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遇冯著-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注释
冯著:作者友人,字号不详,因排行十七也被称为冯十七。
灞陵:即灞上,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东面,因为汉文帝葬在这里,故改名为灞陵。
燕新乳:小燕初生。
语译
你从东方而来,身上还带着灞陵的雨滴。我问你为什么来啊,你说想要入山樵采,所以前来买斧。花儿默默地开放,小燕翩翩地飞翔,从我们去年分别,到如今又是一年春来到啊,你的鬓边又生出了几丝白发呢?
赏析
据考证,冯著曾以著作郎身份摄洛阳尉,其后又任缑氏尉,此诗应该正写于这一阶段,所以开篇便说“客从东方来”,因洛阳、缑氏都在长安之西故也。“衣上灞陵雨”一句极精妙,一方面,自洛阳或缑氏入京,必经灞陵,而衣襟带雨,则见其风尘仆仆,宦旅疲累之貌。后言“采山”,即指樵采,以喻隐居。诗人设问:“君何为而西来?”对方回答说:“我是为了上山隐居,故来长安买斧以辟荆棘的呀。”买斧自不必远来长安,这只是戏噱之语,以见冯著已倦于宦途,颇有隐居出世之想。
第五句突然宕开,不写冯著却写春景,花儿默默开放,小燕翩翩而飞,为的是引出下面“昨别今已春”句。诗人说你我上次相遇,还是去年的春季,如今又是一春,景物依旧,而人事已改,你的鬓边,料已多生几丝华发了吧。“鬓丝生几缕”,不言白而其白意自见。这几句乃是诗人对冯著的安慰,表示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人世纷扰,时光荏苒,不隐何为?诗的表面是写冯著,其实曲折地反映了诗人拥有和冯著相同的疲累和期盼,真正想要去隐居的,其实是诗人自己而已。全诗用语浅显生动,而内涵深隽。
扩展阅读
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
唐·韦应物
郁郁杨柳枝,萧萧征马悲。送君灞陵岸,纠郡南海湄。名在翰墨场,群公正追随。如何从此去,千里万里期。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建邦临日域,温燠御四时。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富豪虞兴戎,绳墨不易持。州伯荷天宠,还当翊丹墀。子为门下生,终始岂见遗。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上将玩国士,下以报渴饥。
冯著入广州刺史李勉幕府,是在他任著作郎之前,当时无论冯著还是韦应物,应该都还并未倦于仕宦,渴盼隐居,所以此诗中正平和,一派踌躇满志。观其结句“上将玩国士,下以报渴饥”便可得见,那时候,两人还都是想要在宦途上做出一番事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