胠篋(節錄)

字数:1458

胠篋(節錄)¹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²,則必攝緘縢³,固扃鐍⁴,此世俗之所謂知也⁵。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則鄉之所謂知者⁷,不乃為大盜積者也⁸?

¹胠(Qū),從旁邊開。篋(qiè),箱子一類的東西。

²探,掏。囊,口袋。發,開。匱(guì),後代寫成櫃,大型的儲藏東西的器具。第一個“為”念wèi,介詞。第二個“為”念Wéi,動詞。

³攝,指勒緊。緘(JIāN)和縢(téng),都是繩子。

⁴固,用如動詞,使動用法,弄結實。扃(JIōNG),閂子。鐍(jué),插閂之處。“扃鐍”略相當於後代的“鎖鑰”。

⁶揭(jiē),抬。

⁵知(zhì),智,下“知”同。

⁷鄉(xiàng),通向,先前。




--------------------

⁸不乃......也,不就是......嗎?積,聚積。下麵略有刪節。夫川竭而穀虛¹,丘夷而淵實²;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³。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⁴,則是重利盜蹠也⁵。為之鬥斛以量之⁶,則並與鬥斛而竊之⁷;為之權衡以稱之⁸,則並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以信之⁹,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

¹川,山泉流出後尚未注入穀中叫川。竭,乾。

²丘,小山。夷,平。淵,山谷。實,滿。

³故,事故。

⁴重聖人,使聖人〔之法〕重要起來(依成玄英說)。重,用如動詞,使動用法。

⁵是,指“重聖人”。重利,厚利,使......有厚利。

⁶斛(hú),十鬥為斛。為之鬥斛,給天下〔之人〕制定鬥斛。這是雙賓語結構。以,連詞。量(liáng),動詞,用鬥斛衡量。之,代詞,指被量之物。

⁷與,介詞,連。之,指所量之物。下三句語法與〔6〕〔7〕同。

⁸權,秤錘。衡,秤桿。稱(chēng),動詞。




--------------------

⁹符,古代用來作憑據的東西,用竹、木、玉、銅等製成。刻上文字,分成兩半,兩方各執一半,合起來,可驗真偽。璽(Xǐ),印。信,信用,用如動詞,有立信用的意思。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¹,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²?故逐於大盜、揭諸侯、竊仁義並鬥斛權衡符璽之利者³,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⁴,斧鉞之威弗能禁⁵。此重利盜蹠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之過也。故曰:“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⁶彼聖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⁷。

¹鉤,衣帶鉤。這裏代表一般不值錢的東西。

²是,代詞,指“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這種情況。知(zhì),智。

³逐,追隨。揭,舉。揭諸侯,等於說居諸侯之上。

⁴軒,古代大夫以上的人所坐的車子,車上兩邊有屏障。冕,古代大夫以上的人所戴的禮帽。軒冕連用,指高官厚祿。勸,鼓勵。

⁵鉞,大斧子。斧和鉞都是古代殺人所用的東西。斧鉞連用指刑戮之事。

⁶兩句見《老子》。國之利器,指聖人的法制。示人,給人看。




--------------------

⁷明,顯示。故絕聖棄知¹,大盜乃止;擿玉毀珠²,小盜不起;焚符破璽³,而民樸鄙⁴;掊鬥折衡⁵,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聖法⁶,而民始可與論議⁷。擢亂六律⁸,鑠絕竽瑟⁹,塞瞽曠之耳¹⁰,而天下始人含其聰矣¹¹;滅文章¹²,散五采¹³,膠離朱之目¹⁴,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¹⁵;毀絕鉤繩¹⁶,而棄規矩¹⁷,攦工倕之指¹⁸,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¹⁹,鉗楊墨之口²⁰,攘棄仁義²¹,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¹絕,斷絕。知(zhì),智。

²擿,通擲(zhì)。

³破,弄破。

⁴樸,通樸,樸實。鄙,鄙陋無知。

⁵掊(PǒU),打破。

⁶殫(DāN),盡。殫殘,使......盡,使......殘。

⁷與論議,即與之(指民)論議。與,介詞。

⁸拔掉律管,使六律混亂。擢(zhuó),拔掉。亂,用如動詞,使動用法,使......亂。六律,古代用竹管的長短審定樂音的高低,按高低情況分樂音為十二類,用十二個長短不同的竹管作標準。其中又分陰陽各六。陽聲的叫六律,陰聲的叫六呂。這裏的六律,既指律管,又指樂律。

⁹鑠(shuò),銷毀。竽(yú),笙一類的樂器。竽瑟,這裏泛指樂器。

¹⁰曠,人名,春秋晉平公時的著名樂師,又稱“師曠”。他是瞎子,所以也叫“瞽曠”。相傳他最會審音辨律。

¹¹含,保藏。聰,耳力。

¹²滅,消滅。文章,古代以青色和赤色相配合叫做“文”,以赤色和白色相配合叫做“章”。文章,這裏泛指“文采”。

¹³使五色各自分離(不相配合)。散,使動用法,使......分離。五采,五色。

¹⁴膠,黏住。離朱,一名離婁,相傳是古代眼力最好的人。

¹⁵明,眼力。

¹⁶鉤,定曲線的工具。繩,定直線的工具。

¹⁷規,定圓形的工具。矩,定方形的工具。

¹⁸攦(lì),折斷。工倕(chuí),相傳是堯時候的巧匠。

¹⁹削,削除。曾,曾參,有孝行。史,史鰍(qiū),字子魚,又稱史魚,是衛靈公時的直臣。靈公寵小人彌子瑕而疏賢臣蘧伯玉,史魚勸諫不聽。史魚死,以屍諫,孔子稱讚他說:“直哉史魚。”

²⁰鉗(qián),夾住。楊,楊朱。墨,墨翟。

²¹攘(rǎng),排除。

²²玄,幽暗。玄同,有混同的意思。




--------------------

彼人含其明¹,則天下不鑠矣²;人含其聰,則天下不累矣³;人含其知⁴,則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則天下不僻矣⁵。彼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亂天下者也⁶,法之所無用也⁷。

¹人,指天下之人。下同。

²鑠,毀壞。

³累,憂患。

⁴知(zhì),智。

⁵僻,邪僻。

⁶外立其德,意思是炫耀誇飾標名於外。爚(yuè),指炫(xuàn)耀。爚亂,等於說“迷惑”或“迷亂”。

⁷大意是:這是聖智之法之所以沒有用的道理。


庖丁解牛(養生主)百川灌河(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