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相对价格
下面我们分两个部分来分析价格的作用。首先是考察微观层面的相对价格;然后是宏观层面的一般(平均)价格水平以及压制型通货膨胀。
按照本书的分析方法,经济主要被分为两大领域:(1)企业领域,其中生
①在斯大林统治时期,往往把一系列由于配置错误所造成的短缺归结为敌人的颠覆活动。这里有必要引用一下对布哈林及其同事的审判记录。当时的总检察官维辛斯基曾这样说道:“现在已经很清楚了,为什么我们一方面有那么丰富多样的产品,而另一方面供给却又常常中断,以致这里也缺货,那里东西也不够。这些叛徒们应该对此负责。"Grinko是这样控告另位“叛徒”的:“Zelensky在右派集团和托洛茨基分子的指示下,将大量本来应该运往出现严重灾荒地区的物品送到了丰收地区,结果使一些地区的东西束之高阁,而另外一些地区却出现了严重的物品短缺。”这实际上意味着出现严重灾荒的地区没有足够的钱去买设备,而丰收的地区虽然有钱,但没有充足的东西可买。这段文字引自R. Conquest[1968](1973,第563、504页)。
在另一次审判中,一家食品贸易企业的经理供认,在苏联新宪法颁布时期,一位反革命集团的头目曾对反革命分子下达了这样的任务:“故意贬低新宪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要组织大规模的群众抗议…………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面包店前组织人们排起长队,造成面包供应的紧张。”斯大林的亲密盟友莫洛托夫在一篇演讲中引用了这段供词[1937](1950,第24页)。
产者和使用者都是企业;(2)消费领域,其中生产者是企业,而使用者是家庭。(前者的特征在表8.2的4.4、4.5、5.4和5.5中列出,后者的特征见4.8和5.8)。
1,企业领域。企业之间的价格是相当随意和不合理的,几乎没有包含任何信息[8.5,8.6],但这并不是由于短缺和剩余而导致企业不重视相对价格。企业的预算约束是软的,它们对价格的反应极不敏感。企业的供给和需求主要依赖于上级机关的指令和审批以及其他非价格信号。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价格“不好”,而是因为价格不起作用。换句话说,可以有效协调需求、供给及价格的市场机制已经被彻底取消,企业领域的生产和消费主要由官僚协调控制。
2.消费领域。这一领域的情况有所不同[8.5,8.7,8.8]。家庭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而且他们对相对价格非常敏感。许多消费领域的行政性价格无法平衡供求关系,而价格的僵化就更难对供求进行调节。随意和不合理的相对价格体系是造成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一般性的情况介绍之外,我们还需要详细讨论一下社会主义国家消费价格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即免费或以非常低的国家补贴价格向公众提供部分消费产品和服务。对大多数处于经典社会主义体制阶段的国家来说,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基本食品(面包、糖、油等等)、公共交通、住房、医疗卫生、文化和教育。
这项价格政策并不是一时兴起的产物,它源于经典社会主义的官方意识形态,一直可以追溯到社会主义体制的重要“基本承诺”[4.3]。社会主义社会曾郑重承诺至少要满足所有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必须以可承受的价格或免费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上述产品和服务。
目标是崇高而又动人的,但随之却造成了严重后果,其中之一就与本章的主题具有明显的关系:免费或以低价格供给致使需求无限膨胀,而供给根本没有能力去满足这些需求。结果便是产品和服务的严重短缺,这是这项
价格政策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为满足基本需要而对上述产品和服务进行分配的职能由市场转给了官僚机构:形成了官僚化的分配体系。说明并解释这项政策背后的主要力量以及所导致的结果是政治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职责所在。如果崇高就意味着遵循分配原则并设计出可以加以实施的价格政策(然后导致短缺),那么是不是说,为此官僚机构就必须承担起这项分配任务呢?或者说官僚机构的真正目的其实是要把分配这些基本产品和服务作为它主要的权力工具,正如它在取消了市场机制后便立刻就开始实行这一政策。可能的答案是:这两种动机结合在了一起。
官僚机构在实行配给的过程中基本遵循以下几个标准:
1.需要(家庭的规模,健康状况);
- 对经济或其他社会成就的承认(没有政治上的考虑);
3.对政治优越性的承认。政治偏好和政治歧视,如以社会阶级划分为
基础;
4.官僚等级的位置和声望;
5.收入和财富状况;
6.关系,贿赂。
这些标准之间既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也有相互矛盾之处。有些配给计划公开宣布了分配标准,有些则没有。但即使是公开宣布,纸上的规定和实际执行的标准往往也存在差异[4.4]。除了官方分配(或官方分配与半合法或非法供给混在一起),①仍然会有黑市和灰色市场。
一般认为,制定的相对消费品价格和官僚分配体制不仅仅是针对各种社会集团进行(收入)再分配,即什么人能享受社会产品。官僚机构还通过这项政策极大地影响了公民的消费选择。尽管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选择权,但是官僚机构和生产者对消费者实行了专制统治。②
这里有必要从意识形态的另一个层面来分析涉及基本需要的价格政策及相应的分配体制。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者把这种分配体制看作未来历史阶段的先兆,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前奏。众所周知的共产主义分配原则是这样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他们接着论证说,这一分配原则目前只能适用于极少数领域(如初等教育),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所适用的领域将不断扩
展。
①对分配制度的详细讨论及评价见第13章。
②关于这个问题的伦理、政治及社会学分析可参见F. Feher,A. Heller和G. Markus
(1983)و
事实上,这一原则完全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想像,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遥远的未来,都不可能实现。当然,某项具体的人类需要是能够得到满足的。例如,按照今天的电话技术发展趋势,总有一天人人都有一部电话而且可以随意使用。但问题是,人类对电信服务的要求也将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一旦可以随意使用电话之后,人们又想实现可视通话,在汽车里装上电话,用电话来传递文件,通过电话连接计算机,等等。人类经验无可争辩地表明,技术进步将不断创造出新的需要,人类的需要没有穷尽之时。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分配原则纯粹是乌托邦式的梦想,无法为免费分配提供任何合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