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居-柳宗元

字数:773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

簪组束:簪是绾发或插住纱帽的饰品,组为系印的丝带,两者并称则为古代官吏的服饰,此处借指官职。束是约束、束缚意。

南夷:南方的蛮夷之地,这里指永州,也即后文所说“楚天”。

榜:进船,别本作“傍”。

语译

我长久以来都被朝廷官职牵绊,幸亏此次被贬谪来南方的蛮荒之地,让我可以悠闲地与农家园圃为邻,偶然看上去竟像是山林隐士。白天耕地,翻起带着露水的青草,晚间进船,撞响溪边的石头。来来去去的都遇不见人啊,一曲长歌,楚地的天空是如此澄碧。

赏析

永州治所零陵郊外有冉溪,又名染溪,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甚爱此溪,即迁居到溪边,并改溪名为“愚溪”以自嘲,这首《溪居》,即指居于愚溪之畔。起首两句诗同样是自嘲:明明是因罪被贬,并非心甘情愿地离开朝廷中枢,离开长安,却偏说“久为簪组束”,仿佛是因为仕宦疲倦而有意于此;贬官本是不幸事,也偏要说“幸”。那么究竟“幸”在何处呢?总要给个解释,于是下文便说居于山林之间,是多么悠闲自由啊,然而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本意,却是无尽的愤懑和孤独。

“闲依农圃邻”之“闲”,表面上是闲暇,其实是过着被监视的生活,烦闷而无聊;“偶似山林客”,“偶似”二字便知他不是真正的山林隐士,只是被迫闲居而已。晓来躬耕,或者出游,晚间便乘船回返,似乎很自得自在,但说“来往不逢人”——既依农圃,安得无人?其实是说身处荒僻之地,往来的友朋甚稀,以此来表达内心的孤寂无依罢了。结句“长歌楚天碧”,或因欢娱而歌,或因愤懑而歌,对照前文,自不必冗述了。

此诗表面上写隐逸生活,其实纯写内心惆怅,究其本意,与隐士生活根本毫无关联。

唐诗常识

对仗分工对、邻对和宽对,这主要是就词性而论的。同一门类相对,比如同为天文名词,同为地理名词,同为用具,就是工对;某些门类比较接近,如以天对地,是以天文名词对地理名词,这叫邻对。不管那一套,只管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这就是宽对。格律诗对于对仗要求比较严谨,古诗则要宽松得多,比如此诗中“闲依农圃邻”的“邻”是动词,原本是对不上做名词用的“客”字的,倘是格律诗,便算瑕疵,古诗就无所谓了。


32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五古·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