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师晋师灭夏阳
《穀梁传》
鲁僖公二年。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¹。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²,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³。灭夏阳而虞、虢举矣⁴。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⁵,荀息曰⁶:“君何不以屈产之乘⁷、垂棘之璧⁸,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⁹,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¹⁰。”公曰:“宫之奇存焉¹¹,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¹²,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¹³,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¹⁴,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¹⁵。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则齿寒¹⁶。’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¹⁷。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¹⁸:“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¹⁹。”
¹夏阳:虢邑,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约三十五里。《左传》作下阳。
²虞:周文王分封之姬姓小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先晋:虞国答应借道,是先有灭虢之心,客观上也在前面导引。师:可泛指军队。指没有像样的军队。
³塞邑:边塞城镇。
⁴虢:周初始封姬姓国,有东、西、北虢之分,东虢、西虢已先亡于郑、秦。晋献公所伐为北虢,占地当今河南三门峡和山西平陆一带,建都上阳(今河南陕县李家窑村)。
⁵晋献公:名诡诸,晋武公之子,在位二十六年。
⁶荀息:晋献公最亲信的大夫,食邑于荀,亦称荀叔。献公病危时以荀息为相托以国政,献公死后在宫廷政变中为里克所杀。
⁷屈:即北屈,晋地名,在今山西省吉县东北。乘(shèng):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这里专指马。
⁸垂棘:晋地名,在今山西省潞城县北。产玉。
⁹币:泛指一切宝物财货。
¹⁰府:府库。厩:马圈。
¹¹宫之奇:虞大夫,有远见卓识。
¹²达心:心里通达。懦:懦弱,软弱。
¹³略:简略。
¹⁴玩好:指美玉宝马。
¹⁵中知:即中等智慧。知:同智。
¹⁶唇亡齿寒:当时成语,嘴唇在外,没有嘴唇牙齿自然暴露寒冷。
¹⁷曹:西周初年始封诸侯国之一,姬姓,建都陶丘(今山东定陶县西南)。
¹⁸操:拿着。
¹⁹马齿加长(zhǎng):马随着年岁的增加增加牙齿。
【译文】
鲁僖公二年。不是国都而说灭,是看重夏阳。虞国的军队不是一支像样的军队,《春秋》说是军队,为什么呢?因为把虞国写在晋国之前,不可以不说军队。它写在晋国之前是为什么呢?灭夏阳是以虞国为主的。夏阳,是虞、虢交界处虢国的一个要塞。夏阳一失,虞、虢两国便都可占领了。虞国为什么要为主而灭夏阳呢?是晋献公想要讨伐虢国,荀息说:“君主为什么不用北屈出产的马,垂棘出产的璧,向虞国借路呢?”献公说:“这都是晋的国宝,如果虢国接受了我的礼物而不借路给我,那又拿它怎么办?”荀息说:“这是小国用来服侍大国的。它不借路给我们,一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接受了我们的礼而借路给我们,那就是我们从里面的库藏拿出来,而藏在外面的库藏里,从里面的马房里把马牵出来,而放在外面的马房里。”献公说:“宫之奇在,一定不会让虢公接受的。”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心里明白,可是怯懦,又比虞君大不了几岁。心里明白,话就说得简短,怯懦就不能拼命谏阻,比虞君大不了几岁,虞君就不会太尊重他。再加上珍玩心爱的东西就摆在耳目之前,而灾祸是在一个国家的背后,这一点要有中等智力以上的人才能够考虑到。臣料想虞君是中等智力以下的人。”献公就借路征伐虢国。宫之奇劝谏说:“晋国的使者言辞谦卑而礼物贵重,一定对虞国没有好处。”虞公不听,就接受了晋国的礼物而借路给晋国。宫之奇又谏道:“俗语说:‘唇亡齿寒。’说的岂不就是这种情况吗!”他带领老婆孩子投奔到曹国去了。晋献公灭了虢国,五年以后占领了虞国。荀息牵着马捧着璧,走上前来说:“璧还是原来那样,而马的牙齿增加了。”
【评析】
这则故事和《左传》《宫之奇谏假道》是同一件事。《左传》侧重记事而《穀梁传》侧重议论评价,其基本风格和《公羊传》有相近之处。本文通过言论突出几个人物。晋国荀息最突出,他是整个伐虢灭虞之战的设计者,他对于虞公和宫之奇的判断极其准确,可见其是非常识人的智者。宫之奇虽然进谏却不被接受,无可奈何只好把家搬走。还应指出,遇到昏庸的国君或者上级,是没有办法说服的。这件事情的过程中,百里奚也在虞国当臣子,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可能知道说了也没有用。故遇到昏庸之主是非常郁闷而无可奈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