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五年计划

字数:973

由于银行和工商业实行国有化,由于政府收买企业股票使其变成公私合营,由于历次运动使企业主筋疲力尽并实际上成为国家雇员,按照苏联方式强制订出的工业发展计划的准备工作也已向前推进。1953一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经过两年半的试验、训练技术人员和设立统计机构之后,才最后公布的。它在1955年7月被宣告为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正式取代了到1953年为止的新民主主义。在1600个各种主要建设项目中,约有7加个将是工业方面的(其中包括1953一1954年发表的将靠苏联的援助开始建设的156个项目)。在仪义幻个小型工程中,有2300个将是工业方面的。新的工厂将制造拖拉机、卡车、发电机、船只以及供重工业用的原料和设备。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将达2万人,其中将有1/3是工程师。

工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农业之服从于工业,这在1955年宣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中已经可以看得很清楚。钢要增加两倍,电力和水泥一倍,机床两倍以上,但棉织品的增产规定不到一半,谷物不到1/3。换言之,工业只有在农民减少他们消费的情况下才会增长。集体化使农民陷人困境;通过有利于工业的价格控制,农民的产品除了直接交纳谷物和税收外,还会间接地从他们的手里取走。制造出来的消费品将同农产品进行交换。可是,正如在中国战争时期人比武器便宜一样,中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也必须强调实施投资少而劳力多的工程项目,如修建防洪堤坝和灌溉渠。猪的头数会增多好几倍,以提供肉食和肥料,但如化肥之类的生产则要受到限制。与此同时,资金投放将集中于重工业,其投资额为消费品轻工业的七倍或八倍。

这时在中共中央委员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毛派热情家,把反对他们政策的“右倾保守主义分子”打了下去,要求“大跃进”,认为这将从心理上解放人们的生产力,并通过工人小组之间开展劳动竞赛运动之类的鼓舞手段,立即“多、快、好、省”地增加生产。这种强制实行的工业化运动终于使中国人民国民生产总值的30%左右流入政府渠道,使政府将其1/4左右用于国防,1/4用于行政和社会公用事业,一半用于投资。到1957年为止,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似乎是很快很充实的,是亚洲所有不发达国家中最快的。1956年,铁路网伸展到西北,伸展到外蒙,以便同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相接;又伸展到新疆,以便通往俄国的中亚(但最后并未接通)。这些铁路线的修建再伴之以移民,开发了西北干旱地区以利于矿产的开采,并在政治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了汉族对内蒙和新疆的重新控制。

同时中国在经济上对俄国的依赖已经颠倒了它的外贸格局。以前日本和西方曾获得它的大豆、桐油和其他农产品,共产党集团地区购取的数额不到总数的2%。这时中国的贸易主要是同后者进行,而重视进口机器设备等重要货物。


农业集体化对知识分子和干部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