识论研究与心理学研究捆绑在一起进行研究——用本书的话术来说,就是要将本书第二章(推理的心理基础问题)、第三章(心灵哲学问题)与第四章(知识论问题)的内容打通起来做一揽子的研究。具体而言,她在处理银行案例时所启用的心理学理论,乃是所谓的“固知需求”(need-for-closure)理论(顺便说一句,在我看到的一些日语心理学文献中,这个词组被翻译为“認知的完結欲求尺度”)。该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克鲁格兰斯基与韦伯斯特。

那么,什么叫“固知需求”呢?这指的是将信念从不确定状态冻结为具有确定性的知识状态的心理需求。按照心理学家的观点,固知需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被特定导向的固知需求”,另外一种是“未被特定导向的固知需求”。

什么叫“被特定导向的固知需求”呢?也就是说心理主体脑子里已经有一个信念,而且他想反复证明这个信念是对的,并将其迅速冻结为一条确定的知识。譬如,假设一个癌症患者已经确信了自己能够被治好,那么他就会特别偏好于网络上找来的那些能够确证这一点的证据。换言之,他需要达到的关于他的癌症的可治疗性问题的知识本身就已经被定向了:这个方向已经被预先设置到了“能被治愈”这个方向上。

而关于“未被特定导向的固知需求”的例示恐怕是这样的:假设某个医生急着要与女友一起吃晚饭,因此得迅速在下班之前看完几张关于病人的肿瘤的片子,并给出相应的医学诊断。虽然此刻医生也需要迅速冻结他的相关判断的知识特性,但是,由于被诊断的病人的片子全部是匿名的,他并没有强烈的偏好去做出特别悲观或者乐观的医学诊断。他只想快点做出诊断,然后去与女友见面,如此而已。

如果我们用这套话语框架再去解释所谓的银行案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银行案例主要涉及的是“未被特定导向的固知需求”,因为该场景的原始信息并没有告诉我们,还款日提前或者推迟一天,到底会对当事人的利益产生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影响(但毫无疑问,只要搞错了这个日期,对当事人的利益自然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那个处于较糟糕财务状况中的人,大约就处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固知需求”中,也就是说,他没有很强的欲望去迅速冻结关于银行还款日期的信念——因为他害怕万一搞错的话,他的经济状况就会受到惨重的损失。

相比较而言,如果这个人的财务状况比较好,那么他的“固知需求”就相对来说比较高。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想让这件事耗费太多的脑力,他还有一堆旁的重要的事去做。换言之,他若能把关于银行还款日的信念迅速冻结为知识的话,那么他就可以有余下的脑力去想下面一件事了——而且万一这件事本身被他弄错了,也不会给他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在我看来,基于“固知需求”概念的知识指派理论虽然有一点道理,但是好像还是遗漏了一些与知识指派相关的别的因素,特别是时间压力因素。我将在下节中着重讨论此话题。


76. 从《说文解字》看盖蒂尔问题78. 今天是不是你的信用卡还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