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23-1]JosephFewsmith,ChinasinceTiananmen:FromDengXiaopingtoHuJintao,2nded.(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8).
[2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990年1月20、26日,2月13日,页1307–1308。
[23-3]VictoriaWu,“ThePudongDevelopmentZoneandChina’sEconomicReforms,”PlanningPerspectives13,no.2(April1998):133–165;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编:《邓小平人生纪实》(三卷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第三卷,页2019–2052。
[23-4]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页214–216、220。另一纪录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编:《邓小平人生纪实》。
[23-5]《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90年1月26日,页1307。
[23-6]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16。
[23-7]SWDXP-3,pp.342–343;《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90年3月3日,页1309–1311。
[23-8]《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90年2月13日,页1308。
[23-9]SWDXP-3,December24,1990,pp.350–352.
[23-10]RobertLawrenceKuhn,TheManWhoChangedChina:TheLifeandLegacyofJiangZemin(NewYork:Crown,2004),p.205.
[23-11]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04–222;黄宏主编:《硬道理:南方谈话回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页127–149。
[23-12]SWDXP-3,pp.353–355.
[23-13]《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91年2月10、12、14日,页1327–1328。
[23-14]《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91年2月15日,3月2日,3月22日,4月12日〔年谱中1991年并无这四天的条目。——中文版编者注〕;黄宏编:《硬道理:南方谈话回眸》,页130–136。
[23-15]JamesA.R.Miles,TheLegacyofTiananmen:ChinainDisarray(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96),pp.78–83;SuishengZhao,“DengXiaoping’sSouthernTour:ElitePoliticsinPost-TiananmenChina,”AsianSurvey33,no.8(August1993):748–749.
[23-16]Fewsmith,ChinasinceTiananmen,p.54.
[23-17]Fewsmith,ChinasinceTiananmen,p.232.
[23-18]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26。
[23-19]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26。这话说于1980年2月29日。
[23-20]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27–228。
[23-21]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28–229。
[23-22]2003年10月对陈开枝和另一些当地干部的采访,陈开枝曾陪同邓小平视察。
[23-23]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31–232。
[23-24]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43。
[23-25]Miles,TheLegacyofTiananmen,pp.96–97.
[23-26]2003年10月对陈开枝的采访,邓小平南巡时他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负责安排邓小平在深圳和珠海的行程。另参见岑隆业编:《阅爱无价》(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页182–190;关于摄影记者和录音机的记述见Zhao,“DengXiaoping’sSouthernTour,”p.750.记录这次视察的另一份文献见黄宏编:《硬道理:南方谈话回眸》,页150–190。
[23-27]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34–235。
[23-28]2003年11月在广州对一位与邓小平随行干部的采访。
[23-29]SWDXP-3,pp.362–363.
[23-30]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32;Kuhn,TheManWhoChangedChina,p.212.
[23-31]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40、245–246。
[23-32]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32–233。
[23-33]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46–248。
[23-34]岑隆业编:《阅爱无价》,页186。
[23-35]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48–249。
[23-36]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51–253。
[23-37]《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92年1月29日,页1338。
[23-38]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79–282。
[23-39]Miles,LegacyofTiananmen,p.95.
[23-40]Miles,LegacyofTiananmen,p.95;Zhao,“DengXiaoping’sSouthernTour,”p.749;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86。
[23-41]Kuhn,TheManWhoChangedChina,pp.212–213.
[23-42]Miles,LegacyofTiananmen,pp.95–96;Zhao,“DengXiaoping’sSouthernTour,”p.749;ibid.,p.213.
[23-43]Kuhn,TheManWhoChangedChina,p.214.
[23-44]邓小平在1985年去上海时,有机会看到他在1984年前一次去上海的访问和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但是1986年冬天他去了桂林和重庆。1987年他因为将胡耀邦撤职而带来的麻烦没有离开北京。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85年1月31日,1986年1月24日,1986年1月31日,1988年2月10日,1988年2月23日,1989年1月21日,1989年2月16日,1990年1月20日,1990年2月13日。
[23-45]邓小平在1985年去上海时,有机会看到他在1984年前一次去上海的访问和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但是1986年冬天他去了桂林和重庆。1987年他因为将胡耀邦撤职而带来的麻烦没有离开北京。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92年2月7日,页1339。
[23-46]2003年10月对陈开枝的采访。
[23-4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年谱(1905–1995)》(上中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1992年2月3日,页441。
[23-48]我本人曾在1973年去这家商店,当时里边只陈列着朴素的棉布和热水瓶。
[23-49]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页285–294;《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92年2月21日,页1341。
[23-50]香港、深圳和外国报道的目录见黄宏主编:《硬道理:南方谈话回眸》,页192–200;Fewsmith,ChinasinceTiananmen,p.242,n65.
[23-51]陈毛弟:〈江泽民考察上海时强调全党要始终不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人民日报》,1992年1月20日,第1版;Kuhn,TheManWhoChangedChina,pp.214–215.
[23-52]Kuhn,TheManWhoChangedChina,p.214.
[23-53]Kuhn,TheManWhoChangedChina,pp.213–214.
[23-54]1992年2月20日,转引自Miles,LegacyofTiananmen,p.101.
[23-55]Zhao,“DengXiaoping’sSouthernTour,”p.750;Miles,LegacyofTiananmen,pp.100–101;另参见黄宏:《硬道理:南方谈话回眸》,页195。
[23-56]对这份文件的权威性概述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92年2月28日,页1341。邓小平在深圳和珠海讲话稿的定稿见SWDXP-3,pp.358–370.
[23-57]Miles,LegacyofTiananmen,pp.99–100,n50.
[23-58]Miles,LegacyofTiananmen,p.102.
[23-59]黄宏编:《硬道理:南方谈话回眸》,页237;Fewsmith,ChinasinceTiananmen,p.62.
[23-60]Kuhn,TheManWhoChangedChina,pp.219–220.
[23-6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993),下册,页2055–2089。
[23-62]SWCY,3:370.
[23-63]《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92年7月23–24日,页1349–1351。
[23-64]TonySaich,“TheFourteenthPartyCongress:AProgrammeforAuthoritarianRule,”TheChinaQuarterly,no.132(December1992):1141–1142;RichardBaum,BuryingMao:ChinesePoliticsintheAgeofDengXiaoping(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4),pp.364–368.
[23-65]Saich,“TheFourteenthPartyCongress,”pp.1142–1146.
[23-66]Saich,“TheFourteenthPartyCongress,”pp.1146–1148.
[23-67]Kuhn,TheManWhoChangedChina,p.222.
[23-68]例如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93年1月22日,页1359。
[23-69]吴国光:《逐鹿十五大:中国权力棋局》(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1997)。
[23-70]Kuhn,TheManWhoChangedChina,p.223;Fewsmith,ChinasinceTiananmen,pp.67–68.
[23-71]朱健国:〈李锐谈“焦国标讨伐”:痛感始皇难绝缘〉,http://www.newcenturynews.com/Article/gd/200710/20071005150035.html,2010年8月16日访问。
[23-72]Saich,“TheFourteenthPartyCongress,”p.1154.
[23-73]DingLu,“China’sInstitutionDevelopmentforaMarketEconomysinceDengXiaoping’s1992Nanxun,”inJohnWongandYongnianZheng,eds.,TheNanxunLegacyandChina’sDevelopmentinthePost-DengEra(Singapore:WorldScientific,2001),pp.51–73.
[23-74]《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97年2月19日,页1375。
[23-75]《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97年2月25日;JimLehrer,host,“TranscriptonDeng’sLegacy,February25,1997,”OnLineFocus,athttp://www.pbs.org/newshour/bb/asia/february97/deng_2–25.html,2010年3月5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