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天下才子必读书 - 金圣叹选批 >
- 卷十四 宋文
晁错论
苏轼
此是先生破尽身见,独存义勇,而乃抒为妙文。后贤且只学其刀刀见血。
天下之患¹,最不可为者²: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暗说汉景时七国强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³,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⁴,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⁵。(暗说晁错建言之难。)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⁶,以求成大功⁷。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⁸。(暗说晁错非其人。一段,先论晁错之计,本尽忠于汉家。)
天下治平,(暗说汉景帝。)无故而发大难之端⁹,(暗说建言削七国。)吾发之,吾能收之¹⁰,然后有辞于天下¹¹。(暗说七国反。)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¹²,使他人任其责,(暗说晁错欲自居守,而使天子自将。)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¹³。(暗说袁盎斩错之举。一段,再论晁错之意是而其计则非。)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错为之说¹⁴。(入叙事。)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纵一笔。)不知错有以取之也¹⁵。(一笔擒。以下,全篇俱发此句。)
古之立大事者,(脱却题目,宽宽起笔。)不惟有超世之才,(晁有。)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晁无。)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¹⁶,而放之海。(引证妙。)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¹⁷。(入骨之情,入骨之文。)惟能前知其当然¹⁸,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¹⁹,是以得至于成功。(读此等文,叹先生是何等学术、何等经济!)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²⁰,其为变岂足怪哉²¹!(妙,自是意中事,振笔爽快。)错不于此时捐其身²²,为天下当大难之冲²³,而制吴楚之命²⁴;(先生见危授命,于此言可信。)乃为自全之计²⁵,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²⁶。(提刀直入,抉错要害。)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妙,无辩。)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妙,无辩。)以自将之至危,(妙。)与居守之至安²⁷,(妙,行文刀刀见血。)已为难首,择其至安,(妙,无辩。)而遗天子以其至危:(妙,无辩。)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断尽晁错,与袁盎何与耶?上文已半。)当此之时,虽无袁盎²⁸,错亦未免于祸。(此又再进一层。)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²⁹,天子固已难之矣³⁰!(妙。)而重违其议³¹,(妙。)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妙。一正。)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³²,(妙。)日夜淬砺³³,东向而待之³⁴,(妙。)使不至于累其君。(妙。)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³⁵,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³⁶?(妙。一翻。加此一层翻驳,更快。)
嗟夫!世之君子(宽宽收笔。)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世间则圣资豪杰,出世间则佛菩萨,尽于此二言矣。)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必有功,古之人有行之者,如伊尹放太甲、周公征东山皆是也。)惟其欲自固其身³⁷,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³⁸?(说尽千古书生做事通病,晁在九原,无不心服。)
【注释】
¹患:祸害、灾难。
²不可为者:难以处理的。
³变:发生、发展。所:这里是安排、处置的意思。
⁴强为之:强,勉强、强行。为之,处理。
⁵狃(niǔ扭):习惯。不吾信:不相信我。
⁶出身:挺身而出。犯大难:力挽狂澜的意思。难,患难、灾祸。
⁷成:创立、创建。
⁸期(jī鸡)月:一周月。苟:苟且、马虎。求名:指求名的人。
⁹发:触发。端:端绪。
¹⁰收:收拢、平定。1有辞于天下:有言词去说服全国的人。辞,具有说服力的话。
¹²循循焉:依次序、顺利地。去:离开、避开。
¹³集:汇集。
¹⁴“晁错尽忠为汉"六句:晁错,西汉大臣。景帝时,官御史大夫。早在文帝在世时,他就曾建议削弱各诸侯国的权力。景帝即位后,诸侯国如吴、楚等,更加和朝廷离心离德,不遵守朝廷法令。晁错促使景帝采取了强硬措施,企图削弱诸侯国势力,以巩固中央政权。此举遭到诸侯国的强烈反对,吴王濞联合胶东王、胶西王、济南王、楚王等七国起兵叛汉,并以“清君侧”为口号。景帝措手无策,听信袁盎谗言,杀掉晁错以求息兵。但晁错虽死,而七国仍不肯罢兵。事见《汉书·爰盎晁错传》。天子,指汉景帝。不之察,不察之。以错为之说,以诛杀晁错来作为说服诸侯罢兵的依据。
¹⁵错有以取之也:晁错遭祸是有他主观方面的原因的。
¹⁶大河:指黄河。1方:当。溃:崩渍、决堤。冒:涨溢。
¹⁸前知:预知。当然:必定(发生)。
¹⁹徐:有计划、从容地。图:安排。
²⁰骤:骤然、猛然。
²¹其:它,指七国。为变:发生动乱。
²²捐其身:献出自己的性命。
²³当:承当。冲:冲击。
²⁴制吴楚之命:置吴楚等国于死地。制,限制、约束。命,生命。
²⁵自全:保全自己。
²⁶自将:亲自带兵打仗。居守:留守后方。
²⁷至危:最危险的事。至安:最平安稳当的事。
²⁸袁盎:即爱盎。他与晁错政见不尽一致,当吴楚七国乱起时,他乘机进谗,促使景帝杀害了晃错。事见《汉书·爰盎晁错传》。
²⁹情:指人之常情。
³⁰难之:为率军出征一事感到为难。
³¹重违其议:又为违背他(晁错)的建议而感到为难。重,又。其,他的,指晁错的。议,建议、意见。
³²以身任其危:自己首当其冲。即自己置身于最危险的地方。
³³淬(chì翠)砺:淬,淬火。砺,磨砺。淬砺,指整顿操练部队。
³⁴东向:吴楚七国叛乱部队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故云东向而待之。
³⁵恃之:依靠、依赖他(晁错)。
³⁶问:离间。
³⁷自固其身:保全自身。
³⁸所以自祸:自取祸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