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子路

字数:561

(1)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¹?”子曰:“必也,正名乎²?”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³!奚其正⁴?”子曰:“野哉由也⁵!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⁶。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⁷。事不成,則禮樂不興⁸。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⁹。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¹⁰。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苟而已矣¹¹。”

¹奚,何。奚先,先做什麼?

²正,使動用法。名,名稱,名分。正名,使名分正。儒家按照自己的標準,要求社會上的人各從其類,各守其位,行事都合乎他的名分。

³迂,遠,這裡指遠離實踐。後代凡脫離實際,而只知道搬書本,都叫做迂。這句大意是:你竟迂到了這種程度。“子之迂也”是主語,“有是哉”是謂語。

⁴為什麼要“正”?意思是沒有正名的必要。其,句中語氣詞,加強反問語氣。

⁵野,鄙陋。

⁶蓋,句首語氣詞,有“大概”的意思,實際上表示肯定。闕,通缺。如,詞尾。闕如,指存疑,即闕而不論。

⁷事,指政事。

⁸禮樂,指教化。興,盛。

⁹不中(zhòng),指不得當。

¹⁰措,放。今本“措”作“錯”。無所措手足,沒有放手腳的地方,意思是說,不知如何是好。

¹¹苟,不嚴肅,跟“敬”相對。




--------------------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¹;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¹令,下命令。行,指教化得以推行。




--------------------

(3)子適衛,冉有僕¹。子曰:“庶矣哉²!”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³?”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¹僕,駕車。

²[衛國]人真多啊!庶,眾,指人多。

³何加,增添些什麼?意思是再辦些什麼。




--------------------

(4)子夏為莒父宰¹,問政。子曰:“無欲速²,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³,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¹莒父(jǔfǔ),魯邑名。宰,相當於縣長之類的官。

²辦事不要企圖很快成功。

³達,到達。不達,指達不到目的。




--------------------

(5)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¹,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¹好(hào),動詞,喜歡,跟惡(wù)相對。




--------------------


(十一)顏淵(十三)憲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