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东汉文
援兄子严、敦¹,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阯²,还书诫之曰³: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⁴,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⁵: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⁶,申父母之戒⁷,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⁸,口无择言⁹,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¹⁰,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¹¹。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¹²。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¹³。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¹⁴。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¹严:马严,字威卿。敦:马敦,都是马援兄长马余的儿子。
²前在交阯:在交阯前线。交阯:郡名,辖境在今越南北部。
³还书:写信回去。
⁴汝曹:你们俩。
⁵大恶:非常厌恶。
⁶施衿结缡(lí):古代父母送女儿出嫁时,要亲自系带子,披佩巾。
⁷申父母之戒:父母要反复申述应该注意戒备的事情。
⁸龙伯高:名述,京兆(今陕西省西安)人。刘秀看到马援此信,提拔他为零陵郡(故治今湖南省零陵市)太守。
⁹口无择言:从他口中没有可以挑剔的话。
¹⁰杜季良:名保,京兆人。光武帝时,官越骑司马,有人上书告他“为行浮薄,乱群惑众”,被免职。豪侠:豪爽有侠气。
¹¹清浊:指清流和浊流,犹言“黑白两道”。
¹²“效伯高”三句:意谓如果学习龙伯高即使没有学习好,还是严谨慎重之人,即所谓的“画天鹅没有画好也能像个野鸭”。
¹³“效季良”三句:意谓如果学习杜季良不得要领,就会沦陷为轻薄之小人了,就是所谓的“画虎没有画好反而像狗”了。
¹⁴“讫今”三句:意谓杜季良处境我直到现在也不清楚,但郡守将校离开公共场所就非常怨恨他。
【译文】
马援兄长马余的儿子马严、马敦,都喜欢讥笑议论,而且和浅薄的侠客交往。马援在交阯前线,往回写信告诫他们俩说:
“我希望你们听说别人的过失,就好像听到父母的名字一样,耳朵可以听,但口不能说。爱好议论他人长短,胡乱评论正常的法制,这是我最痛恨的。宁可死,也不愿意听说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也知道我对此深恶痛绝,所以反复跟你们说,好像是父母送女儿出嫁时亲自给她披上披巾结上佩带一样,是想让你们不要忘记这些话啊!
“龙伯高为人朴实厚重周密谨慎,口中说出的话无可挑剔,谦虚自律而有节俭,廉洁公道而有威望,我爱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学习效仿他。杜季良豪爽有侠气而好义气,把他人的忧虑作为自己的忧虑,把他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不管是清流还是浊流,什么人都交结,他父亲死,几个州郡的人都来吊丧。我喜欢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效仿他。学习效仿龙伯高不得要领,还是谨慎规矩之人,即所谓的‘刻天鹅不成功,还能像只野鸭’。学习效仿杜季良不得要领,就会沦陷为天下的轻薄子弟,即所谓的‘画虎不成反类犬’了。直到今天杜季良的结局还不知道,但州郡将领到任下车就咬牙切齿,州郡长官也以他说事。我经常为他感到寒心,因此不希望子孙学习效仿他。
【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