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天下才子必读书 - 金圣叹选批 >
- 卷十四 宋文
到惠州谢表
苏轼
纯是意,却绝不见作意之态。
仁圣曲全¹,本欲畀之民社²;群言交击,必将致之死亡³。尚荷宽恩⁴,止投荒服⁵。(无数曲折,如吮出。)伏念臣性资褊浅⁶,学术荒唐,但信不移之愚⁷,遂成难赦之咎⁸。迹其狂妄⁹,久合诛夷¹⁰。方尚口乃穷之时¹¹,盖擢发莫数其罪¹²。岂谓天幸,得存此生。(无数曲折,如吮出。看其安插笔法。)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以大有为之资,行不忍人之政¹³,汤网开其三面¹⁴,舜干舞于两阶¹⁵。念臣奉事有年¹⁶,少加怜愍¹⁷;(妙。)知臣老死无日¹⁸,不足诛锄。(妙。)明降德音¹⁹,许全余息²⁰。故使虺陵之马²¹,犹获盖帷;觳觫之牛²²,得违刀几。(妙,妙)。
臣敢不服膺严训²³,托命至仁²⁴,洗心自新,没齿无怨²⁵。(无数曲折,如吮出。)但以瘴疠之地²⁶,魑魅为邻²⁷,衰疾交攻²⁸,无复首丘之望²⁹;精诚未泯³⁰,空余结草之忠³¹。(岂不乞怜?然是何等笔墨!)
【注释】
¹仁圣:仁慈圣明的皇上。指宋哲宗赵煦。
²畀(pi闭):给与。民社:百姓与社稷。
³“群言交击”二句: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在定州(今河北定县)任上。夏四月御史虞策、来之邵指贵苏轼在朝时所作诰词,语涉“讥讪”,诏落端明、翰林侍读二学士,以本官知和州,又改英州。六月,来之邵等又挑起事端,指责苏轼自元祐以来,多托文字“讥刺先朝”,认为苏轼虽已降职,但仍未满足“舆论”的要求。于是又贬苏轼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州市)安置。苏轼遭群小攻击、中伤,以近六十岁高龄,一月之内一月之内三次遭降职,被贬谪至边远之地,所以说群小是“必将致之死亡”。
⁴荷:受。
⁵止:只、仅仅。投:这里是贬谪的意思。荒服:古代五服之一,离王城二千至二千五百里之地。这里指惠州。
⁶性资:生性、资质。褊浅:狭隘浅陋。
⁷不移:不能移易变化。
⁸赦:赦免。咎:罪。
⁹迹:考察。
¹⁰诛夷:诛杀。
¹¹尚口:尚,炫耀、自负。口,口才。
¹²擢(zhuó浊)发奠数: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比喻罪行多得难以计算清楚。擢,拔。发,头发。
¹³不忍人之政:仁政。
¹⁴汤网开其三面:《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这里是以成汤比喻宋哲宗。
¹⁵舜于舞于两阶:《尚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帝,舜帝。干,盾。羽,雉羽。干羽,为古时文舞舞者所执之道具。舞,跳舞。两谓宾主所站立之台阶间。这里是以舜帝比喻宋哲宗。
¹⁶有年:这里是多年的意思。
¹⁷少:稍。愍:哀怜。
¹⁸无日:不多时。
¹⁹德音:诏书的一种。赵昇《朝野类要》卷四:“橞音,泛降而宽恤也。”
²⁰余息:残余的生命。
²¹虺隤(huītuí灰颓)之马:疲极而生病的马。《诗经·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²²觳觫(húsù斛速):恐惧颤抖的样子。《孟子·梁惠王》:“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得违刀几:得免一死。
²³服膺:牢记在心。
²⁴托命:寄托生命。至仁,指皇上的最高仁德。
²⁵没齿无怨:没齿,一辈子。《论语·宪问》:“没齿无怨言。”
²⁶瘴疠之地;瘟疫盛行的荒凉之地。犛,南方山林间能致人疾病的湿热之气。疠,瘟疫。
²⁷魑魅(chīmèi痴妹):鬼怪。
²⁸衰疾:衰老与疾病。
²⁹首丘:语本《楚辞·九章·哀郢》:“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首,头向着。丘,狐穴所在的土丘。后因称人死后归葬故乡为“归正首丘”。
³⁰精诚:真心诚意。泯:泯灭。
³¹结草:身受大恩,虽死犹求报答的意思。《左传·宣公十五年》载,魏武子有爱妾,无子。武子生病时,曾对儿子魏颗说:“我死后,把妾嫁出去。”后来病情加重,武子又嘱咐儿子要以此妾殉葬。武子死后,魏颗把父亲的爱妾嫁了出去。后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见一老人结草绊倒杜回,杜回因此被俘。夜间,魏颗梦见那位老人,老人说自己是武子爱妾的父亲,这次帮助魏颗作战,是为了报答他不杀女儿之恩。后因称死后报恩为“结草”。