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刘秀
车驾至临淄¹,自劳军,群臣大会。帝谓弇曰²:“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³,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⁴,此皆齐之西界⁵,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⁶,将军独拔勍敌⁷,其功乃难于信也。又田横烹郦生⁸,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⁹。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¹⁰。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¹¹,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¹临淄:原春秋战国时齐国的都城。在今山东省临淄县。
²弇(yǎn):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字伯昭。刘秀即位后,任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
³韩信破历下:汉高帝三年,韩信袭击历下军,平定临淄。历下,今山东历城县。
⁴祝阿:地名,故地在今山东长清县。光武帝建城五年春,张步屯军祝阿,耿弇率兵讨伐,大破张步。
⁵西界:历下、祝阿都是古时齐、鲁的分界,在齐国的西部。
⁶韩信袭击已降:秦末,田儋自立为齐王,割据旧齐地。后田儋子田横,立兄田劳子广为齐王,自己为相。汉王齐邦派郦生去齐劝降,田横接受,解除历下军。韩信便趁其不备袭击。
⁷勍(qíng)敌:即劲敌。实力强大的敌人。
⁸田横烹郦生:当韩信袭历下时,田横以为郦生出卖自己,便将郦生烹杀。郦生,即郦食其。
⁹卫尉:即郦商。陈留高阳乡(今河南杞县)人。郦食其弟,刘邦即帝位后封信成侯。
¹⁰“张步”三句:光武帝派光禄大夫伏隆拜张步为东海太守。刘永也遣使立张步为齐王,张步接受刘永封号而杀伏隆。大司徒,伏隆的父亲伏湛。
¹¹“将军”二句:耿弇在南阳跟从刘秀,自请北收上谷兵,平定渔阳的彭宠,涿郡的张丰,东攻张步,平定齐地。刘秀同意他的策略。
【译文】
光武帝来到临淄,亲自慰劳军队,群臣都在这里集会。光武帝对耿弇说:“过去韩信击破历下而开创汉朝的基业,而今将军你攻克祝阿而由此发迹。这两个地方都是齐国的西部地界,你的功劳足以和韩信相比。然而韩信袭击的是已经降服的对手,而将军你战胜的是强劲的敌人,取得功劳要比韩信困难。另外,当初田横烹杀了郦食其,到田横投降时,高帝下诏给卫尉郦商,不允许他与田横为仇。张步以前也杀了伏隆,如果张步来归降听命,我也要诏告大司徒伏湛,解除他和张步的冤仇,这两件事又更加相似。将军你以前在南阳时,就提出这项重大的计策,我曾经以为这事无人理解难以实现,如今看来,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评析】
光武帝乃中兴之主,是位有雄才大略和广阔胸襟之人。前线战事进行时,他亲自前去慰问将士,本身就可以鼓舞士气。他的讲话简明深刻,先用类似事例表扬耿弇的功业可以超过韩信,再用田横烹杀郦食其而归汉后高祖不计前仇的事例来提示杀死自己使者伏隆的张步如果前来归降,自己也会不计前仇。实际也有劝降的意思。即事即地即兴通过类比的方式来鼓舞士气和招降对方,这便是光武帝的高明机敏之处。最后一句“有志者事竟成”是对耿弇的最高表彰和赞美,对于其他将士也有鼓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