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在毛泽东手下整顿秩序:1974–1975
1974年12月,周恩来离开病床飞往长沙去见毛泽东,两人要商定北京关键领导岗位的人选,他们都知道自己已经来日无多,因此这项工作十分紧迫。周恩来在6月1日刚动过癌症大手术,身体十分虚弱,无法每天正常工作,他飞往长沙时乘坐的飞机就像个小型医院,有医生陪同。[3-1]毛泽东则患有心脏病和葛雷克氏症,医生告诉他剩下的日子不足两年了。他的视力也严重衰退,说话含混不清。不过,两位领导人虽然重病缠身,头脑都还清楚。他们两人虽有分歧,但也有一项共同的任务,就是为党和国家选定继承他们毕生事业的领导人。
当时负责党内日常工作的是年仅39岁的王洪文,他也来到长沙加入了他们。虽然没有正式的规定,如果他们选定的人表现不错,就可以在毛周之后继续主政。他们所决定的党内职务的人选,将由定于1975年1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二中全会正式批准;政府职务的人选则要由随后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周恩来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每天开会时间过长,因此三个人的会议持续了五天,以便留出充足的休息时间。他们从12月23日到27日每天都开会,只有26日除外,这一天是毛泽东81岁生日,毛和周单独会面。
为了给长沙的会面作准备,周恩来花了几周时间征求政府其他领导人的意见,筛选出一个他们认为最适合担任高层职位的人员名单。他和手下人员对建议的人选名单三易其稿,同时拟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日程。在周恩来去长沙几天以前定稿已送交毛泽东,作为他们商讨的基础。
毛泽东尽管年老体弱,仍然握有左右国家命运的大权。但是他在1974年12月摆在头一位的工作是安定团结。他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对周恩来的严厉攻击已经结束,两位最高领导人现在又像过去一样合作共事了。[3-2]毛泽东与周恩来见面时,表示他仍要致力于继续革命,但事实上他批准了周恩来及其在北京的部下提出的他们认为最有能力领导政府和管理经济的人选。[3-3]毛泽东支持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政治环境、使经济得到有序发展的高层干部,这使周恩来大受鼓舞,他回到北京时已是精疲力竭,但也很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