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业的发展

字数:1245

当时的微型计算机需要的不是庞大的甲骨文关系数据库程序,而是更简单的数据库工具。它们需要一个简单、可编程的平面文件数据库程序,一个既适合机器内存容量,又允许用户构建复杂数据库的程序。当时这个产品已经存在了,其名为dBaseII。

1980年,乔治·泰特和哈尔·莱胥里组建了一家名字非常古怪的公司——阿斯顿泰特,但公司并没有名为阿斯顿的合伙人。泰特和莱胥里计划销售一个用于微型计算机的数据库程序dBaseII,该程序是由韦恩·拉特利夫编写的。对于年轻的微型计算机软件行业而言,dBaseII是个新产品:它运行顺畅,可以提高计算机用户的使用效率。如果一个人在运用dBaseII构建数据库以及运用其包含的简单编程语言写代码方面经验丰富的话,那么他很快就能以dBaseII专家的身份过上不错的生活了。20世纪80年代初,IBM公司推出了IBMPC,阿斯顿泰特公司则是微型计算机领域的数据库之王。他们将dBaseII移植到个人计算机上,因而毫无异议地保住了数据库之王的头衔,没有受到用于个人计算机的甲骨文软件等竞争对手的困扰。

1985年,阿斯顿泰特公司将总部迁往托伦斯市,总部规模也扩大了,同时不断收购其他公司以充实产品线,但dBaseII始终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爱德华·埃斯伯成为公司的CEO,至于被阿斯顿泰特收购的企业,埃斯伯吹嘘道:“每一家软件公司都待价而沽。”阿斯顿泰特公司的dBaseII几乎掌控了微型计算机的数据库市场,但这未能阻止其他公司以创新数据库软件闯入市场的尝试。

商展上的数字研究公司 在西海岸电脑节上,苏珊·拉布负责数字研究公司的展位。(资料来源:数字研究公司)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风云万变的微型计算机软件产业中,一些微型计算机先驱已开始展开第二段乃至第三段的职业生涯。尤班克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库珀和帕森斯的帮助下开发了CBASIC之后,尤班克斯有几年一直以编译系统公司的名义销售CBASIC。1981年,尤班克斯将公司卖给了数字研究公司,并以数字研究公司副总裁的身份与他以前的导师基尔代尔一起工作。

在开办编译系统公司时,尤班克斯尚未真正感受到内心那种成为企业家的强烈渴望。1982年,受到这种渴望的鼓舞,他离开了数字研究公司,创办了C&E软件公司。不出几个月,C&E软件公司就收购了另一家新开业的软件公司Symantec,并采用了该公司的名称。尤班克斯参与开发了一款简单易用、带有内置文字处理器的平面文件数据库程序。这个名为Q&A的程序成为新Symantec公司的首款产品。

如果说Q&A程序体现了试水软件市场的易用性战略,那么Framework就体现了“瑞士军刀”式的软件营销方式。Framework是一流程序员罗伯特·卡尔编写的,它是一款极为强大的高端产品,文字处理器、电子表格、数据库程序以及编程语言的集大成者,而且可以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卡尔联系了马丁·马兹内尔,在参与微型计算机软件工作之前,马兹内尔撰写的广告曾经屡获殊荣。1982年,卡尔和马兹内尔组建了前沿公司,其特定目标是与微型计算机软件的龙头企业阿斯顿泰特取得联系,从而将Framework推向市场。阿斯顿泰特收购了前沿公司,计划奏效了。

但是dBaseII依然是阿斯顿泰特公司的摇钱树,坐拥数百万用户。20世纪80年代末,dBaseII是用于IBMPC的第三大畅销程序,阿斯顿泰特公司则是世界第三大个人计算机软件公司,仅次于微软公司(在IBM推出采用微软操作系统的个人计算机之后,微软公司的规模急剧扩张)和电子表格之王莲花公司。1986年,《华盛顿邮报》将微软公司、莲花公司、阿斯顿泰特公司称为“软件业的通用、福特和丰田”。当时还有一些其他成功的个人计算机数据库公司,如FoxSoftware及其FoxPro,它们通过标榜其可媲美dBaseII的性能而存活了下来。


骗子像卖书那样卖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