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消费领域的压制型通货膨胀
消费领域是真正的货币化部门。购买者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而且他们对价格极为敏感。这是理解消费领域压制型通货膨胀问题的出发点。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先假设企业领域和消费领域是相互独立的。企业不能购买为家庭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章在后面部分再讨论取消这一假设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我想事先说明的是,本部分所要论证的是事实。消费领域出现的压制型通货膨胀并不是经典社会主义体制的本质特征或基本特征,实际上这一现象的出现和持续存在与社会主义体制是不相容的。在消费领域出现压制型通货膨胀并没有内在的体制根源,它在更大程度上是由经济政策造成的。
下面分两个层次来分析这个问题。第一,就社会主义体制的基本特征而言,消费领域的压制型通货膨胀与体制本身并不相容;其次,社会主义体制也有可能出现压制型通货膨胀。
1.11.2部分所论述的强制调整均衡和11.6部分所介绍的正常短缺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支持。从需求方面来看,所有家庭都习惯了正常短缺状态,他们知道在一般情况下都要排队买东西,被迫购买替代品,必须跑很多商店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他们要根据供给状况全面调整自己的需求,他们要被迫进行替代,但基本不存在强制性储蓄。0家庭的储蓄倾向一般保持不变。从供给方面来看,生产和销售企业几乎不关心购买者的要求,也不会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调整。这样,就形成了消费领域的强制调整均衡。
中央经济管理部门对现行的消费品价格基本不进行调整③,它不希望利用价格和工资政策来改变消费品严重短缺的状况,因为经济管理部门也和广大群众一样,把短缺视为生活的正常状态,虽然这实际上给公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没有花掉的钱不会在消费领域不断累积。市场上不存在能够随时转化为购买力的“悬置”货币,也没有任何来自家庭的真实过度需求。这样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就不存在压制型通货膨胀了。
2.如果出现了由于短缺引发的强制性储蓄(并非暂时发生,而是不断出现,甚至变成了一种连续状态),那么情况就会有所变化。换句话说,如果家
①或者说最多是暂时性强制储蓄,因为当未来的供给能够满足推迟的想像需求时,这些储蓄就会被消化吸收。
②请注意:在此没有考虑正规和非正规私人部门的情况。在本部分结束的时候,我会再回到这个问题。
庭中没有用完的钱越来越多,而且不断累积,那么就将出现不同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因:
a.产品供给结构严重偏离购买者的想像需求,此时,消费者将不再进行全面的强制调整,有一部分钱就不会再花出去。
b.经济管理部门允许名义收入的增加超过价格的上涨水平,这将加重短缺,从而导致强制性储蓄。
这种经济状况与第1点里所描述的情形完全不同,即出现了家庭的实际过度需求,而且不断累积,甚至累积的速度也将稳步提高,于是就会出现消累费品价格的上涨压力。如果国家价格当局采取措施以对抗这种价格上涨压力,那么就形成了“常规”的压制型通货膨胀。
考虑到经典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权力结构、产权形式、协调机制,上述两种情况(即消费领域发生或不发生压制型通货膨胀)都有可能出现。事实上,历史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①
从第2点b所描述的情况来看,可以说过度需求和压制型通货膨胀都是由于价格和工资政策造成的。但我们不能将过度需求的产生归罪于货币政策,因为社会主义国家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是被动和放任(文中其他地方已有介绍),而在其他体制下很难发生这种情况。掌握政治权力的人决定着国家的价格和工资政策,金融当局不过是印出足够的货币执行这些政策而已。
这里我想转到正规和非正规私人部门,谈一下它们的作用以及平行市场(合法的自由市场、灰色市场和黑市场)所扮演的角色[11.2]。公众可能会将全部或部分花不出去的钱(由于在公有部门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用于购买私人部门的产品。这可能会导致出现第2点a 所描述的情况,即出现强制调整均衡;2但也有可能减轻第2点b中的通货膨胀压力,因为那里存在着压制型通货膨胀。
①长期以来,苏联、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都表现出了强制性调整均衡的特征。J.Goldman(1975)研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情况。但在其他一些国家,如1970年代的波兰和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的苏联(在此之前,两国都开始了改革),都表现出了许多压制型通货膨胀的信号。
这里我们只能说“表现出了这种特征或信号”。由于价格指数的扭曲以及在衡量短缺方面存在各种问题,我们无法找到有力的实证证据来支持上述观点。
②正如前文所述,D. M. Nuti(1986a)认为这是许多非均衡学派计量模型无法证明存在持续性剩余需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